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這篇農民工論文范文主要介紹了農民工旅游市場的開發意義以及發展現狀,隨著農民人均旅游的數量和消費不斷加大,農民工出游大多以探親訪友為主,雖然消費水平上漲了,但是人均消費依然很低,開發農民工旅游市場是具有現實意義的,有利于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形成較為分散的旅游方式。
關鍵詞:農民工論文范文,農民工旅游,旅游管理
1農民工旅游市場開發的現實意義
1.1能有效地促進我國經濟持續穩定地發展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旅游業對經濟發展的作用越來越大,主要體現在其對經濟的拉動、提供眾多就業崗位和就業機會,并且旅游業對生態環境和文化發展也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消費不旺、需求不足是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障礙,而旅游業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之一,對農民工旅游市場的大力開發,有利于擴大社會有效需求和促進我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和社會健康發展。
1.2.2有利于國內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我國農民工數量龐大,如果能讓其“能消費、敢消費、愿消費”,那將有一大批農民工會成為旅游市場的中間力量。隨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略的推進,人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農村旅游市場會快速擴大,而農民工人均旅游消費也將會有很大的增長,這對增大我國旅游經濟規模將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2.3有利于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通過組織農民工參加旅游活動,不僅能讓他們學到許多新的知識,還能增長見識、使身心得到放松、緩解工作和生活壓力,這種教育方式使他們更容易接受且吸收得更加深刻,收到的效果也更加顯著。
2農民工旅游市場的發展現狀
從出游率來看,自2011年至2014年農民國內出游率呈上升趨勢,且上升幅度較大,人次的增加帶動消費的增加,但人均消費仍然較低,人均消費的上升幅度較小。
農民旅游消費存在空間上的分布不均,西部省份的農民工消費較少,中部和東部省份的農民工旅游消費較大。
由于在外務工的農民工收入差距逐漸縮小,隨著國內農民旅游人次的增加,農民出游總人數有較大的增長。
3農民工旅游市場發展的限制性因素
3.1旅游意識淡薄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文化是影響農民工的旅游意識的重要因素,而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又影響著人們的消費行為,主要表現在人們的行為和觀念上,這種影響具有深遠性和廣泛性。
勤儉節約是中國幾千年的傳統觀念,而這一觀念較多的反映在農民工身上,又由于農民工長期生活在一個比較封閉的環境,所以大多數農民工比較安于現狀和不敢嘗試新事物,不敢創新和冒險。所以很多農民工對旅游缺乏興趣和欲望。
3.2收入水平偏低
從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來看,2013年農民工人均月收入2609元,比上年增加319元,增長13.9%。2014年人均收入比上年增加255元,增長9.8%,2015年比上面增加208元,增長7.2%,雖然收入逐年增加,但增長量不超過300元,且增長率逐年降低。可見近年來農民工收入水平增長慢,收入水平低。
3.3農民工的閑暇時間
2014年外出農民工平均在外從業時間是9.8個月,平均每個月工作25.4天,他們每月的休息日離法定休息天數仍有差距。每周工作超過5天的占83.5%,每天工作超過8小時的占42.4%,32.2%的農民工每天工作10小時以上。
隨著勞動法律的健全和市場的嚴格執行,農民工的工作時間日趨合理。雖然農民工的勞動時間越來越符合勞動法的規定,但是每天工作超過8小時的農民工仍然較多。
4農民工旅游市場開發對策與建議
4.1加大宣傳引導農民工轉變消費觀念
加大宣傳,提高農民工旅游消費欲望,徹底打破他們自給自足型的傳統消費局面,樹立提前消費、信用消費的新消費意識。由于農民工旅游市場的特殊性,宣傳促銷需保持常態化,旅游服務公司和旅行社可以定期或不定期餓到農村和農民工聚集地宣傳,不僅要向農民工宣傳各種旅游產品,更要激發他們的旅游欲望,增強他們的旅游意識。
4.2重視市場細分和市場營銷
4.2.1市場細分
由于我國農村經濟、社會、文化的不同,能發展起來的旅游市場也不同,通過培養一些有可能發展的農民工旅游市場來帶動整個農民工旅游市場的發展,這就要求旅游服務機構在國內農民工中進行市場細分,確定重點開發的幾個目標市場,以形成后來的核心帶動。
4.2.2產品開發和營銷
在農民工旅游市場的開發初期,可以將農民工中收入較高的群體作為重點開發的對象,通過開發適合的產品滿足其需求,從而形成向心力,進而帶動較大范圍的農民工開展旅游活動,刺激農民工旅游需求。
首先,旅游企業逐步加大力度開發針對農民工的旅游產品。根據農民工的需求和消費層次,設計不同的線路和產品組合。
其次,設計多渠道銷售農民工旅游產品。旅行社的門店向鄉鎮拓展,有利于促進農民工旅游市場的迅速發展。同時,也要在鄉鎮建立組團站點,為農民工提供一體化服務。
最后,促銷手段應合理化。從多渠道、多途徑、多方式地爭取擴大市場,增大促銷的效益。
4.3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以保障農民工工作時間的規范化
農民工維權涉及多個部門,加上部門之間沒有完善的溝通機制,因此銜接不暢、相互推諉的情況時常發生,這也是農民工維權困難的重要因素之一。導致很多農民工對相關政府部門失去信心,遇到問題首先找媒體曝光,希望在曝光后得到解決。很多農民工的工作時間超過了正常的勞動時間,其得到的加班會與增加的勞動時間不成正比,且農民工不是機器,也有精神需求。進行旅游活動是大多數農民工釋放壓力、進行身心放松的最佳方式。但是勞動時間成為一個重要的瓶頸。所以,政府應責成有關部門建立常態化機制,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來幫助農民工維權,以促進農民工工作時間規范化。
4.4服務質量策略
4.4.1改善農民工旅游服務的基礎設施
如果說產品是硬件,優質的服務則是軟件,優質的服務是旅游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有效動力。
政府的財政投入應向農村地區傾斜,完善農村交通網和基礎設施建設,切實降低農民工外出旅游成本。
要為農民工出游提供方便的咨詢和報名條件。旅游企業加大對農村網點的建設投入,形成一個覆蓋面大,信息傳播快得渠道系統。為農民工旅游市場的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旅游行政管理部門要制定有效的監督機制。加大對旅游市場的監管力度,堅決打擊市場上違法違規行為,促進旅游市場持續健康地發展。
4.4.2培養專門導游人才隊伍
隨著農民工旅游市場的發展,農民工的出有方式會向旅行社報團為主,根據這一方式。服務質量的提高要有著眼于服務農民工旅游團的導游人才。
我國目前還沒有專門為農民工旅游團服務的導游,應該開展相關培訓課程,培養復合型導游,以縮小與農民工旅游者的差距,提高服務質量。相關部門可以選擇在農村生活過、對農民工了解較深,文化程度在大專以上,會講較多地區方言的人為培養對象,進行系統全面的旅游知識培訓,參加全國統一的導游資格考試,為導游隊伍注入新鮮的血液。從而提高導游服務質量,更好地為農民工旅游市場發展作貢獻。
4.4.3加大相關部門的監管力度
目前的旅游市場亂象對農民工旅游市場的發展有很大的阻礙作用,特別是經過媒體曝光的景區更是不能得到農民工的青睞,更是打擊了農民工旅游者的出游欲望。諸如導游強迫購物、吃拿回扣的現象,導致農民工旅游者的不滿;也有部分導游因為旅游者來自農村而對他們抱著一種瞧不起和不理睬的態度,導致服務質量的下降。因此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要加大對旅游飯店、旅行社以及旅游交通企業的服務質量的監管力度,從而更好的為農民工旅游者提供服務[14]。
5結語
大力開發農民工旅游市場,對經濟的持續發展、旅游業的深入發展的和農民工來說,有利無害的。在整體規劃的基礎上,合理地開發和引導農民工旅游,我國農民工旅游市場必定會釋放巨大的能量,對旅游企業和農民工產生巨大的吸引力。
參考文獻:
[1]張敏.農民工旅游市場發展趨勢與對策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32):19943-19944.
[2]干鳴豐.新生代農民工旅游需求及其實現[J].經營管理者,2015(10):166-167.
[3]楊立銘,陳世金,賈圣武.鄉村旅游業轉型升級與新生代農民工返鄉就業問題的探討[J].消費導刊,2013(1):19-20.
作者:蘇潔 單位:貴州財經大學
推薦閱讀:《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報》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由農業部主管,辦公廳主辦的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政府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