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我國農產品出口中的法律保護問題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農業科技時間:瀏覽:

  摘 要: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后,農業受到了很大的沖擊,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中國農產品出口已突破WTO框架下市場準入的主要技術壁壘。與此同時,在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中,還存在一定的法律保護問題,主要包括了政府對農產品出口貿易的保護力度較為薄弱、缺乏完善的農業補貼制度,最終造成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市場競爭力不高。基于此,本文針對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中所涉及的法律保護問題及措施進行了研究與分析,以期可以促進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的持續發展。

  關鍵詞:農產品;出口貿易;法律保護

農業與技術

  為了適應農業產業生產結構,積極推動農產品出口,對加快我國農業的現代化發展具有積極意義。中國作為一個農村人口(9億)占總人數最大的國家,在農產品出口方面仍然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和壓力,尤其是在農產品出口的法律適用性方面問題更大。為此,中國必須在WTO體系下,按照市場準入和公平競爭原則積極參與到農產品出口的國際競爭中去,并利用法律法規來維護我們的農產品出口權利和利益,解決農產品出口難的問題,進一步實現我國農產品的可持續貿易發展。

  一、當前我國農產品出口狀況分析

  由于農產品具有不可替代和不可缺少的特殊性,農業也成為了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要素,在人類歷史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在經濟水平不斷發展與進步的背景下,促進了人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而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蔬菜、水果等等,與人們的生命健康有著緊密的聯系,消費者對質量安全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并且進口農產品的質量成為了人們所關注的問題,所以農產品進出口成為了國際貿易的核心之一。

  從圖1中可以看到,2002年-2018年中國農產品出口總額在不斷地增加,但是,農產品出口總額的增長率波動幅度較大。其中,2002年-2006年農產品出口同比增長在8.69%-17.90%之間來回波動,2007年農產品出口同比增長18.03%達到峰值,而2009年農產品出口同比下降2.51%,這可能是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世界進出口貿易都比較萎靡,在金融危機得到較好控制后,2010年農產品出口同比增長24.66%,2011年-2015年農產品出口增長率一直呈下降趨勢,但增長率一直為正,2015年農產品出口同比下降1.62%,2016年-2018年農產品出口同比增長率較2015年有所上升。分析圖1可知,中國農產品出口基本上逐年增長,但增長率波動較大,總的趨勢是增長速度逐漸放緩。

  中國農產品出口總額在不斷增長的同時,中國對外國農產品的需求也在不斷擴大,從圖2可以看出,2002年-2018年中國農產品進口額在不斷增長,2004年中國農產品開始處于貿易逆差的狀態,2004年-2013年中國農產品貿易逆差呈現嚴重增長的趨勢,2013年農產品貿易逆差已經高達510.4億美元,2014年-2017年中國農產品貿易逆差有下降的趨勢,但從2017年開始,貿易逆差又繼續擴大,到2018年中國農產品貿易逆差額高達573.9億美元,目前中國農產品進出口還是一直保持貿易逆差持續增長的趨勢,貿易條件得不到改善。

  二、我國農產品進出口貿易的現狀分析

  農產品進出口一直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位置。加入世貿組織不斷放開農產品市場以及我國政府出臺一系列相應的支農惠農的農業發展政策、保障農產品出口供應、逐漸提高農產品出口質量,這都使得我國農產品進出口貿易取得長足的發展,成為世界上第五大農產品出口國以及第三大農產品進口國,參與并調整著世界農產品進出口貿易的格局變化。但在經濟迅速發展以及新興經濟體不斷崛起的背后,我國農產品進出口貿易現狀不容樂觀,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我國農產品進出口貿易逆差態勢或將常態化

  首先,入世之前做出的關于逐步取消包括小麥在內的7類農產品的進口配額以及大幅降低農產品的進口關稅的承諾本身就將我國農產品貿易處于不利地位,間接促進進出口貿易差額的擴大。其次,我國農業基礎薄弱,農業國內支持政策不完善,政策工具市場扭曲性強;“三項價格支持”政策雖然推動了國內農業的生產,也導致了國內外農產品價差巨大,掉入農產品過剩由政府托底收儲,農產品需求反而由從國外大量進口來滿足的“怪圈”中,嚴重削弱了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最后,我國食品安全問題頻發,農產品出口質量屢遭詬病,在外出口屢遭其他國家“綠色壁壘”的抵制,在內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對農產品的多樣性及質量安全提出更高要求,故會更加依賴進口的優質農產品。這些都或將導致我國農產品進出口逆差態勢的常態化。

  2.農產品進出口結構改變

  勞動密集型農產品呈現進、出口雙增長;而土地密集型農產品與之相反進、出口出現兩極分化,進口增長強勁,但出口明顯下降;一是,土地密集型產品方面:我國包括小麥、稻米和玉米在內的糧食出口量連年下降,進口規模卻大幅上漲;食用植物油進口速度遠高于出口速度;棉花與食糖的進出口逆差在一直不斷擴大。隨著化肥、農業投入品和人工成本的不斷提高使得其生產成本也相應攀高,面對國內市場對農產品的剛性需求,呈現進口規模越來越大,出口越來越難的現象。二是,勞動密集型產品方面:我國蔬菜、水產品及水果等勞動密集型產品的貿易順差越來越大,該農產品進出口格局的變化源于我國勞動力相對豐富,在國際市場上比較優勢較為明顯。

  3.食品安全問題頻繁發生,在國外屢遭綠色壁壘針對

  我國農業生產單方面追求量的增加,過度使用農藥、化肥,再加上我國農產品質量監控體制不完善,曝光的農產品安全問題屢屢導致食品信任危機,出口質量不過關。我國農產品的出口對象過于集中,而且都是美、歐、日等一些經濟發達的國家和地區。為抵御國外市場的沖擊以及保護本國市場,這些地區更是通過不斷設置綠色壁壘來抵制我國農產品的進入,致使我國國內出口企業遭受嚴重損失。

  推薦閱讀:農產品質量的論文投哪個期刊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冈县| 吴桥县| 昔阳县| 六安市| 金乡县| 土默特右旗| 弥勒县| 长顺县| 三明市| 隆回县| 阿瓦提县| 彭水| 天祝| 九江市| 宾川县| 湖州市| 融水| 浠水县| 洛宁县| 庆元县| 肥东县| 明水县| 河西区| 慈溪市| 黑龙江省| 长子县| 米林县| 东乡县| 黄大仙区| 额敏县| 海口市| 周宁县| 陇南市| 皋兰县| 建湖县| 青神县| 滨海县| 阿荣旗| 沾化县| 盐边县| 桑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