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重慶市高山蔬菜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建議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農業科技時間:瀏覽:

  摘 要 重慶是蔬菜消費大市,必須確保蔬菜常年均衡穩定供給。大力發展高山蔬菜生產,可有效保障夏秋季節蔬菜供給。總結重慶蔬菜發展現狀特別是高山蔬菜生產現狀,目前重慶高山蔬菜生產主要布局于“兩山”地區,年產高山蔬菜超100萬t,有效填補了市場缺口,為解決全市秋菜供給做出了重大貢獻。分析主要存在生產基礎設施總體薄弱、高山蔬菜商品率總體較低、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壓力大等問題,重點針對“補短強弱”,提出了加快發展重慶高山蔬菜的對策建議:補布局短板,強規劃引導;補設施短板,強基礎建設;補產品短板,強結構調整;補科技短板,強研發創新;補品牌短板,強綠色發展;補效益短板,強風險保障。

  關鍵詞 高山蔬菜;現狀;問題;對策;重慶市

  蔬菜是民生基礎產業,是重慶農業的一大支柱。重慶市高度重視“蔬菜民生”,認真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切實加大政策和項目資金投入,大力推進重點蔬菜基地建設和早期蔬菜基地改造升級,調整優化生產布局和品種結構,地產蔬菜自給率加快提高,供給品種更加豐富,質量安全穩中有升,價格運行平穩合理。地產蔬菜不僅在數量上有效保障了全市供給,而且總體保持了質優價穩;不僅保障了市內供給,而且部分品種實現了外銷;不僅滿足了市民消費需求,而且走出一條農民持續增收的好路子。2021年,全市蔬菜種植面積達到79.1萬hm2,總產量2 184萬t,蔬菜自給水平位居我國副省級以上城市前列,菜價總體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在保障自給的同時,還銷往國內外市場100多萬t;蔬菜年總產值超400億元,種菜收入對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貢獻率超15%,“賣菜難”“買菜貴”問題基本得到解決。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基本扭轉了城市化工業化進程、三峽工程庫區蓄水帶來的成熟蔬菜基地減少、蔬菜供給不足的局面。但是,各季蔬菜產量不均、夏秋之交低海拔蔬菜產區品類收窄等問題多年存在,加之重慶常年高溫伏旱,嚴重影響低海拔種植帶6、7月份接茬布局,致使夏秋之交大宗消費品種產出減少。盡管近些年加強了科技應用和設施配套,補充和調節了市場余缺,但要從根本上改善全市秋季蔬菜供給,還得依靠高山產區支撐。重慶“兩山”地區(武陵山、秦巴山)生態環境優越,綠色優質生產基礎好,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高山蔬菜種植成為山區農戶增收的重要手段。因此,無論是站在市場需求角度,還是站在提高產品質量、增加“兩山”地區農戶收入等角度,都應高水平發展高山蔬菜。

  1 發展現狀

  高山蔬菜產業帶是重慶構建蔬菜保供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重慶市高山蔬菜生產主要布局于“兩山”地區,這是我國夏秋蔬菜的優勢產區之一,年產高山蔬菜超100萬t,成為重慶主城都市區和周邊地區秋季蔬菜供給的重要支撐基地,有效填補了市場缺口,為解決全市秋菜供給“淡季不淡”的問題做出了重大貢獻,為穩定重慶菜價并保持在全國較低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發展高山蔬菜成為“兩山”地區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的一大抓手,讓許多農戶在家門口富起來。“兩山”地區憑借高山蔬菜綠色、優質、錯季上市的優勢,通過多年努力,走出了一條“基地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管理科技化、產品品牌化、營銷專業化”的高山蔬菜發展之路。武隆區已建成全市最大的高山蔬菜基地,聯合重慶市農科院成立了武隆高山蔬菜研究所,在新品種試種示范、栽培管理技術創新等環節走在了我國高山蔬菜領域前列,為重慶市“兩山”地區乃至我國南方高海拔地區因地制宜發展高山蔬菜提供了借鑒經驗,武隆、黔江、巫溪等地的成批蔬菜走入了韓國、香港等市場。

  2 存在的主要問題

  2021年,全市人均蔬菜占有量超670 kg,自給率居我國各大城市前列。地產蔬菜在有效保障市場供給的同時,還存在基地產出品種雷同、大宗產品比重大、引領消費不力的問題,還存在季節、品種、區域供給不平衡和生產供給跟不上需求變化的問題。作為蔬菜消費大市,抓好結構調整,著力解決產出結構失衡問題仍是發展蔬菜生產的一條主線和常年性工作重點。站在季節平衡角度,需要發揮重慶地理自然條件優勢,突出抓好高山蔬菜生產,增加夏秋蔬菜產量,進一步豐富8—9月散葉類蔬菜品種供給,加快實現“淡季不淡”和均衡上市目標。目前,重慶市高山蔬菜發展總體上還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2.1 生產基礎設施總體薄弱

  重慶市雖然加大了蔬菜生產基地建設投入,但與現實的需求相比仍顯薄弱,高山蔬菜基地基礎設施總體較差、不配套,生產裝備不足。2025年前,全市高山蔬菜基地尚需擴建0.67萬hm2左右,還有一半以上老基地需要改造提升。

  2.2 高山蔬菜商品率總體較低

  因區域布局不合理、部分品種不對路、冷鏈物流體系不完善致流通環節損失大,加之消費宣傳引導不力,產品總量大但上市率總體不高,商品蔬菜占比只有60%左右,小于低海拔地區蔬菜基地。

  2.3 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壓力大

  在城市化、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加快推進的同時,大氣、土壤、水體等環境污染問題也不同程度地發生,個別高山蔬菜產區的無害化生產壓力增大。加上個別地方對蔬菜安全生產重視不夠,濫用農藥、肥料等生產投入品的現象時有發生,直接造成耕地和產品污染,給蔬菜質量安全監管帶來較大壓力。

  3 對策建議

  3.1 補布局短板,強規劃引導

  3.1.1 發展思路

  按照全市蔬菜產業發展“三帶三級”總體布局,以“規模化、標準化、綠色化、品牌化”為引領,以增投入、建基地、配設施、調結構、強科技、嚴監管、做品牌、促流通等為重要抓手,逐步擴大高山蔬菜產業帶的整體規模,豐富秋季產出品種,增供綠色優質產品,加快提高重慶市場的自給率和對周邊省份市場的貢獻率。

  推薦閱讀:農業生態環境與農業經濟協同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岫岩| 西盟| 昌黎县| 通化县| 左贡县| 弥渡县| 博客| 峨边| 朔州市| 宝鸡市| 陆河县| 磐安县| 十堰市| 改则县| 宝山区| 体育| 江陵县| 长寿区| 潞西市| 云安县| 龙胜| 河东区| 蚌埠市| 霞浦县| 洞口县| 蒙山县| 兴宁市| 溧阳市| 汝州市| 宜昌市| 长海县| 逊克县| 太保市| 荥阳市| 绍兴县| 雷山县| 黄浦区| 庄浪县| 尚志市| 许昌市| 中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