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這篇調研論文投稿發表了生活飲用污水狀況和處理措施,分析了當前生活飲用水的污染途徑和原因,通過一系列的調查研究證實了是一起由農藥污染管網水引起的突發事件。所以加強農村飲水衛生安全的宣傳很有必要,為快速有效地處理此類事件提供了有力保障。
關鍵詞:調研論文投稿,調查分析論文,生活飲用水,污染,調查
2016年5月11日10時30分左右,鳳翔縣衛計局接到本縣范家寨鎮政府報告,該鎮林陣坡村部分區域村民生活飲用水水質感官性狀嚴重異常,水質混濁,有明顯的農藥味。目前無人、畜中毒和意外事件發生。村組干部已緊急停止供水,并通知全體村民停止飲用,等待調查處理。接報后,衛計局認真核實了情況,組織專業人員綜合研判,初步認定為農藥污染。隨迅速啟動應急機制,由當地鎮村配合,聯合水利、公安等部門立即展開調查。按照分工,由村組協助水利部門確定管網分布,衛生部門查清污染范圍和可能污染途徑,公安部門確定事件性質,調查污染原因。通過現場調查,走訪群眾,確認該事件為一起因某一果園主配制農藥過程中意外污染管網水引起的水質污染事件。
1基本情況
該村屬于沿山坡塬地貌,地勢北高南低,由兩個自然村組成,分9個村民小組,有村民423戶,全村人口1575名,其中一到五組為一自然村,六到九組為一自然村,各村民小組依自然地勢由高到低依次分布。在村北高處建有約100m深機井式電泵深層地下水人飲工程水源地一處,供全體村民生產生活使用,村里再無其它在用水源。該村所屬地區為我縣蘋果種植基地,80.0%左右的耕地為蘋果地,村民以種植蘋果為主業。果園主澆灌果樹、病蟲害防控的配藥用水均使用該水源的供水。
2供水衛生狀況
2.1水源衛生
該水源建有封閉式井房及約100m3儲水池各一個,為落差自流式供水,周圍25米范圍內無污染源,供水方式為抽水-儲存-管網輸送-用戶水龍頭。水質無其它處理方式。2015年由縣水質監測中心檢測過一次,符合國家衛生標準[1]。
2.2管網衛生工程設計
由縣人飲工程辦公室負責,為樹枝狀分布。采取公辦民助的辦法建設,于2005年初完成。管網材質為PPR,由縣招標辦統一采購,管道埋設安裝合理,無破損滲漏,使用正常。2.3日常管理管理和日常維護由村委會負責,每年對儲水池內沉積泥沙清理一次,平時有專人負責抽水儲存,供村民使用,用完再抽。
3流行病學調查
3.1污染范圍
經對全村所有在家村民戶逐戶排查,末梢水水質感官異常的范圍全部集中在一到五組這一自然村供水管網下游的第三村民小組部分住戶,共涉及32戶160余人,該組上游其它住戶和一、二組及管網另一分支的四、五組和六到九組組成的另一自然村水質無異常。
3.2污染途徑
確定在調查污染范圍的同時,縣公安局刑警隊對污染范圍內住戶的用水情況進行了仔細摸排。按農時,當地果農正在給果樹進行套袋前病害防控噴藥,噴藥方式為在1.0m3左右的儲藥罐內注滿清水,再按比例用二次稀釋法倒入待噴農藥母液,充分混勻后機噴,當天有3戶村民用軟管從自家水龍頭引水給附近蘋果園作噴藥用水,果園離家較遠的農戶則用車從自家拉水使用。因噴藥農戶較為集中,早上抽儲的一儲水池水很快用完,其中一戶引水噴藥的農戶將一儲藥罐藥液噴完后,再接水時見管道出水緩慢,便將引水管插入儲藥罐內等候,人趁等候間隙回家吃早飯,其間由于輸水管道壓力降低,下游用戶繼續用水致管網水壓降低,產生虹吸作用[2],將儲藥罐內殘留藥液約20kg吸入管網,導致水質感官異常,被下游用戶及時發現。
3.3污染物確定
確定污染途徑后,調查人員對該用戶施藥情況進行了仔細核查,其當日噴灑的農藥為1200倍噴克、多抗霉素,1000倍噴富露,800倍多菌靈、甲托五種農藥的混合液。
4處理措施
4.1應急供水和管道污染物清除
經查閱資料和咨詢農技人員,五種農藥均為低毒抑殺菌劑。據此調查組討論制定了應急對策和污染物清除措施,一是和鄰村聯系解決村民生活用水;二是由各村民組長通知全村所有住戶(包括家里無人的住戶)統一打開自家所有出水龍頭,排空管道積水,確保管道末梢無殘留死水,再持續抽水-放水,對管道進行不間斷沖洗三天,在排水沖洗期間不得飲用。
4.2管道清洗
在充分沖洗管道的基礎上,在水源水中加入消洗靈,對管道內沉積物、附著物進行清洗,防止農藥吸附殘留。根據上述農藥遇堿易分解的性質,再以石灰水沖洗,隨后用清水連續沖洗管道三天,經感官鑒定確無異常后方可開始飲用。
4.3完善供水設施
由鎮水管站協調,給機井安裝自動抽水控制器,從根本上杜絕儲水池斷水情況的發生,保證輸水管線內水壓持續處于正壓狀態。
5討論
5.1加強宣傳教育
要進一步加強群眾安全用水知識的普及宣傳和衛生意識的提高。尤其是使用有毒有害物質(如農藥、液肥等)時要與飲用水源保持安全距,離采取有效的隔離措施,堅決禁止有毒有害物質與飲用水有意無意產生聯通接觸。
5.2做好日常管理
本次污染事件就是由于供管水人員未及時抽水導致斷供而引發。因此,做好日常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在群眾集中施肥施藥期間應加強宣傳巡查,及時制止糾正各種違規行為。
5.3完善應急機制
以多部門聯合為重點、各部門分工明確、協調有力的應急機制的建立,是這次污染事件發生當日便得以查清的關鍵。尤其是公安刑偵人員的參與,為快速查清污染途徑和污染物提供了有力支撐。事發后,肇事農戶由于畏懼心理等原因遲遲不敢提供真相,通過刑偵人員專業有效的走訪排查手段,很快鎖定嫌疑對象,再輔以必要的心理疏導,及時還原了事件真相。為事件的快速、科學應對奠定了基礎,效果良好。
參考文獻
[1]GB5749-2006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S].2006.
[2]原衛生部.公共場所、化妝品、飲用水衛生監督.飲用水供水單位衛生規范[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327.
作者:郭會生 單位:鳳翔縣衛生局 衛生監督所
推薦閱讀:《三峽生態環境監測》是經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新廣出審〔2016〕29 號)、重慶市文化委員會(渝文委行管〔2016〕35 號)批準,由長江師范學院主管、長江師范學院、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主辦,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生態學、環境科學學術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