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淺談二調基本農田上圖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農業(yè)科技時間:瀏覽:

  摘要:本文陳述了二次土地調查中基本農田上圖的必要性、目的與意義,重點分析了基本農田上圖的總體流程圖,詳細敘述了二調基本農田上圖的基本原則、調整補劃的具體方案,并分析了二調基本農田上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給出了筆者的一此建議,最后對二調基本上圖做了一個小結,相信本文中所論述的觀點與理論能給廣大相關行業(yè)的讀者帶來一定的現(xiàn)實與理論意義。

  關鍵詞:二調,基本農田,農村數(shù)據建庫

  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qū)主要是為滿足我國未來人口和國民經濟對農產品的需求,將保證農業(yè)生產必須的耕地劃入基本農田保護區(qū)并建立各項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為農業(yè)生產乃至國民經濟的持續(xù)、穩(wěn)定、快速發(fā)展起到保障作用。具體說,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qū),對耕地保護起到了積極作用。

  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基本農田上圖政策性強、程序性強、涉及面廣、歷史成因復雜。國務院在部署二次調查工作時明確強調,查清基本農田和耕地的真實狀況,是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的首要任務,是衡量二次調查成敗的關鍵。要在實事求是、搞清現(xiàn)狀的基礎上,認真、深刻地總結、反省基本農田保護工作經驗和教訓,建立和完善國家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因此,全國二次土地調查中,基本農田的上圖是一個重中之重的內容。

  1 目的與意義

  基本農田調查上圖是第二次土地調查的重點和難點工作之一。通過基本農田調查上圖,全面查清現(xiàn)有基本農田的位置、范圍、地類、面積,掌握基本農田的數(shù)量及分布狀況,核實基本農田的用途變化情況;并以土地利用現(xiàn)狀地類為依據,通過基本農田調整補劃,把基本農田落實到地塊,確保基本農田數(shù)量不減少、質量不降低,為基本農田保護和管理提供基礎資料。

  劃定基本農田的意義和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通過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qū)進一步宣傳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增強了全社會保護耕地的意識。

  第二,通過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qū)協(xié)調了農業(yè)用地與建設用地的矛盾,比較好地處理了“一要吃飯,二要建設”的關系。

  第三,通過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qū)嚴格控制了對耕地的占用,切實保護了耕地,對實現(xiàn)耕地總量動態(tài)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四,通過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qū)穩(wěn)定了農民承包土地的思想,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第五,通過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qū)增加了對基本農田投入,加強了“噸糧田”建設。通過大力實施土地整理,有效改善了農業(yè)生產條件,促進了農業(yè)生產發(fā)展。

  2 總體流程圖

  3 基本農田上圖

  3.1 基本農田上圖原則

  3.1.1 基本農田保護片塊采集

  基本農田劃定、補劃、調整資料為電子圖件時,通過數(shù)據轉換,與數(shù)據庫中地類圖斑層套合,將基本農田保護片(塊)界線落實到數(shù)據庫中的土地利用現(xiàn)狀圖上,確定基本農田位置、范圍、地類的方法。根據數(shù)據庫建設相關要求,對數(shù)據格式、數(shù)學基礎等進行檢查,對不一致的進行轉換。具體步驟如下:

  (1) 將電子圖件進行糾正,與數(shù)據庫中的土地利用地類圖斑層套合。

  (2) 按照第二次土地調查基本農田調查技術規(guī)程要求錄入基本農田保護片(塊)的屬性。

  (3) 對基本農田保護片(塊)層數(shù)據進行拓撲處理,對不滿足拓撲要求的進行修改。

  3.1.2 上圖原則

  (1)對于有基本農田補劃、調整資料的,以補劃、調整資料為依據,將該基本農田保護片(塊)原有的劃定界線刪除,以補劃、調整界線作為基本農田保護片(塊)界線。

  (2)基本農田保護片(塊)與數(shù)據庫中地類圖斑的空間位置、形狀一致,在數(shù)據庫中直接提取地類圖斑界線作為基本農田保護片(塊)界線。

  (3)基本農田保護片(塊)與數(shù)據庫中地類圖斑的空間位置、形狀基本一致,只是由于糾正、數(shù)據轉換等技術處理造成的界線位移,以土地利用數(shù)據庫中相應地類圖斑界線作為基本農田保護片(塊)界線。

  (4)基本農田保護片(塊)與數(shù)據庫中地類圖斑的空間位置基本一致,但有部分地類圖斑界線不一致,經有關部門處理認定后,以劃定時的界線作為基本農田保護片(塊)界線。

  (5)基本農田保護片(塊)與數(shù)據庫中地類圖斑的空間位置、形狀不一致,應由相關部門確定基本農田保護片(塊)界線。

  3.1.3 檢查

  (1)數(shù)據文件命名、數(shù)據格式、數(shù)學基礎是否符合數(shù)據庫標準要求。

  (2)基本農田上圖內容是否遺漏,是否符合要求;

  (3)基本農田保護片(塊)是否與提供的基本農田劃定、補劃和調整資料一致。

  (4)基本農田保護片(塊)層和基本農田圖斑層的屬性數(shù)據結構是否符合附錄A要求;

  (5)基本農田保護片(塊)層和基本農田圖斑層的屬性值是否正確。

  (6)基本農田保護片(塊)層和基本農田圖斑層的拓撲關系是否正確;

  (7)基本農田保護片(塊)層和基本農田圖斑層的圖形數(shù)據與屬性數(shù)據是否一致。

  3.2 調整補劃方案

  根據基本農田保護面積指標,并與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確定的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相銜接,基本農田平均質量有提高和建立永久性保護區(qū)的原則,按照國土部相關文件的要求,制定基本農田調整補劃方案。

  3.2.1 確定基本農田總面積

  各地級市上圖的基本農田面積總量不得低于與省(自治區(qū))簽訂的2009年耕地保護責任狀中確定的基本農田面積,并與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修編成果中確定的基本農田面積相銜接。各縣(區(qū))上圖的基本農田總面積由市級國土資源局根據本市的基本農田總面積和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修編成果確定。

  3.2.2 確定調出的基本農田位置及面積

  符合下列條件的基本農田,應在基本農田調查上圖中調出:

  (1)根據基本農田調查上圖初步成果,經核定現(xiàn)狀基本農田中已不宜再作為基本農田保護的土地,即除耕地、可調整土地(包括可調整園地、可調整林地、可調整草地)、優(yōu)質園地、精養(yǎng)魚塘以外其他地類的土地。

  (2)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確定的城鄉(xiāng)建設用地規(guī)模邊界內的基本農田。

  (3)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確定城鄉(xiāng)建設用地擴展邊界內的基本農田,作為“綠心”、“綠帶”保留的耕地以及作為綠色開敞空間保留的耕地除外。

  (4)地形坡度大于25度的耕地。

  (5)零星破碎、區(qū)位偏僻、不宜管理的基本農田。

  3.2.3 確定需補劃的基本農田面積

  需補劃的基本農田面積=市國土資源局確定的各縣區(qū)基本農田總面積-(根據基本農田調查上圖初步成果統(tǒng)計的基本農田總面積-調出的基本農田面積)。

  若需補劃的基本農田面積小于或者等于0,則不需要進行補劃。

  3.2.4 確定補劃的基本農田地塊

  根據需補劃的基本農田面積,確定補劃的基本農田地塊。補劃為基本農田的土地現(xiàn)狀原則上為耕地,并符合下列要求:

  (1)已驗收合格的土地整理復墾開發(fā)項目中新增的優(yōu)質耕地;

  (2)地形坡度小于25度,集中、連片,質量較好的耕地;

  (3)地形坡度大于25度,具有景觀功能和糧食生產功能需要特殊保護的梯田。

  按上述要求劃定后,補劃的基本農田面積仍然不夠的,可以依次將質量較高的可調整土地、優(yōu)質園地補劃為基本農田。

  3.2.5 補劃的基本農田上圖

  根據基本農田補劃方案,在基本農田調查上圖初步成果中,將補劃方案中調出和補劃的基本農田補充落實到圖上,補劃的基本農田圖斑用紅色(R230,G100,B100)表示,以區(qū)別于原劃定的基本農田。在基本農田數(shù)據層中,把調出和補劃的基本農田信息進行入庫處理,在基本農田圖斑的屬性結構中增加補劃基本農田字段(字段名稱:補劃基本農田,字段代碼:BHJBNT,字段類型:Char,字段長度:2,值域:屬于補劃的基本農田填寫“是”),增加調出基本農田字段(字段名稱:調出基本農田,字段代碼:TCJBNT,字段類型:Char,字段長度:2,值域:屬于調出的基本農田填寫“是”),以區(qū)別于原劃定的基本農田。

  4 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1)隸屬山區(qū)的市 (縣),耕地坡度較高,III級以上坡度耕地面積較大,在本次基本農田調整時,基本農田面積嚴重不足,為了保證省(市)下達指標的實施,Ⅴ級質量較好的梯田和坡地仍保留作為基本農田。

  (2)縣級基本農田調查上圖成果由縣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負責組織進行全面的自檢,市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負責組織進行外業(yè)和內業(yè)核實,并對成果的質量負責,自治區(qū)土地調查辦負責進行成果驗收,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外業(yè)抽查。

  (3)基本農田調查上圖成果驗收時,要附上當?shù)厝嗣裾畬巨r田調整補劃方案的意見。

  (4)縣國土資源局要把原基本農田資料掃描存檔,以備自治區(qū)、市土地調查辦抽查。

  5 小結

  二調基本農田上圖,我國基本農田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1)耕地總體質量水平得到較大提高,基本農田調整補劃方案將原基本農田范圍內建設用地、林地、草地、裸地等其他土地調出。農業(yè)綜合生產能力得到提高,總體質量有較大提高。

  (2)耕地得到更加嚴格保護,并落實地塊,落到1:1萬土地利用現(xiàn)狀庫中進行管理,有力保障了耕地紅線,加強了耕地的保護力度。

  (3)結構布局更加優(yōu)化。調整補劃后基本農田集中、連片程度有所提高且綜合考慮了建設用地空間布局,為經濟社會發(fā)展提供了用地保障,真正落實了保護耕地和保障發(fā)展的雙贏要求。

  參考文獻

  [1] 方文婷;張宗可;;縣級農村土地調查數(shù)據庫建設及探討[A];全國測繪科技信息網中南分網第二十四次學術信息交流會論文集[C];2010年

  [2] 施朗;;縣市級基本農田數(shù)據庫建設研究[A];中國測繪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霍東升;;第二次農村土地調查中需要注意的問題[A];2009全國測繪科技信息交流會暨首屆測繪博客征文頒獎論文集[C];2009年

  [4] 徐軍;鐘承志;;第二次全國農村土地調查建庫經驗淺談[A];2009全國測繪科技信息交流會暨首屆測繪博客征文頒獎論文集[C];2009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如东县| 长寿区| 敦煌市| 余姚市| 延寿县| 化州市| 广平县| 高碑店市| 扶风县| 福鼎市| 抚宁县| 呈贡县| 恩平市| 武陟县| 阿拉善右旗| 湘乡市| 东阳市| 江油市| 文安县| 芒康县| 乌恰县| 福安市| 吉水县| 兴和县| 贵州省| 宽甸| 成都市| 黔西| 垣曲县| 顺义区| 广东省| 台安县| 长岭县| 手机| 定陶县| 巴林左旗| 阿拉尔市| 兖州市| 松溪县| 台州市| 社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