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大蒜是大理地區重要的冬春早熟蔬菜作物之一,年播種面積在1萬公頃以上,在大理地區季節性蔬菜種植面積中占有較大的比重。從冬春早熟大蒜生產發展初期開始,大理地區的大蒜生產,基本上全靠蒜種經銷商每年從成都市溫江區調運蒜種,經冷處理后銷售給蒜農種植。2003年以來,不斷有蒜農開始嘗試進行大蒜的自留種栽培。至2006年后,大蒜的自留種栽培面積日益增長,在栽培措施得當的情況下,都能獲得理想的收成。現對發展大蒜自留種栽培的意義和理論依據以及大蒜自留種栽培的生長發育特點作簡要的分析,并簡要介紹大蒜自留種栽培技術要點,以供參考。
1、發展大蒜自留種栽培的意義及理論依據
1,1發展大蒜自留種栽培的意義 溫江大蒜收獲之后,由于各地的蒜種經銷商大量涌入成都溫江區競相收購蒜種,導致蒜種價格上漲,蒜種調運成本高。競相收購的結果,往往難以做到嚴格把關,這時稍不注意就會收購到尚未充分曬干的蒜種以及摻雜或假冒的其他大蒜品種。其中含水量過高的蒜種易在貯放和運輸過程中出現蒜種堆發熱現象,最終使蒜種被高溫燙死或發霉腐爛。經過冷處理的蒜種出庫后會很快發根和發芽,一旦銷售不完,又會造成蒜種經銷商的重大損失。這些都增加了蒜種經營的風險,所以經銷商在確定蒜種經營利潤時定位也較高,蒜種價格往往是本地商品大蒜價格的3—5倍。
由于蒜農購買從溫江調運來的蒜種栽培大蒜的成本極高,667m2的蒜種投人常常超過1000元。加之大蒜栽培用工較多、施肥也較多,種植667m2大蒜的全部生產投入最終常常超過2000元。另外,在經銷商競相搶購蒜種的情況下,難免有時把關不嚴,蒜種品種混雜及假冒現象時有發生,蒜農對于大蒜品種不純及假冒的投訴案件較多。而且近年來大蒜產品的銷售渠道不穩定,價格起伏無常。這些又增加了農民種植大蒜的風險。銷路好的年份種一季大蒜的收入是種植其他作物的幾倍,而銷路不暢時則會血本無歸。發展大蒜自留種栽培,可大大降低大蒜的種植成本,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蒜的種植風險。
1,2大蒜白留種栽培的理論依據 目前,大理地區大面積生產上應用的成都市溫江區早熟大蒜品種,都為常規品種,并非雜交種,主要栽培品種為紅七星。從遺傳學的角度分析,成部市溫江區調運來的早熟大蒜種在本地栽培后繁殖出來的大蒜種(自留種),不排除有極個別植株會出現某個基因的突變,但這種基因突變的比例是極低的,一般可認為由成都市溫江區調運來的早熟大蒜種與用該蒜種在本地栽培繁殖出來的大蒜種的遺傳組成是一致的。對于種子純度較高的品種,在相同栽培環境條件下,其特征和特性表現是基本一致的。而同一品種在不同的氣候環境和栽培條件下則會表現出較大的差異,但這種差異的產生與氣候環境和栽培條件的改變有關,并非遺傳基因變異。
2、自留種大蒜的生長發育特點
同一溫江早熟大蒜品種,在大理地區生產的自留種與直接由成都市溫江區調運來的種子,在生長發育上是存在差異的,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①自留種的蒜瓣較大;⑦栽培自留種大蒜生長旺盛,生育期延長,如用自留種栽培的四川早熟品種紅七星,成熟期比直接從四川調運來的紅七星推遲25-30天;③獨蒜率降低,但蒜苔和多瓣蒜產量高,總產量增加。
自留種與外調種在生長發育上存在差異的原因,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①用成部市溫江區調運來的大蒜種一般要先在本地的冷庫中進行冷處理,到播種前才出售給農戶種植。因對蒜種進行冷處理,可打破蒜種的休眠,因此外調種播種后出苗快而整齊,生育期縮短。而同品種在本地的自繁種,因零星分散,不便于進行冷處理,所以種植前一般都不進行冷處理,因此播種后出苗較慢,整齊度較差,生育期延長。
由于氣候的差異,大蒜種在大理地區的長勢要比在成都市溫江區強,冬季不休眠,鱗芽生長時間長,膨大較充分,因此蒜瓣和蒜頭都比較大。③用自留種播種,由于蒜種貯藏營養較多,養分供應充足,大蒜的苗期生長旺盛,退母表現不明顯。大多數植株鱗芽分化和膨大正常,因此蒜頭以多瓣蒜為主、獨蒜較少,但蒜頭總產量增加。
3、大蒜自留種栽培技術要點
3,1選用早熟品種 采用自留種栽培早熟大蒜,宜選擇生育期較短的紅七星等早熟品種。
3,2做好大蒜的選留種工作 在大蒜生長期間注意觀察,根據大蒜品種的特征特性,將大蒜留種田中的其他品種混雜植株拔出;大蒜收獲后,再次進行篩選,剔除混雜的蒜種,以提高蒜種的純度。
3,3適時進行蒜種冷處理 蒜種冷處理是實現大蒜早熟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應根據大蒜計劃播期,提前45-60天將大蒜種入庫進行冷處理,以打破蒜種休眠,保證大蒜快出苗和出苗整齊,提早成熟。冷處理溫度控制在3-5℃。由于冷庫不便于面對千家萬戶的農民群眾開展蒜種冷處理業務,建議由經銷商統一收購蒜種后租用冷庫進行冷處理,種植前由經銷商將經冷處理的蒜種返銷給種植戶。
3,4適當稀植 因自留種的大蒜種瓣較大,貯存營養較多,播后植株生長旺盛,單株產量較高,若按從四川調運來的種子的播種密度播種,會導致植抹之間過度擁擠,通風透光不良,病蟲害加重。因此,用自留大蒜種栽培大蒜,應適當稀植。如采用從成都市溫江區調運來的紅七星蒜種的播種密度為8-10cm×8-10cm,而自留種的紅七星蒜種播種密度應放寬到10-12cm×10—12cm。
推薦閱讀:《中國牦牛》是目前國內外唯一的牦牛學科專業刊物。1979年經農墾部批準,四川省出版事業管理局核準發給期刊登記證,于1980年正式創刊發行;1988年全國報刊整頓重新登記時,本刊又經農業部審核批準由部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