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淺談冬季稻田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農業科技時間:瀏覽:

  摘要:介紹了冬季稻田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包括選種、種薯處理、選地、整地施肥、播種、管理、病蟲鼠害防治、收獲等方面內容,以為種植戶提供參考。

  關鍵詞馬鈴薯;冬季稻田;高產;栽培技術

  冬季稻田播種馬鈴薯技術指在不影響翌年雙季水稻種植的基礎上,充分利用閑置田塊,提高復種指數,以增加農民收益,同時通過莖葉還田培肥地力[1]。現介紹如下。

  1選種

  冬播馬鈴薯應選用產量高、適應性強、抗病性好的脫毒早熟品種,如費烏瑞它、東農303、克新4號等。

  2種薯處理 1切塊

  為降低生產成本,減少用種量,播種或催芽前將50 g以上種薯進行切塊。切塊應把握3個技術要點:一是看芽眼分布,充分利用頂芽,從芽眼空隙處切開,每切塊要有1~2個芽眼。二是看薯塊形狀和大小,50 g以下整薯播種;60~80 g的整薯切成2塊,即順頂縱切1刀;90~120 g者切成3塊;125 g以上者切成4塊,即先橫切后縱切,每切塊薯重35 g左右。三是看肉質,切開時發現肉質變色或黑心等病薯,必須立即換刀,用75%酒精或高錳酸鉀溶液消毒,并將病薯銷毀。

  用0.2%多菌靈(或0.2%高錳酸鉀)+1 mg/kg赤霉素溶液(已萌芽露白點的不用)浸種15 min,撈出用草木灰、過磷酸鈣等抹一下切口,然后晾干待催芽。通過消毒處理,有利于切口愈合,促進種薯發芽。 2催芽、煉芽

  大田播種前需催芽和煉芽。鋪1層厚3~5 cm的濕沙后放1層薯塊,可疊擺3~4層,然后蓋稻草或薄膜,進行保溫、保濕、促芽,溫度保持在15~20 ℃。15~20 d后當40%薯塊芽長為1~2 cm時,若在室內催芽,可把發芽薯塊扒出放到室外散射光下煉芽;若在室外催芽,可揭膜煉芽,待芽色由白變青為止。催好芽的種薯,特別要注意輕拿輕放,盡量避免傷芽斷芽,同時根據芽的長短分類堆放、搬運。

  3選地

  馬鈴薯喜肥耐旱怕澇,應選擇地勢較高、土壤肥沃、易排水的田塊種植,尤其以砂壤地為佳。

  4整地施肥

  田塊深耕耙、平作畦,畦面大小應根據各地農事操作習慣和薄膜寬度而定,一般畦面寬1.4~1.8 m,溝寬20 cm、深15 cm,圍溝寬35 cm、深20 cm,保證排灌方便。冬種春收馬鈴薯生育期短,必須施足基肥,將農家肥與化肥結合施入,按氮、磷、鉀配方施肥。即播種時用鋤頭耙深溝(15 cm),將腐熟農家肥、硫酸鉀型復合肥750 kg/hm2混合均勻撒于溝底,蓋1層3 cm厚的細土,做到肥與薯隔離,避免因肥料接觸灼傷種薯。禁用含氯肥料,以免影響產量和品質。

  5適時播種

  冬播春收馬鈴薯一般以12月中旬至1月初,待氣溫穩定在5 ℃以上,或10 cm土層溫度達7~8 ℃時搶晴播種為宜。過早播種,出苗易遇晚霜凍害,過遲則影響下季作物生產。一般每畦播種3~4行,行距40~50 cm,株距20~30 cm,密度為7萬~9萬株/hm2。播種時根據芽的長短進行分類分畦播種,以便田間管理。擺種時種薯芽眼向上,較平的切面朝下,播深7 cm。將多余的薯塊密植于田間地頭,用于補蔸。

  6科學管理

  6.1蓋膜增溫

  1月是進賢地區一年中氣溫最低的時期,覆蓋薄膜是冬播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的關鍵環節。用中膜150 kg/hm2左右,將竹片穹棚蓋膜后四周壓緊。覆蓋后可明顯調節土壤溫濕度,有利于促進植株的健壯生長,且出苗整齊、強壯。播種后30 d(經催芽后約20 d)左右出苗。

  6.2查苗補蔸

  齊苗后揭掉薄膜煉苗,及時查苗補蔸,以保全苗。缺穴中如有病爛薯,要先將病薯和其周圍土挖掉再補苗。土壤干旱時,并結合澆水施少量人糞尿肥,減少緩苗時間。

  6.3早施追肥,補施葉面肥

  苗期結合第1次中耕施尿素150 kg/hm2、硫酸鉀225 kg/hm2,現蕾前對長勢弱的植株點施尿素、硫酸鉀。生長后期視苗情適當噴施0.5%磷酸二氫鉀2~3次,以防植株早衰。

  6.4防凍害

  氣溫降至-0.5 ℃時幼苗易受冷害,-3 ℃時莖葉全部凍死。因此,要及時掌握天氣變化,當氣溫降到0 ℃,即霜凍來臨前,要事先穹棚蓋膜,促進保溫、防凍害。

  7病蟲鼠害防治

  馬鈴薯生長中后期常遇陰雨天氣,田間濕度較大,晚疫病、青枯病、環腐病等病蟲害易發生。因此,除加強清溝拔除病株外,發現病情應及時用藥劑防治。開春后,田間老鼠活動頻繁,為害薯塊,要注意預防鼠害,可用呋喃丹等藥劑拌大米或炒熟稻谷,撒在田壟作毒餌進行滅鼠。

  8適時收獲

  根據市場需求提前分期采收,可獲得較好的經濟收益。成熟后一次性采收。春薯一般在4月中下旬,當田間植株

  停止生長,莖葉大部分枯黃時,選擇晴天及時采收。收后攤開晾干表皮水分,貯藏時間長的商品薯應避免陽光直接照射,防表皮變綠或龍葵素含量增加,否則會對人畜造成毒害。

  9參考文獻

  [1] 趙永龍.稻田栽培早熟馬鈴薯效益分析[J].耕作與栽培,2010(3):45.

  陳榮華,蘇培忠.馬鈴薯不同密植規格對產量的影響[J].江西農業學報,2009,21(9):38-39.

  劉富強,張智芳,云庭,等.旱地地膜覆蓋對馬鈴薯生物產量及商品薯率的影響[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9(3):20-21.

  甘道建,周柏權,李伯欣,等.稻田免耕稻草覆蓋冬種馬鈴薯技術[J].廣東農業科學,2008(11):115-116.

  熊慶樓,舒平,熊水平.冬閑稻田脫毒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0(12):119,12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杭锦后旗| 榆社县| 旺苍县| 无极县| 汝阳县| 托克逊县| 桃江县| 郑州市| 临沭县| 二连浩特市| 葫芦岛市| 东城区| 米脂县| 清苑县| 崇明县| 会泽县| 遂昌县| 平南县| 山丹县| 阿克苏市| 台山市| 米林县| 景东| 云南省| 鸡西市| 东光县| 宣威市| 弋阳县| 兴业县| 定远县| 黑龙江省| 车致| 哈尔滨市| 岢岚县| 枣阳市| 涪陵区| 雷波县| 乳源| 墨竹工卡县| 多伦县| 榆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