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茄子種植管理中綿疫病的預防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農業科技時間:瀏覽:

  在蔬菜種植中往往會產生一些技術錯誤,在不同的季節不對時也會產生一些病癥,對于茄子綿疫病的認識有多少呢?當發現茄子綿疫病時又該怎么去做呢?本文主要從發病癥狀和病原形態以及發病規律和防控技術等方面做了詳細的介紹。本文選自:《中國蔬菜》,《中國蔬菜》雜志主辦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出 版 地:北京市,創刊時間:1981,出版周期: 月刊,開張頁碼: 大16開 72頁,國內刊號: CN11-2326/S,國際刊號: ISSN1000-6346,郵發代號: 82-131

  摘要:茄子,又稱“茄”,別稱“落蘇”,是為數不多的紫色蔬菜之一,也是餐桌上十分常見的家常蔬菜。江浙皖部分地區人稱為落蘇,兩廣人稱為矮瓜,是茄科茄屬一年生草本植物,熱帶為多年生。其結出的果實可食用,顏色多為紫色或紫黑色,也有淡綠色或白色品種,形狀上也有圓形、橢圓、梨形等各種。

  關鍵詞:茄子,綿疫病,種植技術

  Abstract: eggplant, say again "tomato," nickname "su", is one of the few purple vegetables, is also very common household table vegetables. Parts of jiangsu and anhui people called Sue, people called short melon, of guangdong is solanaceae genus annual herb, the tropical perennial. Its bearing edible fruit, the color is purple or violet black more, also have a light green or white variety, shape is circular, elliptical, pear-shaped, etc.

  Keywords: eggplant, cotton blight, planting technology

  茄子的花為兩性花,多為單生,也有2~4朵簇生的,白色或紫色,基部合生成筒狀。茄子自花授粉率高,天然雜交率在3%~6%之間。根據花柱長短不同,可分為長柱花、中柱花和短柱花三種類型。長柱花柱頭高出花藥,花大,色深,容易在柱頭授粉,為健全花;中柱花的柱頭與花藥平齊,授粉率比長柱花低;短柱花的柱頭低于花藥,花小,花梗細,柱頭上授粉的機會非常少,通常幾乎完全落花,為不健全花。

  1 發病癥狀

  茄子苗期、成株期都可發病。葉、莖、花、果實均可受害,但主要危害果實。幼苗染病,莖基部或中部初現暗褐色水漬狀病斑,病情發展快,常腐爛,繼而幼莖變軟縊縮,致幼苗猝倒樣死亡。葉片發病,初期產生褐綠色不規則形或近圓形水漬狀較大的病斑,后漸變為暗褐色,并在病部上可見較明顯的輪紋。濕度高時病斑上可見稀疏白霉長出,但病健界處不明顯,只有在氣候干燥時病斑邊緣才明顯,無白霉長出,并易干枯破裂。莖稈受害,初呈褐綠色或紫褐色水漬狀病斑,后莖稈漸漸縊縮軟化而折倒,致使病部以上枝葉垂萎至死亡,潮濕時病部可見著生的稀疏白霉。花器受害,多表現褐色腐爛,并向莖部蔓延危害。近地面的茄果易先發病,在茄果表皮初顯褐黃色至褐黑色近圓形水漬狀斑點,病部略凹陷、軟腐并帶有皺褶,病緣不明顯。隨后病斑蔓延迅速,造成整個茄果被侵染危害,茄果肉呈淡褐色腐爛狀,氣候潮濕時茄果病處著生大量白色棉絮狀濃密霉層,并能使全茄果都長滿,但干燥時只見少而稀疏霉或無霉。病茄果易脫落在地上,在潮濕地面上病情會繼續發展,很快造成茄果上長滿白霉、腐爛;在干燥地上病茄果會逐漸腐爛失水,干縮變成褐黑色僵果。

  2 病原形態

  引起茄子綿疫病的病原菌有多個,均屬于鞭毛菌門真菌。常見的病菌是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 Dast.)和辣椒疫霉(P. capsici Leon.)。菌絲白色棉絮狀,分枝多,無隔,氣生菌絲發達。孢囊梗無色纖細,分枝極少,無隔膜。孢子囊無色或稍黃,球形、卵圓形或長卵圓形,大小為 20~50 μm × 30~70 μm;孢子囊頂端明顯有乳頭狀突起,大小為5.8 μm×6.2 μm。菌絲頂端或中間會有大量黃色圓球形厚垣孢子產生,直徑 20~40 μm,壁厚 1.3~2.5 μm,單生或串生。

茄子種植管理中綿疫病的預防

  3 發病規律

  3.1 侵染循環途徑

  病菌的卵孢子經安全越冬后,在來年的茄子生長期,通過雨水濺擊或灌水傳播到近地面的茄株、茄葉或茄果上,從表皮直接侵入或傷口處侵入,進而侵染危害茄子。病斑上產生的游動孢子借助風雨或水流進行再傳播侵染危害,周而復始,擴大侵染流行。秋后在病組織中形成卵孢子隨病殘體組織在土中越冬。茄子綿疫病又稱綿腐病,俗稱“爛茄子”、“掉蛋”、“水爛”,系茄子的重要病害之一。該病除危害茄子外,還可危害辣椒、番茄、黃瓜、南瓜及馬鈴薯等。在全國各地均有分布危害,多雨地區和年份常爆發成災。茄子各生育期均可發病危害,結果盛期也是發病流行盛期。多發生在高溫高濕季節,并能迅速蔓延流行危害,防治不及時會造成大量爛茄,減產15%~25%,嚴重時在50% 以上,甚至絕收。在茄果運銷過程中亦能繼續危害,給菜農帶來重大的經濟損失。

  3.2 發病氣候條件

  該病的發生適應溫度范圍很廣,在8~40 ℃ 均可。最適宜病菌的發育、流行的氣候條件是溫度在25~35 ℃、相對濕度85% 以上。實踐中,在茄子整個生長結果期間,氣溫較易滿足病菌生長流行的需求,因此影響該病發生早晚、輕重、流行的決定性因素主要是濕度。在適宜的氣候條件下,病菌經1~3 d繁殖即可再侵染茄果。在夏季雨季,田間的濕度大,特別是時晴時雨的梅雨天或高溫悶熱天氣,以及暴風雨后突然放晴有利于該病的發生與流行。一般在大雨后的2~3 d,茄子綿疫病往往呈現田間發病流行高峰。各年度間發病程度存在較大差異,發病重且早、損失大的年份往往是雨季出現早、雨日與雨量均多。各地發病時間也因氣候不同有明顯差別,南方地區常在5—6月的梅雨季節及8—9月發生流行,所以春茄子易遭受嚴重危害;北方地區則在7—8月的雨季時易發生流行。

  3.3 栽培技術影響

  在設施栽培生產中,由于大棚塑料薄膜滴水或破損漏雨而引起發病。另外,土質黏重、連茬種植、管理粗放、地勢低洼、地下水位高、雨后積水、排水不良、過度密植、偏施氮肥、雜草叢生的地塊和連續陰雨的年份發病較重。植株生長郁閉、嫩綠,田間通風透光性不良,也有利于病害發生。

  4 防控技術

  4.1 選用適宜的抗病品種

  種植抗病或耐病品種是預防茄子綿疫病發生流行的重要措施之一。抗病性在茄子品種間有明顯差異,圓茄種類一般比長茄種類有抗性,厚皮種類一般比薄皮種類有抗性,早熟種類一般比晚熟種類有抗性。抗病或耐病性較好的品種有‘布利塔茄’、‘湘茄4號’、‘寧茄8號’、‘興城紫圓茄’、‘長野狼茄’、‘北京九葉茄’、‘遼茄3號’、‘黑驃茄’等。

  4.2 壯苗定植

  有條件的地方可采用有機基質穴盤育苗,培育的秧苗不僅根系發達,抗病性強,并能避免苗床、育苗營養土帶菌問題,減少病菌侵染機率。定植時堅持選用健壯茄苗,不用病殘茄苗,移栽時盡量帶土少傷根,不給病菌侵染的機會。茄苗健壯標準:茄株高度17~20 cm,莖稈粗度0.8~1 cm,節間長1.3~1.5 cm,真葉有7~8片,葉片深綠色且大而厚,葉間展開度大于株高,生有即將開放的大花蕾,根系呈白色。

  4.3 實行換茬輪作

  與非茄科作物如十字花科、豆科、葫蘆科等實行2年以上輪作,忌重茬。秋冬深翻土層進行冷凍曬垡。選擇地勢較高、排灌方便、沙質壤土地塊種植。土地要平整,雨季注意及時排水,做到雨后無積水。

  4.4 提倡地膜覆蓋栽培及合理密植

  覆蓋地膜可有效阻止土中病菌飛濺傳播到茄子上,并利用日光增溫進行高溫滅菌及控雜草生長。依各地自然條件,可選用深溝窄高畦或半高畦栽培方式,溝渠一定要保持通暢,便于田間排水降濕。茄子種植密度要適宜,株行距一般為50 cm × 60 cm,每667 m2種植 2 200~2 500株。種植太密,田間通透性不良,茄株生長軟弱,易感病。

  4.5 加強田間管理

  基肥中農家肥必須經充分腐熟后再施用,磷鉀肥應適當增施,追肥要及時。水分管理切忌大水漫灌,在茄子定植時應澆足穴水,蹲苗時適當控水,緩棵后澆水要濕干相見,有利提高植株抗病力。可采用滴灌等灌溉方式,降低病菌隨灌溉水傳播。為防止茄株側倒觸及地面,可插竹竿綁定茄株,及時摘除茄株下部老葉,門茄坐果后適時打掉門茄以下側枝,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有利于降低田間相對濕度,促進植株健壯生長。剛發病時要隨時去除病葉或病果,清潔田園的殘株落葉,將病殘體攜帶出田外集中深埋或燒毀,以防病菌再次傳播侵染。

  4.6 藥劑防治

  在茄子定植前用50%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加干細土進行土壤消毒,按1 ∶ 20比例拌勻后,均勻撒入定植穴內。在茄苗緩棵后選用50% 烯酰嗎啉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或53% 精甲霜·錳鋅水分散粒劑500倍液灌根,過7~10 d后再灌1次。在茄子結果期特別是雨前要噴藥預防。發病初期應立即摘除病果帶出田間并進行噴藥防治,藥后如遇雨,應及時補治。藥劑可選用72.2% 霜霉威鹽酸鹽水劑600倍液;或50% 甲霜·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66.8% 丙森·異丙菌胺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或52.5% 唑菌酮·霜脲水分散粒劑1 500倍液;或70% 乙膦·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 丙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25% 嘧菌酯懸浮劑1 500倍液;或64% 惡霜·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2% 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或69% 烯酰·錳鋅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等噴霧。隔7~10 d再噴1次。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邵阳市| 大埔县| 襄垣县| 焉耆| 泰来县| 礼泉县| 华池县| 五原县| 富顺县| 新密市| 和田县| 龙岩市| 牙克石市| 县级市| 昌图县| 辽中县| 天峨县| 中超| 洛宁县| 潮安县| 息烽县| 祥云县| 东城区| 读书| 九龙坡区| 长子县| 志丹县| 伊吾县| 米易县| 永新县| 蛟河市| 尼玛县| 舞阳县| 东乌| 万州区| 永平县| 兴义市| 牙克石市| 石家庄市| 洛阳市| 德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