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峽江縣天牛主要分布種類、危害及防治綜述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農業科技時間:瀏覽:

  摘要 天牛屬一類鉆蛀性害蟲,主要以幼蟲危害,鉆蛀樹干、枝條及根部,嚴重危害林木、果樹,特別是松墨天牛傳播松材線蟲,引起馬尾松等大量枯死。該文對峽江縣境內天牛主要分布種類、危害情況及綜合防治措施進行簡要綜述,以為防治天牛提供參考。

  關鍵詞 天牛;主要種類;危害情況;防治;綜述

中國耗牛

  《中國牦牛》是目前國內外唯一的牦牛學科專業刊物。1979年經農墾部批準,四川省出版事業管理局核準發給期刊登記證,于1980年正式創刊發行;1988年全國報刊整頓重新登記時,本刊又經農業部審核批準由部主。

  天牛屬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甲蟲,主要以幼蟲危害、鉆蛀樹干、枝條及根部,往往造成樹木衰弱或枯死,是林木、果樹的重要害蟲[1]。特別是松墨天牛,是我國松林的主要蛀干害蟲,也是松材線蟲病的主要媒介昆蟲[2]。當前,天牛已成為我國林業大敵,所造成的損失遠遠大于1987年大興安嶺森林大火,可謂“無煙的火災”。

  根據峽江縣林業有害生物普查成果、歷年監測防治及相關資料,該縣主要分布天牛種類有松墨天牛(Monoehanusa ternatus Hope)、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 Foster)、光肩星天牛(Anoplo?鄄phora glabripennis Hotsch)、桑天牛 (Apriona germari Hope)、云斑天牛(Batocera lineolata Hope)、粗鞘雙條杉天牛(Semanotus sinoauster Gressitt)、桃紅頸天牛(Aromia bungii Faldermann)、 桔根接眼天牛(Priotyrannus closter?鄄oides Thomson)等,既危害用材林,亦危害經濟林和果樹,被害樹種主要有松樹、杉樹、油茶、油桐、柳樹、楊樹、泡桐、板栗、苦楝、楓楊、柑橘、梨樹、桃樹、楊梅等。

  1 峽江縣天牛主要種類及危害

  1.1 松墨天牛

  松墨天牛普遍分布于峽江縣松林中,主要危害馬尾松,1年1代,以老熟幼蟲在木質部坑道中越冬,次年3月下旬,越冬幼蟲開始在蟲道末端蛹室中化蛹。松墨天牛成蟲期在不同地方時間不完全一致,在峽江縣鳳凰山林場馬尾松林進行的誘捕試驗表明[3],4月下旬至5月上旬才有成蟲羽化,松墨天牛成蟲羽化期為5月上旬至8月上旬,初期為5月上旬,盛期為6月中下旬,末期為8月上旬。

  2008年雨雪冰凍災害后,峽江縣境內馬尾松枯死松木劇增,松墨天牛種群數量也明顯增加。在隨后幾年的松材線蟲病春秋兩季普查中發現,峽江縣鳳凰山林場橋孔仔工地位于贛江邊(峽江水利樞紐大壩下游2 km左右)的馬尾松林出現大量枯死木,技術人員通過對馬尾松枯死木取樣鏡檢多次發現疑似松材線蟲后,及時將樣品送省市相關部門復檢。經省森防檢疫部門鑒定確認后,該縣組織人員進行了幾年的清理除治,但效果不明顯,全縣多個鄉鎮暴發松材線蟲病。峽江縣于2018年被國家林業局公布為松材線蟲病疫區,松材線蟲病已對峽江縣松林乃至生態建設造成嚴重威脅。

  1.2 星天牛

  星天牛1年發生1代,11月左右以老熟幼蟲在樹干或主根木質部蛀道內越冬,主要危害楊樹、柳樹、柑橘、苦楝、枇杷、楊梅等。其幼蟲危害地徑3 cm以上楊樹主干,初孵幼蟲于翌年6月上旬開始在樹干皮層內盤旋蛀食,危害部位有醬油狀液體滲出,1個月左右蛀入木質部,蛀至木質部2~3 cm深度后,向樹體外排泄木屑狀糞便。9月下旬后,大部分幼蟲轉頭向下,并逐漸向根部蛀食。整個幼蟲期長達10個月(7月下旬至翌年4月上旬),蛀道長達50~60 cm,有的蟲體在樹體表層盤旋蛀食,造成韌皮部壞死,可使樹木枯萎死亡。

  自1998年以來,峽江縣楊梅種植面積達1 000 hm2,星天牛極少危害峽江縣本地野生楊梅,主要危害從浙江引種栽培的東魁和荸薺2個楊梅品種,據黃文才等[4]報道,星天牛幼蟲主要危害楊梅樹干基部或主根,幼蟲孵化后在樹干距地面3~5 cm處,皮層蛀食危害,嚴重時在樹皮下蛀食環繞成圈,導致整株枯死,有的在皮層沿根向下危害可達16~30 cm,轉而爬至距地面較近處再蛀入木質部,蛀入孔有的在地面以下,有的距地5~7 cm。

  1.3 光肩星天牛

  光肩星天牛1年發生1代,以1~3齡幼蟲在樹干內越冬,主要危害楊樹、柳樹、苦楝、桑等植物。翌年3月下旬開始活動取食,有排泄物排出。據李國宏等人報道[5],該蟲危害直徑3 cm以上的枝干,3~6 cm枝干受害普遍。6—7月1齡幼蟲取食腐爛的韌皮部,并將褐色糞便及蛀屑從產卵孔中排出;2齡幼蟲從側旁取食健康樹皮木質部,排出糞便和黃白色木絲;3齡末或4齡幼蟲蛀入木質部,從產卵孔中排出白色的木絲狀糞屑。光肩星天牛在蛀入木質部后往往仍回到韌皮部與木質部之間取食,使樹皮陷落,樹體生長畸形。一般衰弱株被害重,健康株被害輕;林緣被害重,林內被害輕。

  1.4 桑天牛

  桑天牛2年發生1代,以幼蟲在樹干蛀道中越冬,幼蟲期長達2年,主要危害楊樹、柳樹、楓楊、油桐、柑橘、枇杷、梨、棗等。桑天牛危害楊樹大樹枝條和幼樹枝干時,有比較醒目的“U”形或饅頭形產卵刻槽[6]。在峽江縣成蟲期為6月初至8月下旬,初孵幼蟲于7月中下旬開始先向上蛀食約10 cm,隨即調頭沿枝干木質部的一邊向下蛀食,逐漸深入心材,如植株較矮小,可蛀達根部,將主根蛀空。

  桑天牛在危害老楊樹時,主要蛀食4 cm以下枝條,因此危害部位較高。在新造楊樹幼林,有蟲株率高達10%,單株上多達4條幼蟲;成年行道樹有蟲株率超過50%,枝干上蟲糞累累[7]。

  1.5 云斑天牛

  云斑天牛2年發生1代,以幼蟲和成蟲在蛀道和蛹室內越冬,主要危害楊樹、柳樹、懸鈴木、泡桐、女貞、楓楊、桉樹、枇杷、板栗等植物。成蟲啃食新枝嫩皮,幼蟲蛀食韌皮部和木質部,輕則影響林木生長,降低結實量,重則使林木枯萎死亡。

  云斑天牛一般危害地徑5 cm以上楊樹主干。7月上旬,初孵幼蟲先在韌皮部蛀成“△”狀食痕,并排出木絲狀糞屑,被害部位樹皮突張、縱裂,以后逐漸蛀入木質部,深達髓部,再轉向上蛀,蟲道略彎曲,有時呈“S”形[8],蛀道內也殘留許多糞渣和木屑。

  1.6 粗鞘雙條杉天牛

  粗鞘雙條杉天牛1年1代,以成蟲或幼蟲越冬。成蟲在樹皮裂縫內產卵,幼齡幼蟲危害木質部和形成層交接處,產生扁平不規則的蟲道。老熟幼蟲蛀食常達木質部,使樹干內形成空洞,常導致杉木生長量減低,材質變壞乃至整株枯死。

  1.7 桃紅頸天牛

  桃紅頸天牛2年發生1代,以不同蟲齡的幼蟲在枝桿蛀道內越冬,一般低齡幼蟲在韌皮部下越冬,高齡幼蟲在木質部內越冬。翌年春幼蟲開始活動、蛀食,危害嚴重時,紅褐色糞屑可堆滿樹干基部,主要危害桃、梨、李、杏、櫻花等植物。徐蔭昌等人[9]于1979—1981年對吉安地區森林病蟲進行普查時,在峽江縣江背公社(現桐林鄉)發現該蟲,寄主為苦楝、楓樹,危害程度較輕。

  1.8桔根接眼天牛

  桔根接眼天牛生活史不詳,有待調查,亦為徐蔭昌等人于1979—1981年對吉安地區森林病蟲進行普查時在峽江縣新陂林場柑橘樹上發現。

  2 峽江縣天牛綜合防治措施

  2.1 檢疫措施

  雖然很多天牛未列為檢疫對象,但天牛主動傳播距離有限,主要是人為傳播,對可能攜帶危險天牛的調運苗木、種條、幼樹、原木、木材嚴格執行檢疫制度很有必要。檢驗是否有天牛的產卵痕、侵入孔、羽化孔、蟲癭、蟲道和糞屑等,并按檢疫操作規程進行處理,特別是松木及其制品要嚴格檢疫,禁止調運松材線蟲病疫區的松木及其制品。

  2.2 營林措施

  種植楊樹要選擇抗病蟲南方型系列品種,新造楊樹林遠離桑樹、構樹和柳樹等蟲源地,可防止桑天牛、星天牛和云斑天牛等入侵和危害。用抗性樹種或品系,如楊樹、苦楝、香椿、泡桐等進行一定距離的隔離,可阻止光肩星天牛的擴散和危害。栽植一定數量的天牛嗜食樹種作為誘蟲餌木以減輕對主栽樹種的危害,并及時清除餌木上的天牛,如栽植桑樹引誘桑天牛,栽植薔薇科樹種引誘云斑天牛,并及時清除蟲害木、衰弱木、風倒木等。對楊梅樹干根頸部定期培上厚土以提高星天牛的產卵部位,便于清除卵粒。

  2.3 生物防治措施

  保護和招引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敵,如啄木鳥、喜鵲、腫腿蜂、壁虎等。引進花絨寄甲生物,使其寄生率達80%以上,是控制松墨天牛的有效天敵。利用白僵菌防治天牛幼蟲,在光肩星天牛、云斑天牛和桑天牛幼蟲生長期,氣溫在20℃以上時,可使用麥稈蘸取少許菌粉插入蟲孔進行防治。

  2.4 物理防治措施

  對具有假死性的天牛可振落捕殺,也可組織人工捕殺,錘擊產卵刻槽或刮除蟲疤殺死蟲卵和小幼蟲。對楊梅樹在冬季用生石灰5 kg、硫磺0.5 kg、食鹽25 g、水10 kg、敵百蟲0.1 kg,調成涂白劑,在樹干100 cm范圍進行涂白防止星天牛產卵,注意不能漏涂。使用誘捕器誘殺松墨天牛成蟲,或用松樹作餌樹,注入乙烯利刺激松脂分泌,引誘松墨天牛成蟲在餌樹上產卵,然后剝皮集中燒毀處理。

  2.5 化學防治措施

  ①找到新鮮排糞孔,先挖去糞屑,再將藥劑如敵敵畏原藥注入蛀道內,隨即用濕黏土或濕黃泥將孔口封嚴;②挖開蛀道口,直接用毒簽插入蟲孔,再用黃泥封死洞口;③在產卵和幼蟲孵化盛期,于產卵刻槽和幼蟲危害處涂上菊酯類農藥+柴油或煤油10倍液,或有機磷類如氧化樂果農藥+柴油或煤油3~5倍液;④天牛成蟲孵化始盛期,在樹干或大側枝上噴灑綠色威雷200~300倍液;⑤噴液殺除成蟲,常見有菊脂類農藥1 000~4 000倍液、有機磷農藥800~1 000倍液、10%吡蟲啉5 000倍液,噴透樹干,使藥液沿樹干流至根部[10]。

  3 結語

  天牛類害蟲生活方式隱蔽,天敵種類較少,對其種群的控制能力差,受自然因素的干擾小,大部分種類主動傳播距離有限,因此種群數量相對穩定。所以天牛類害蟲的綜合治理,應以生態控制為根本,林業措施為基礎,充分發揮樹種的抗性作用,進行區域宏觀控制,輔以物理、化學方法,進行局部、微觀治理。并且各相關行業、部門應相互協調配合,將天牛災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參考文獻

  [1] 李德成.森林昆蟲學[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4.

  [2] 蕭剛柔.中國森林昆蟲[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83.

  [3] 范海元,吳文香,宋美蘭,等.松墨天牛在贛中地區(峽江縣)的發生規律及防治技術[J].廣西植保,2016,29(3):14-15.

  [4] 黃文才.鄧海斌,陳剛.等.峽江縣楊梅主要病蟲害種類綜述[J].江西植保,2009,32(3):128-130.

  [5] 李國宏,高瑞桐,孔令才,等.光肩星天牛種群擴散規律的研究[J].林業科學研究,2010,23 (5):678-684.

  [6] 邵柏君.楊樹粒肩天牛的生物學特性[J].華東昆蟲學報,2007,16(4):271-275.

  [7] 宋希娜,郭琴娟,羅洪.峽江縣楊樹主要蛀干害蟲的識別與防治技術[J].農業災害研究,2015,5(12):66-68.

  [8] 錢范俊,袁俊杰,杜夕生.云斑天牛產卵刻槽在楊樹樹干上的分布規律[J].中南林學院學報,1997(3):82-85.

  [9] 徐蔭昌,李炳良,鐘興役.吉安地區天牛種類分布危害及其防治調查初報[J].江西林業科技,1982(2):21-28.

  [10] 吳國新,劉玉卿.楊樹主要蛀干害蟲天牛的防治[J].河南林業,1999(4):1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丰县| 云龙县| 渝北区| 南丰县| 灵武市| 赤峰市| 阿尔山市| 高清| 阿鲁科尔沁旗| 庄河市| 栖霞市| 峡江县| 龙岩市| 无为县| 邮箱| 井冈山市| 株洲县| 永登县| 铁力市| 福州市| 海南省| 濉溪县| 鹿泉市| 江城| 巫溪县| 五寨县| 金塔县| 乡宁县| 巴塘县| 城口县| 旌德县| 叶城县| 深圳市| 汤原县| SHOW| 昭通市| 贵德县| 噶尔县| 斗六市| 商水县| 二手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