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以種植9 000株/hm2、雙蔓留2瓜處理產量最高,因密度、整枝留蔓、留瓜較合理,所以綜合生長性狀較理想。
關鍵詞:設施栽培,小西瓜,種植密度,整枝,留瓜,江蘇如皋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西瓜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優質西瓜備受青睞。由于大棚西瓜上市早、品質優、銷路暢,經濟效益高,近幾年來,如皋市大棚西瓜種植面積不斷增加,使瓜農增收顯著[1-2]。但同時在生產上也出現許多問題,由于種植密度、整枝留蔓和留瓜數量難以掌握,給生產造成一定損失[3]。通過探索適宜當地大棚西瓜高產栽培的種植密度及整枝留蔓、留瓜方式,現將該試驗報告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供試品種
供試西瓜品種為早春紅玉。
1.2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大棚爬地、地膜全覆蓋(除溝外)加小拱棚栽培,設6 750、9 000、11 250株/hm2 3個種植密度,每個種植密度有單蔓留1個瓜、雙蔓留2個瓜、三蔓留2個瓜和三蔓留3個瓜,共計12處理(表1),不設重復,每個處理小區均定植30株。3種密度處理的小區面積依次為48.0、31.3、24.0 m2。
1.3試驗方法
試驗地選擇在如皋市農科所設施大棚。經過催芽的小型西瓜種子于1月6日播種在大棚電熱溫床營養缽內,同時在大棚內加蓋小拱棚,并在小拱棚內安裝電燈泡,可在陰雨天增光、增溫育苗。定植棚開溝,基施腐熟欄肥67.5 t/hm2、三元復合肥675.0 kg/hm2。3月22日在幼苗3~4片葉時定植到大棚內,隨即澆定根肥水,畦面采用地膜全覆蓋,上蓋小拱棚保溫[4-7]。4月15日澆施尿素75 kg/hm2作伸蔓肥,4月20日在主蔓達60 cm時開始整枝留蔓,4月28日開始人工授粉,5月16日施膨瓜肥(三元復合肥)225 kg/hm2,施后澆水,6月3日開始采摘,到6月12日第1批瓜采摘結束。
2結果與分析
2.1伸蔓期、開花期調查
各處理的西瓜伸蔓期均在4月10日,種植密度分別為6 750、9 000、11 250株/hm2,各處理的開花期分別為4月25、24、22日。可以看出,種植密度低的植株營養生長旺盛,開花期梢晚。
2.2莖粗、葉色分析
根據調查,種植密度為6 750、9 000、11 250株/hm2處理的平均莖粗分別為0.38、0.38、0.33 cm。可以看出,植株莖粗隨著種植密度的降低而增加。因田間管理和施肥水平較高,各處理植株的葉色表現均正常。
2.3結果率分析
從表2可以看出,結果率排前3位的是處理3、5、7,均為100.0%;其次是處理6、1、2、9,分別為96.7%、86.7%、73.3%、73.3%;處理4、11、8、10、12的結果率較低,排最后5位,分別為62.2%、58.3%、54.4%、43.3%、27.7%。分析其原因,處理4、8由于留蔓、留果過多,植株營養消耗大,造成結果率低;處理10、11、12由于種植密度過高,同時留蔓、留果又偏多,田間隱蔽嚴重,透光性差,從而嚴重影響結果,造成結果率低,結果數少。從試驗結果分析,留蔓以1.8萬條/hm2左右為宜,每株留瓜以2個為好。如栽植6 750株/hm2,以三蔓留2個(下轉第10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