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農業基礎設施投入促進農業生產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農業科技時間:瀏覽:

  本篇農業類論文分析農業基礎設施投入對農業產出的影響,農業基礎設施作為先行資本和物質基礎,是實現農業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支撐。現實的情況是,農業基礎設施從質量、數量、結構、效益各方面,都無法滿足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成為制約我國農業發展的瓶頸。國家充分認識并重視農業基礎設施對我國長遠發展的重要性,不斷加大農業基礎設施投資建設。

  《農業經濟》Agricultural Economy(月刊)創刊于1981年,由遼寧省農村經濟委員會主管,遼寧省農業經濟學會主辦的經濟類學術期刊,國內外公開發行,是面向全國省、市、縣主管領導,農經界專家學者,大專院校,科研生產單位及農村工作者發行的刊物。讀者對象為從事農經工作的理論工作者和實際工作者以及大專院校經濟類專業師生。

農業經濟

  摘要:農業基礎設施包括生產基礎設施和非生產性基礎設施兩大類別。以 2000~2011年中國省級面板數據為例,驗證農業基礎設施對我國農業產出的影響。通過運用單位根檢驗、協整檢驗分析方法,具體衡量農業基礎設施各項投入對農業總產出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農村通訊設施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首要因素,水利基礎設施對我國的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沒有預期的高。農業基礎設施對我國農業生產具有促進作用,因此要繼續加大投資、優化結構、重視農業基礎設施維護,從而構成我國未來農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強大動力。

  關鍵詞:農業基礎設施;面板數據;產出影響

  一、引言

  “十五時期” 全國投入4 500億元用于農業設施建設,農業基礎設施投入存量顯著增長。2003~2005年國家投入建成的水泥路、瀝青路17.6萬公里,全國90%的鄉鎮、行政村與公路相通。2013年農業農村資金在中央預算內的比重達到了50.6%,投資總量超過2 200億元。國家對農業基礎設施的大力投入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勢必給農村經濟帶來影響,農業基礎設施各項投入對農業總產值發揮的價值是有待考究的問題。

  諸多研究表明,農業基礎設施對農業產出對農民收入有促進作用。陳文科[1](2008)、張貴友[2](2009)等提出農業基礎設施會降低生產、運輸成本等一系列成本和農業的自然風險和經濟風險,對農業生產有重大影響。劉倫武[3](2006)、謝海軍[4](2008)、路鐵軍[5] (2013)通過誤差修正模型、Panel Data、格蘭杰因果檢驗雙對數等分析工具均驗證了發現農業基礎設施與農村經濟增長存在著長期均衡關系。劉生龍、周紹[6](2012)采用DEA方法,從微觀層面上驗證包括道路、通訊和自來水三大基礎設施對我國農村居民收入增長的影響。Castrolealetc[7](2000)的研究卻表明,投資基礎設施所獲得的收益遠比預期的要低,有的農戶的狀況甚至惡化。石愛虎[8](1996)提出農業基礎設施對農業存在三種經濟效應,分為物質基礎效應、效率提高效應和結構變動效應。林毅夫[9](2002)、孔群喜[10](2007)等提出我國農業基礎設施設備落后、投資不足、結構不合理、投資管理體制不順等問題構成了農業生產的瓶頸制約。彭敬東、汪金敖[11](2009)認為我國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于現代農業發展,必須夯實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來支撐農業現代化。

  上述研究表明,學者主要關注農業基礎設施功能,側重農業基礎設施對糧食產量、農民收入的影響。實證研究大多采用時間序列數據,而較少采用面板數據,尤其是中國省級面板數據。農業基礎設施中哪些基礎設施對農業產出的作用較為突出,究竟怎樣真正發揮農業基礎設施投資的最大效用,這是本文討論的問題。

  二、模型設計與指標分析

  (一)模型設計

  根據投入—產出函數,既定地區的產出是由實物資本和有效勞動投入所決定的。此處我們考慮不同地區間實物資本積累,建立拓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根據計量經濟學的相關理論,面板數據較截面數據和時間序列數據要有優勢。采用面板數據首先突破了總量研究的同質性界定,同時大大增加了樣本的個數,從而提高了數據分析和模型的解釋能力。

  農業基礎設施種類繁多,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農業生產性基礎設施,主要包括農田水利設施、農村供電設施、農產品流通重點設施建設、農業機械等;二是農業非生產性設施,主要包括通訊設施、科研、教育和娛樂設施等。本研究最終選用農業科研投入、電力、交通、水利、通訊和教育這五類代表性基礎設施,以及作為農業基礎設施經營主體的第一產業就業人員作為自變量,選用農業總產值作為因變量,以測算出這六項指標對農業總產值的作用效果。綜合考慮衡量農業基礎設施水平的各種因素,最后選取6個變量作為解釋變量。對方程進行對數化處理得到的農業生產的生產函數模型:

  Y=AXβ11Xβ22Xβ33Xβ44Xβ55Xβ66eμ

  其中,因變量Y是地區農業總產值,農業R&D經費X1,X2為農村用電量,X3為每萬個農業人口所擁有的公路里程,X4為有效灌溉面積,X5為農村固定電話,X6為第一產業就業人員,β1、β2、β3、β4、β5、β6分別表示其對應的彈性系數,μ為殘差序列,代表隨機變量對農業總產值的影響。

  (二)變量定義及說明

  1.農業總產值Y。該指標定義為貨幣表現的農林牧漁業全部產品的總量,反映一定時期內農業生產總規模和總成果,選取農業總產值作為被解釋變量。

  2.農業R&D經費X1。農業R&D經費反映了一國對農業科技研發的投入,可改善農業科技的基礎條件,對農業產出有增產增效的貢獻。

  3.農村用電量X2。基于數據的可獲得性,選取農村用電量反映農村電力設施的完備程度。

  4.每萬個農業人口所擁有的公路里程X3。本文采用該實物資本存量來反映交通基礎設施的積累情況,公路作為交通基礎設施中的重要一部分,具有一定的代表意義。該指標數據是通過將等級與等外公路的公路里程求和,除以全國農業人口得到的。

  5.有效灌溉面積X4。有效灌溉面積是農田水利建設的重要指標,是指在有水源、平整地塊、配套設施完備條件下能夠正常灌溉的有效耕地。根據指標定義,本文選取正常灌溉的耕地面積為有效灌溉面積。

  6.農村固定電話X5。選取農村固定電話代表通訊設施,在推行“自然村村村通電話”的背景下,農村電話普及率有所提高,通訊設備成為生產、分配與消費等方面的有效連接手段。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安市| 望都县| 临朐县| 长沙县| 安远县| 莱州市| 兰溪市| 德化县| 榆树市| 类乌齐县| 射阳县| 石柱| 洛隆县| 繁昌县| 叶城县| 乌兰浩特市| 肥西县| 得荣县| 漳浦县| 卫辉市| 乐亭县| 刚察县| 竹北市| 综艺| 江西省| 利辛县| 林西县| 阳城县| 玉树县| 通海县| 寿光市| 同德县| 阿拉善右旗| 泽普县| 江源县| 桂林市| 米泉市| 抚松县| 洛南县| 天峻县| 黎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