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隨著21世紀旅游業的縱深發展,為滿足廣大游客的需求,農家樂的各種經營模式也在不斷的更新和完善。但與此同時,經營管理問題、安全衛生狀況、環境污染問題、人文內涵及服務水準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也日益突出,這也是近幾年越來越多農家樂不景氣的重要原因。為實現農家樂的可持續發展,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體系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將從以下三個方面探討農家樂旅游模式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農家樂現狀;農家樂模式;農家樂的可持續發展
一、農家樂的現狀
以旅游為目的的農家樂鄉村旅游在中國旅游業的發展上日漸壯大,不同地區不同人民紛紛投入到農家樂的經營發展之中。據國務院此前出臺的鄉村旅游提升計劃,到2020年,全國將發展300萬家農家樂。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農家樂已超過190萬家,民宿4萬多家,但大部分農家樂并不能長久的堅持下去。對于大部分農家樂所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經營者的素質文化低,服務水準低,衛生安全狀況差。
傳統農家樂的主要經營者是當地的農民,沒有受到很高的文化教育,因此文化素質偏低,加上賺錢的欲望強烈沒有長遠的意識,就容易產生隨意宰客,或者隨意打價格戰的情況。經營人員缺乏專業人員培訓,服務水準低,衛生安全得不到保障,管理經營形勢不規范,這極大地阻礙了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2)旅游產品簡單,前期特色不明顯。
目前,農家樂旅游的經營管理處在較為低下的水平,管理經營方式較為散亂,從業人員思想保守缺乏創新思想,不能把當地的民風民俗,地區特色充分的展示出來,娛樂方式、吃喝住行,經營方式一概相同。這就導致游客對農家樂這一新興旅游產業的認識起到了消極的作用,回頭客減少。
這就需要一套完善的管理體系來對全國各地的農家樂進行規范化管理,使農家樂成為旅游服務業的一個強勁有力地旅游形式,對促進我國旅游業的發展,實現農家樂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農家樂的經營模式
現存的傳統的農家樂經營模式是鄉村個體農戶經營者自己出資利用自己已有的資源來創建農家樂。這種模式下的農家樂經營規模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并且由于個體農戶的資金不足,使得符合當地農家樂所經營的很多項目不能實施,這就使農家樂的創新性發展上產生很大的影響。根據不同時間、地點、文化,不同地區的農家樂在逐漸的朝多元化方向發展,出現了各種模式的農家樂經營,可大體將現存的農家樂分為三種模式:
(1)“獨戶經營”的經營模式
農家樂“獨戶經營”模式是我國農家樂旅游產業發展的最初模式,也是應用最為廣泛的經營模式。這種模式的經營方式較為簡單,當地農民可以利用自家現有的房屋、土地、農田果園等資源以及很少的資金就能建立起自家的農家樂,并且利用自家的資源設立不同的農家樂項目,使得經營農家樂的農民及其他經營者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家庭收入。此外,農家樂的經營管理需要工作人員,這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解決了當地的剩余勞動力,從而保證了當地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但“獨戶經營”的經營模式資金往往較低,經營者缺乏正規的培訓,這就難免會出現衛生安全狀況差、污染物排放不達標、資金周轉困難、娛樂項目過于單一的問題,極大的阻礙了農家樂的可持續發展。
(2)“農戶-農戶”的經營模式
農家樂“農戶-農戶”的經營模式是由當地的“示范戶”的帶領下組織農戶集體經營農家樂,這種沒有公司介入的經營模式的農家樂,能更大程度的保持當地所特有的民風民俗文化,在這種經營模式下的農家樂,游客可以更好的體驗不同地區的風土人情,對于當地的民風民俗文化的傳播和發揚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農戶-農戶”的經營模式并不能實現各方面的統一標準,比如食品住房衛生安全的統一、不同項目收費標準的統一等問題,這就導致同行業之間惡性競爭的局面,嚴重的阻礙了農家樂這一新興旅游產業的蓬勃發展。
(3)“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
農家樂“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是由公司領導,建立體系,聯合當地的農戶參與農家樂的經營和管理,并對農戶經營的服務管理、人文內涵、安全衛生狀況及環境污染等方面利用互聯網技術不斷對農商戶進行技術的培養進行規范培訓,實施統一管理,建設人員流動站,進行定期檢查,逐步形成規模經營,從而保證產品質量安全和服務的規范性的經營模式。這種農家樂經營模式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農戶個體經營所出現的各種問題,諸如經營缺乏一定的資金來創立富有自己特色的項目來擴大農家樂的經營規模。與此同時傳統的農家樂大多依靠單頁、口述等單一形式來傳播農家樂,這就導致客流量極其不穩定的情況,影響農家樂的經營收入。這一經營模式可以更大限度的解決這一難題。
三、農家樂的可持續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當代居民生活壓力大,大眾的消費觀念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很多游客已經厭倦了長途跋涉的旅游形式,并逐步向綠色環保、時間消耗短的周邊休閑旅游游轉向,而農家樂就是這種形式的典型代表。農家樂這種新型的旅游業消費水平低,可以有效地迎合大眾的消費觀念,符合大眾的經濟承受能力。它的出現更好的引領了我國特色旅游的發展,對我國農業以及農村的發展起到了更好的認識,對我國農民增加財富收入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
第一,要堅持用生態理念來促進農家樂的可持續發展,要把生態文明建設與我國旅游業的發展結合起來,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順應當前“綠色旅游”的發展趨勢,力求保持農村所特有的生態環境和獨特的民風民俗文化。加大對經濟,生態與社會的三者的有機結合,減少避免因經濟對當地生態建設所帶來的破壞,對農村當地旅游環境的污染,逐步使農家樂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第二,政府應統籌兼顧,逐漸完善我國農家樂的經營模式,形成規模效應。集中整治我國傳統農家樂個體經營所帶來的問題,并根據不同地區的資源、民風民俗文化形成不同地區特有的農家樂旅游項目。在農家的基礎上,實行統一領導,制定規范管理和發展措施,為發展農家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第三,完善農家樂的基礎設施,對經營者加強素質培訓,逐步提高農家樂的服務質量。積極培養經營人才實現農家樂經營的創新性,不斷吸引游客選擇農家樂這一新興旅游業,讓游客體會農家樂的獨特感受,才能保持農家樂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秦巖。略論我國生態環境問題及對策[J]。社科。2003。
[2]胡衛華,王慶。“農家樂”旅游開發探析[J]。城鄉建設。2002,(8)。
推薦閱讀:《塔里木大學學報》兼顧哲學社會科學,突出農業科技及區域社會經濟特色,及時反映我校教師和廣大科技工作者最新學術成果、科技創新及動態的學術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