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扦插也稱插條,是一種培育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可以剪取植物的莖、葉、根、芽等(在園藝上稱插穗),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種,使之成為獨立的新植株。在農林業生產中,不同植物扦插時對條件有不同需求。了解和順應它們的需求,才能獲得更高的繁殖成功率。
1、葉片扦插
① 扦插介質的選擇及處理。選取粗質河沙過篩,篩選出大粒石子。將河沙用清水反復沖2~3次后,平鋪在育苗缽中,厚度為5~10cm,用0.3%的硫酸亞鐵配制成消毒液,在扦插前2—3 d淋刷介質,使育苗床緊實。
② 插穗的選擇及處理。在健壯的母枝上選取大而豐滿且葉色濃綠的葉片,將其浸泡在水中,以免葉片失去水份,影響成活率。將插穗下部1/3針狀葉除去,保留上部和頂端針狀葉,插穗下端切口應選擇斜口.將剪好的插穗浸泡在1 000—1 500倍的代森錳鋅或多菌靈中進行消毒處理,時間為5min,然后撈出控水。用0.1 gABT 1號生根粉酒精溶解后,加水1.5 L,配制成藥劑溶液,將剪好的插穗浸泡在溶液中5—10 min,撈出后進行扦插。
因其整個葉片非常小,所以扦插深度是插穗長度的1/3,密度以葉片互不重疊為限。
③ 品種分配及時間選擇。扦插時間選擇在6月2l一22日 墨西哥杉扦插300株,落羽杉扦插100株,中山杉扦插200株。
④ 扦插后管理。扦插后將育苗缽放在涼爽通風的半陰處。第一次澆水要透,以后保持介質濕潤,但不可積水或過分潮濕。初期用細孔噴霧器每天噴水4~5次,每次以葉片有水珠但不往下滴為度。一般插穗易生根的環境條件為:空氣濕度保持在80%~90%,溫度在20~25~C。但青甸洼地區這個季節的溫度只能控制在30℃。并且此時天氣悶熱,前半個月插穗還保持良好,第15—20d后葉片開始變黃,之后逐漸枯萎。
2、嫩枝扦插
① 時間。嫩枝扦插選擇在8月26日。此時,天津薊縣青甸地區日最高氣溫在28~32℃ .適宜嫩枝扦插。
② 插床的處理。選取寬1m、長3m的地方做畦,整平。上面鋪粗質河沙,方法同葉片扦插。
③ 品種分配。中山杉500株、落羽杉200株、墨西哥杉180株。
④ 插穗的選取及處理。在生長旺盛的母株上選取當年生且長815半木質化嫩枝,將選取的插穗浸泡在水中或用噴壺將插穗噴濕,以免減少水分的蒸發。用代森錳鋅或多菌靈配制成l000~1500倍的消毒藥液。插穗下端切口在芽下0.5cm處剪成斜口,插穗隨剪隨浸泡在消毒藥液中,時間5—10min,撈出控水。用0.1gABT1號生根粉酒精溶解后,加水1.5L配制成藥劑溶液。將控好的插穗浸泡在配置好的藥劑溶液中10—20min,撈出后進行扦插,扦插方法同葉片扦插。
⑤ 扦插后管理。扦插完畢將扦插床用竹片支成拱棚。上面覆蓋遮陰網。前期一般是上午8:00左右噴水一次,10:00左右噴一遍。中午前后氣溫高,氣候干燥,噴水多,一般是每隔1 h噴一次,下午3:00以后每隔2 h一次,直至傍晚18:00止。
噴水量以葉片有水珠但不往下滴為宜。這樣的做法持續到lO月初。從10月8日后噴水次數減少為(3~4)次/d。10月20日左右撤掉遮陰網,覆蓋塑料薄膜,開始保溫,噴水次數為兩天一次。到11月中旬停水。9月下旬有愈傷組織形成,到10月下旬有1/10的插穗愈傷組織發育良好。
樹體冬前越冬處理為觀察落羽杉在本地越冬隋況,試驗采取3項處理措施。一是澆足凍水,在2011年11月27日普澆封凍水一次;二是地面覆蓋保溫,2011年11月30日在落羽杉試驗地覆蓋玉米皮厚度20cm,在玉米皮上面覆一層草簾,達到保溫保濕作用;三是整株包裹.在距離地面高4 m處用彩條布周圈包裹。上口用草繩扎緊扎嚴。下口用土埋嚴(對照樹不做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