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農業科技論文簡析當下大蒜病蟲管理的新制度模式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農業科技時間:瀏覽:

  摘要:大蒜呈扁球形或短圓錐形,外面有灰白色或淡棕色膜質鱗皮,剝去鱗葉,內有6~10個蒜瓣,輪生于花莖的周圍,莖基部盤狀,生有多數須根。每一蒜瓣外包薄膜,剝去薄膜,即見白色、肥厚多汁的鱗片。有濃烈的蒜辣氣,味辛辣。有刺激性氣味,可食用或供調味,亦可入藥。地下鱗莖分瓣,按皮色不同分為紫皮種和白皮種。大蒜是秦漢時從西域傳入中國,經人工栽培繁育,具有抗癌功效,深受大眾喜食。

  關鍵詞:大蒜,蔬菜,病蟲

  它原產地在西亞和中亞,自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把大蒜帶回國安家落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大蒜是人類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料,在烹調魚、肉、禽類和蔬菜時有去腥增味的作用,特別是在涼拌菜中,既可增味,又可殺菌。習慣上,人們平時所說的“大蒜”,是指蒜頭而言的。

  大蒜的品種照鱗莖外皮的色澤可分為紫皮蒜與白皮蒜兩種。紫皮蒜的蒜瓣少而大,辛辣味濃,產量高,多分布在華北、西北與東北等地,耐寒力弱,多在春季播種,成熟期晚;白皮蒜有大瓣和小瓣兩種,辛辣味較淡,比紫皮蒜耐寒,多秋季播種,成熟期略早。

  近年來,隨著蔬菜種植面積的逐年擴大、耕作制度及栽培生態環境不斷變化,大蒜植株的抗性逐年降低,大蒜病蟲害的發生產生了新的變化,某些病蟲呈急劇上升趨勢,加劇了對大蒜的危害,造成的損失越來越大。據調查分析,病蟲對大蒜的危害一般損失率達20%~30%,嚴重年份及地塊可以達到50%以上,甚至更高。現將大蒜田主要病蟲及其防治介紹如下,以供參考。

大蒜種植栽培技術模式

  大蒜田主要病害及危害特點:①葉枯病。系真菌性病害,常與霜霉病或紫斑病混合發生,侵染已經衰弱的植株,主要危害葉或花梗。葉片發病初期從葉尖出現花白色小圓點,擴大后呈不規則或橢圓形,表現為灰白色或灰褐色,病部產生黑色霉狀物,嚴重時病葉枯死,病害向葉莖蔓延,由植株下部向上擴展;花梗受害,癥狀與葉相似,易從病部折斷,最后病部產生許多黑色小粒點,嚴重時不能抽薹[2]。②干腐病。大蒜干腐病在生育期和貯藏運輸期可發生,尤其是在貯運輸期發生嚴重。生育期發病初期,從葉尖開始迅速枯黃,根部腐爛,切開鱗莖基部可見病斑向內向上蔓延,呈半漬狀腐爛。貯運輸期發病,多從蒜根部發病,蔓延至主鱗莖基部,使蒜瓣變黃褐色、干枯,病部可產生橙紅色霉層。③紫斑病。在田間主要危害葉片和蒜薹。貯運輸期間危害鱗莖。田間發病病斑多從葉尖或花薹中部開始發生,初為白色小病斑,稍凹陷,中央微紫色,擴大為橢圓形至紡錘形、病斑為黃褐色。濕度大時,病斑上面產生黑色霉狀物常形成同心輪紋,易從病部折斷。貯運期間鱗莖受害,常從鱗莖頸部開始變軟腐爛,呈深黃色或紅色。④灰霉病。主要危害葉片。葉片病斑為長橢圓形,初呈淺褐色,后變為灰白色。濕度大時,病斑上密生較厚的灰色絨霉層,致使葉片變褐或呈水漬狀腐爛。貯藏期間,蒜頭會繼續發病,蒜瓣干枯,表面長出灰霉。⑤菌核病。主要危害大蒜莖基部,發病初期病部水漬狀,以后病斑變暗色,潰瘍腐爛,發出酸臭味。濕度大時,病部表面長出綿毛狀菌絲。后期病部形成不規則的黑褐色菌核。⑤病毒病(花葉病)。植株矮小,根系發育不良,葉片出現黃色條紋、扭曲、開裂、折疊,葉尖干枯,不抽薹或抽薹后蒜薹上有明顯的黃色斑塊。貯藏期間可繼續發病,表現為蒜瓣僵硬。

  主要害蟲及危害特點:①根蛆(地蛆)。是大蒜的主要地下害蟲,常見的是種蠅的幼蟲,其次是蔥蠅的幼蟲。成蟲為灰色小蠅,體長6mm左右。幼蟲似糞蛆,乳白色而帶淡黃,體長7~9mm,尾端有肉質突起7對。幼蟲一般以春季危害較重,秋季也有發生。幼蟲期約20d,大都在4月潛伏于土壤中蛀食大蒜的鱗莖,引起腐爛,葉色枯黃萎蔫,嚴重時甚至成片死亡,全田毀種。②蔥薊馬。又叫煙薊馬、棉薊馬,主要為害蔥蒜類蔬菜,還可以為害瓜類和茄果類蔬菜。主要以成蟲和若蟲潛藏在蔥、蒜類蔬菜的葉鞘內及在雜草、枯枝、落葉和土縫中越冬。翌春開始活動,繼續為害。成蟲和若蟲以銼吸式口器吸取葉片中的汁液。被害葉片形成許多長形的灰白色的斑點,嚴重時葉片扭曲、皺縮,葉類枯黃。③大蒜蚜蟲。有蘿卜蚜、棉蚜、桃蚜、菜縊管蚜,分別呈黃、綠、黃綠色,也有呈櫻桃紅色。氣溫較高時,有利它們繼續繁殖和為害。為害造成蒜葉卷縮變形,褪綠變黃而枯干;同時傳播大蒜花葉病毒,導致大蒜種性退化。

  防治措施:①輪作換茬。與非蔥蒜類旱作輪作4年以上,水旱輪作3年以上。②選用健壯的蒜瓣作種,搞好種子消毒工作。在無病區留蒜種。選肥大、色質潔白、無病斑、無傷口的大蒜作種,剔除發黃、發軟、蟲蛀、頂芽受傷或基盤變黃及腐爛的蒜瓣。將精選的蒜種用15%粉銹靈可濕性粉劑或60%甲霜鋁銅可濕性粉劑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或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按蒜種重的0.3%進行拌種。③選地勢平坦、排水好的地塊,適期播種,合理密植,早中熟品種控制在67.5萬株/hm2以下;科學施肥,做到氮磷鉀結合,有機肥和無機肥結合,有機肥料必須充分腐熟,生長季節增施磷酸二氫鉀等微肥,提高植株抗病力[4]。④保持蒜田清潔,及時清除田間病葉、黃葉,并帶出田外深埋或燒毀,減少菌源。⑤田間操作時,不要造成傷口;貯運期間要控制好溫度,尤其是干腐病發生嚴重的大蒜,貯運期間最好保持在0~5℃。⑥藥劑防治。防治葉枯病、灰霉病,在發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用40%多菌靈膠懸劑2.25kg/hm2加磷酸二氫鉀2.25kg/hm2,對蒜苗均勻噴霧2~3次,每隔7d左右噴1次;防治干腐病,用70%甲基硫菌靈1 000倍液,或10%世高粉劑1 500倍液噴霧;防治紫斑病、菌核病在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粉劑500倍液噴霧;防治病毒病,首先是治蟲防病,一般用40%樂果乳劑1 500~2 500倍液噴霧,其次在發病初期噴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1 000倍液,或1.5%植病靈乳油1 000倍液。⑤防治根蛆用48%樂斯本乳油1 000~1 500倍液噴注于大蒜基部,連續噴2~3次,每次間隔15~20d,或用糖醋液(誘劑配方為:1份糖、1份醋、2.5份水加少量敵百蟲拌勻)誘殺。防治蔥薊馬于始盛期的傍晚前和陰天用藥,防治蚜蟲要及早噴藥防治,防治蔥薊馬、蚜蟲可選用2.5%敵殺死乳油,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500倍液,或9.5%蚜螨凈3號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或25%愛卡士乳油1 500倍液噴霧,做到噴藥均勻,用藥安全期10~15d以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侯马市| 聂拉木县| 阳曲县| 射阳县| 博白县| 唐海县| 遵化市| 金坛市| 塘沽区| 大方县| 高要市| 河津市| 文水县| 韶关市| 霍邱县| 西林县| 肥西县| 兴山县| 新郑市| 洪湖市| 六枝特区| 宝丰县| 南川市| 和田县| 多伦县| 岚皋县| 清丰县| 龙川县| 浮山县| 江油市| 鸡东县| 镇沅| 香河县| 中牟县| 应用必备| 海淀区| 望奎县| 枝江市| 永春县| 临潭县| 弥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