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全膜雙壟溝播技術是現代玉米種植過程中的一種常見技術,在很多地區積極推廣。玉米是甘肅省的主要農作物之一,為了提高玉米產量和質量,必須要加強對新技術的應用。該文結合甘肅廣河縣實際情況,對選地整地、品種選擇、機械播種、苗期與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與適時收獲等玉米全膜雙壟溝播技術要點進行探討,旨在為玉米播種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持,促進玉米產業不斷發展。
關鍵詞:玉米栽培;全膜雙壟溝播技術;栽培方法;技術要點
推薦閱讀:甘肅農業論文如何投稿
玉米全膜雙壟溝播技術是一種集覆蓋抑蒸、壟溝集雨、壟溝種植技術為一體的綜合性技術,優勢十分顯著,可以實現蓄水保墑,促進雨水滲透。甘肅省廣河縣屬溫帶半干旱氣候區,春夏溫和,秋季涼爽,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氣溫6.4℃,最高氣溫32.6℃,最低氣溫-21.6℃。平均降水量493.5 mm,蒸發量1257 mm。全年無霜期142天左右,年平均日照2560 h,太陽總輻射量131.94 kcal/cm2。由于縣降水量較少,為了提高玉米生產水平,可以圍繞抗旱保墑的方式,在選擇抗性較強玉米品種的基礎上,推進先進生產技術,增加玉米的產量,提高玉米品質。全膜雙壟溝播技術可以很好地解決玉米栽培過程中的水源不充足問題,為玉米栽培提供充足的水源條件。
一、推廣玉米全膜雙壟溝播技術的必要性
全膜雙壟溝播技術的優勢十分顯著,以玉米種植為例,推行全膜雙壟溝播技術一方面可以減少土壤水分蒸發,尤其是頂凌覆膜技術,可以有效減少水分的蒸發,讓水源得到充分利用,還可以減輕風蝕和水蝕,保墑增墑效果十分明顯。另一方面,可以提高雨水集流作用,讓雨水的集流作用更明顯。在玉米田間形成大小不同的壟面,可以形成良好的集流面,即使是降雨比較少的地區,也可以將微小降雨集中起來,滲透到土壤下,滋潤玉米根部,提高降水利用率。同時,全膜雙壟溝播還可以增加積溫,對于中晚熟玉米品種來講,增加積溫可以提高玉米發芽率和收成水平,全膜雙壟溝播技術可以有效地抑制田間雜草產生,減少土壤的鹽堿危害。
由于廣河縣年降雨量較少,土壤積溫不足,玉米又是本地的主要玉米之一,通過推廣全膜雙壟溝播技術,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產量和玉米品質。本地推廣全膜雙壟溝播技術已經有較長時間,提高了單位面積的玉米產量,同時還增強了玉米的適應性,對旱作農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1]。
二、玉米全膜雙壟溝播技術要點
1、選地整地
選地整地是玉米栽培過程中的關鍵,適宜的土壤環境可以提高玉米栽培水平,為玉米提供充足的養分。大多數玉米都適合生長在酸堿度呈中性、富含有機質含量、土層比較深厚的土壤中,同時要保證土壤的水分含量適宜,這樣才能保證玉米正常發育。在種植玉米的時候要盡量選擇地勢較為平坦、土層深厚、土質疏松的地區,并且要對土壤的肥力進行測試,中等以上肥力的地區更適宜種植玉米。玉米種植區域的坡度在15°以下,坡地、比較貧瘠的土地或者坡度大于15°的地塊都不適宜種植玉米。
為了給玉米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在栽培之前要進行整地,對土壤進行精細翻耕,確保土壤平整、土壤細碎。由于是雙壟栽培,所以整地時還要劃壟,大壟高10 cm、寬70 cm,小壟高15 cm、寬40 cm。可以提前在土壤中施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提高土壤肥力,為玉米生長提供良好條件,減少化肥的使用。土壤中存在一些地下蟲害,需要進行處理,以免對玉米種子造成危害。大多數玉米的播種時間為春季,播種時期的雨水較多,玉米田內容易產生積水,滋生害蟲病菌,所以在播種之前要開挖排水溝,降低水位,減少土壤濕度,預防土傳病害。需要注意的是,整地的時間一般為秋季前茬作物收獲以后,秋季整地之后在來年春季可以不用翻耕,直接起壟覆膜即可。
2、選種
為了減少玉米的病蟲害現象,提高玉米產品,應該盡量選擇選擇優質、高產、耐性較強的品種。目前有很多優良的玉米品種,但不是每一種都適合在本地種植,要根據本地情況選擇合適的品種,提高玉米生長過程中的抗病能力,減少藥物的使用。
選種的時候要根據地勢情況選擇合適的品種,比如海拔2000 m以下的區域以中晚熟品種為主,比如沈單16號、富農1號、金穗1號等;海拔2000 m以上的區域可以種植早熟品種,比如新玉10號,適合在較高海拔區域種植。
玉米全膜雙壟溝播技術通常要搭配相應的機械,在播種之前要對種子進行精選,并且進行二次包衣,提高種子的抗逆性。由于早春時節土壤溫度較低,玉米容易爆發莖基腐病,可以用先正達銳勝與滿適金拌種,提高種子抗病能力,有效防治玉米莖基腐病,而且能保證種子不粉種,快速發芽。
3、播種
播種之前要對機械設備進行調試,這也是機械播種的關鍵。要看機械設備下種的準確率,根據種子的大小隨時調整下種率。還要看機械播種時的覆膜效果。由于成縣春季的風力較大,覆膜的時候一定要將薄膜覆蓋嚴實,做好接縫處理,防止大風掀膜,影響種子發芽。
根據成縣的氣候條件,一般在每年4月中旬播種玉米,全膜覆蓋播種的時間可以提早2-3天,有助于種子發芽,但也不能提前太早,防止由于低溫導致種子凍傷。播種的時候要確定好播種深度,對機械設備進行設置,進行精準播種。播種深度大約為3-4 cm,將所有物資準備好之后可以一次性完成播種。
全膜覆蓋雙壟播種要對大小壟進行區分,在大壟和小壟上分別播種,并且對地膜進行全面覆蓋。大壟和小壟的薄膜可以在相接的位置進行固定,并且在大小壟中間覆土,隔2-3 m橫壓土腰帶。起壟的時候要求土壤細碎,壟面保持均勻。
覆膜之后為了提高滲水率,每隔50 cm左右可以打一個直徑為4 mm左右的滲水孔,便于降雨的時候雨水下滲。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安裝滴灌設備進行滴灌,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為玉米提供更充足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