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這篇農業大學研究生論文發表了果樹栽培技術與果實品質的相關性,隨著農業的不斷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對果實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所以,果樹栽培的主要目標也就是保證果實的品質。在果樹栽植方面,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
摘要:我國有著悠久的果樹栽植方面的歷史,將果樹栽培好將會極大的促進農民的收入,對果樹栽植技術掌握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果實品質的優劣。本文針對性的分析了果樹栽培技術與果實品質之間的相關性,并分別從科學的規劃果樹的分布、落實人工輔助授粉的工作、科學合理的控制好果樹的負載量、切實做好日常的管護工作、合理利用套袋技術、做好摘葉及轉果工作以及把握好采摘時機的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說明。
關鍵詞:農業大學研究生論文,栽培技術,果實品質,相關性
一、引言
果樹栽培技術和果實的品質之間有著特別緊密的關系,果樹栽培涉及很多方面的技術,比如:選擇土地、選擇果品、選擇種植的時間等。在對果樹進行栽培的過程中,一定要充分的對土地進行利用并科學的使用養料、水份及陽光。在果樹栽培的過程中,果樹群體的結構過于緊密或者樹葉過厚等都不利于果樹的生長,所以一定要合理的對栽植的密度進行控制。要為果實的生長提供良好且適宜的生長環境,并選用合適的果樹栽培技術,實現果實的品質越來越好。
二、科學規劃果樹的分布
果樹的合理種植對于以后果實的成長發育的大小、口感、色澤等方面都是有影響的。科學合理的規劃果樹之間的距離分布,構建果樹合理的群體結構,是保證果實高品質的前提。所謂群體結構是指單棵果樹所擁有的生長空間,覆蓋率,枝葉的多少以及透光率等方面的總稱。據調查研究,果樹之間的距離如果太近,分布太密集的話,單科果樹的生長空間受到限制,造成枝葉過于重疊無法完全伸展,果樹光合作用不充分,導致果實發育不好,口感不佳。果樹如果分布太分散,則枝葉過于稀疏,影響果實的產量,降低經濟效益。可見,科學合理的種植果樹,不僅養分、水分、光照等因素得到有效利用,還提高了果實的質量和產量,增加經濟收入。
三、落實人工輔助授粉工作
目前,果樹的授粉主要還是依靠風力作用及昆蟲授粉,由于借助風力及昆蟲的授粉方式有其局限性,不能選擇優良的父本進行輔助授粉,且無法保證果實的質量,因此,我們必須通過人工授粉加以輔助。人工授粉的優勢在于能夠充分進行授粉,確保子房的完全發育,從而保證果實的分量很足;同時,授粉時對于父本的選擇很重要,選擇優良的父本進行授粉關系到未來果實的成色、大小、口感等諸多方面,提高產品競爭力。通過這幾點分析,可見人工輔助授粉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一定要落實好人工授粉工作。
四、科學合理的控制好果樹負載量
果樹的負載量是果樹栽培過程中不可忽視的環節,負載量重了或者輕了都不利于果實的發育,所以,要合理的控制果樹負載量。其實,在果樹分布規劃時就應考慮到成果是負載量的問題,避免出現因養分水分不均勻造成果實成長時長勢不均衡,有的果樹生長旺盛結果很多,樹枝負擔過重,這時我們要控制留存率,否則會出現樹枝斷裂,果樹發育不均勻,畸形果較多,口感較差的情況。反之則負載量過輕,果實偏少,造成產量過低,影響收入。因此在種植過程中要及時的對果樹進行果葉的梳理,控制好負載量,做到果實與枝葉的合理分布,確保果實的高品質。
五、切實做好日常的管護工作
果樹的日常管護是非常細致繁瑣的工作,包括施肥、灌溉、病蟲護理等多個方面,是果樹健康成長,果實高品質的有力保障,因此,要科學合理的進行日常管護工作。具體的施肥步驟是,在種植過程中先施底肥,增強土壤肥力,底肥一般使用有機肥料,比如,人及動物的糞便等,還要按比例的添加磷和鉀元素。由于在果樹生長過程中對于養分的需求很大,還要進行種肥,通常在底肥不足的情況下追加一定的磷肥,且一定要控制好比例,防止出現燒種現象。最后根據果樹及果實發育的情況適當地進行追肥,通常為氮肥,保持土壤養分含量,確保果實的健康發育。在進行追肥時一定要先觀察土壤中肥料的使用情況及土壤的承受能力,合理施肥。在進行灌溉時,要根據土壤的含水情況以及果樹品種,有計劃的進行灌溉,切不可過多,避免因水量過多造成肥料稀釋,養分流失,從而影響果樹的健康成長及果實的口感。最后,在果樹生長及果實發育階段,要根據實際情況不定期的進行打藥,避免因病蟲等因素對果樹果實造成傷害。打藥時要準確了解果樹的詳細情況,依據果樹品種進行藥品的選擇,科學合理的對藥品進行稀釋,避免因藥物過濃造成對土壤及果樹本身的傷害,過低則易造成對病蟲等有害因素消滅不徹底,起不到防治的作用。
六、合理利用套袋技術
目前,大多數果農都是通過套袋技術來實現降低農藥殘留,提高果實的光澤度,增強陽光的光照度,同時對于防止病蟲侵害、鳥類啄食以及抗寒防凍都起到了不錯的效果。在具體操作中,要根據當地的氣候、地形、果實品類有針對性的選擇套袋的材質厚度,比如,南方與北方在套袋的厚度上有所差別,南方光照時間長可選擇較厚的套袋,而北方光照時間短則需選擇比較薄的套袋,增強陽光的透光率。果實套袋通常有全木紙漿制成,分三個型號即單層、雙層和三層,其特點是防水、防曬且不容易變形。在套袋之前先將套袋在藥水中浸泡一會,然后在進行操作,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其具有防病蟲侵害的作用。鑒于果實品類不同安裝套袋的形狀及時間長短也不同。如果是需要著色的品種,在裝套袋時要將套袋制成傘狀,便于果實吸收陽光,利于果實的著色,而且時間不宜過長,帶一段時間就要摘下來;倘若是不需要著色的綠色果實,按照正常形狀帶上套袋即可,直到采摘果實時再將其摘下來。
七、做好摘葉及轉果工作
在果實成熟采摘之前還有一項重要工作,那就是摘葉和轉果。摘葉和轉果的作用主要是進一步增強光照覆蓋率,使果實的著色更加的全面均勻。摘葉時需把握好時機,過早或過晚都不利于果實的發育,早了,雖然果實的著色是均勻了,但是卻影響了果實進一步發育,導致水分含量少,降低了果實的分量,摘葉晚了則著色不均勻,賣相不好。為了更好的提高果實品質,應將摘葉與轉果相結合,摘葉的同時將果實的陰面轉向朝陽面,使果實均勻受光。此外,考慮到果實受光照不均勻的情況,可提前在果樹地下鋪一層反光膜,通過反射陽光來實現光照均勻的問題,既保證了果實的色澤均勻,又保證了果實分量的進一步發育。
八、把握好采摘時機
果實在成熟以后選擇一個合理的時機采摘很重要,過早或在過晚都會對果實的口感產生影響。過早采摘,果實的成色及糖分得不到進一步的發育,卻有利于儲藏和運輸;過晚采摘,果實的成色及糖分提高了,卻因過分成熟導致儲藏和運輸過程中容易腐爛變質。對于成熟期不同的果樹品種,可根據成熟的早晚進行采摘。總之,把握好采摘時機對于果實的質量至關重要。
九、結語
多吃水果有很多好處,比如保養皮膚、減緩衰老、預防疾病、降低血壓以及減肥瘦身等,所以說,日常生活中是不能缺少水果的。伴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果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滿足人民的要求,也為了提高果農的收入,必須要把果實的品質提升起來。果樹栽培技術的優劣直接影響著果實品質的好壞,所以,為了提高果實的品質必須從果樹的栽培技術著手,從栽植過程的每一個細節開始,一步步的都要做好,將果實栽培的技術牢牢的把握住,切實的做好每一步,將果實的品質提到一個新的高度,將果實的品質提高,滿足人民對水果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沈萍.果樹栽培技術與果實品質相關性研究[J].北京農業,2014,27:238.
[2]韋慶云,陳發平,梁昌俊.果樹栽培技術對提高果實品質的影響[J].北京農業,2014,30:47-48.
[3]劉杰.果實品質受到果樹栽培技術的影響探討[J].福建農業,2015,05:230.
[4]張懷銀,趙復泉.果樹栽培技術與果實品質之間關系的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15,16:114+53.
[5]學克拉提•尕吉提.果樹栽培技術對提高果實品質的影響研究[J].河南農業,2016,02:37.
[6]郭朝紅.果樹栽培技術對提高果實品質的影響[J].農業與技術,2016,16:126.
作者:湯敏 單位:江西省萍鄉市小坑林場
推薦閱讀:《農業環境與發展》(雙月刊)創刊于1984年,是由農業部主管,農業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中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協會聯合主辦的科技期刊。被評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天津市優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