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是一項重大的國情調查。農業污染源普查是污染源普查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種植業污染源普查又是農業污染源普查的重中之重。按照江蘇第二次全國農業污染源普查項目任務要求,在某市開展農藥、肥料使用情況調查,本文就依據這次調查進行探究,為農業環境污染防治及農業政策的制定提供決策依據,為科學編制各類規劃及農業可持續發展政策制定提供依據,對某市農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起到重要現實意義。
關鍵詞:種植模式;化肥;農藥
1 調查地塊分布
某市各鄉鎮種植模式面積統計數據匯總得76.8萬畝,達到耕地園地總面積的95.28%,符合各類種植模式面積之和需占全縣耕地、園地總面積的95%以上的要求。根據《江蘇省第二次農業污染源普查實施方案》要求,對種植面積占全縣耕地、園地面積之和超過10%的種植模式需進行典型地塊抽樣調查。某市種植面積超過全市耕地、園地之和10%的種植模式為平原地區稻麥輪作和大田作物。
按照至少選取10個代表性村莊且此10個村莊分布在不少于5個鄉鎮的抽樣調查原則,優選7個鄉鎮25個村的120個種植業典型地塊進行抽樣調查工作,其中稻麥輪作典型地塊100個,大田作物典型地塊20個。所調查農戶種植面積40 053.6畝,調查典型地塊面積4 521.9畝。
2 調查成果
2.1 化肥施用情況
通過農業污染源普查可知某市種植業中主要在地塊中施用的肥料有:(1)稻麥輪作種植模式主要施用肥料有尿素、三元復合肥、氯化鉀,肥料施用量氮(折純)24.4~52.72kg/畝、五氧化二磷(折純)4.8~14.2kg/畝、氧化鉀(折純)5.8~28.8kg/畝;(2)大田作物(苗木、花卉)種植模式主要施用肥料為三元復合肥、雞糞、鴨糞、羊糞、豬糞、菜籽餅,肥料施用量氮(折純)6.25~39kg/畝,五氧化二磷(折純)9.51~48kg/畝,氧化鉀(折純),9.25~45kg/畝。
2.2 農藥施用情況
2.2.1 稻麥輪作種植模式小麥主要施用農藥(詳見表1)
(1)除草:炔草酯、異丙隆、唑啉草酯、草甘膦、氯氟吡氧乙酸、精惡唑禾草靈、草甘膦、雙氟磺草胺、氯氟吡氧乙酸、丙草·異丙隆、吡酰異丙隆、苯磺硫、芐嘧·異丙隆、雙氧·炔草酯。
(2)除蟲:吡蚜酮、辛硫磷、氯氟·辛硫磷、聯苯·噻蟲胺。
(3)殺菌:肟菌·戊唑醇、氰烯·戊唑醇懸浮劑、三環唑、噻呋酰胺、井岡霉素、戊唑醇、氰烯菌酯、多菌靈、井岡戊唑醇、戊唑·多菌靈。
2.2.2 稻麥輪作種植模式水稻主要施用農藥(詳見表2)
(1)除草: 氰氟草酯、丙草胺、芐·丁·異丙、五氟磺草胺、噁草·丁草胺、苯達松、吡嘧磺隆、丙草胺、丁草胺。
推薦閱讀:中國農業科學終審會被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