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雜交水稻高產優質栽培及病蟲害防治技術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綜合論文時間:瀏覽:

  摘 要 雜交水稻推廣應用30多年,品種更新換代速度很快,要實現雜交稻的高產栽培,必須遵循因地制宜原則。基于此,以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的水稻種植為例,從優良品種的選擇及秧田期、本田期管理等方面分析了水稻高產優質栽培技術要點,并針對近年來發生的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等病害及稻薊馬、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等蟲害,提出了高產優質栽培過程中科學合理的防治措施。

  關鍵詞 雜交水稻;高產;栽培;湖南省湘西自治州

  雜交水稻包括三系雜交水稻和兩系雜交水稻2大類。目前湘西自治州的水稻種植已經實現了雜交化,除種植少量糯稻外,雜交水稻占水稻面積的98%以上。雜交水稻推廣應用30多年來,在提高水稻單產、增加糧食總產量、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等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1]。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的實施,雜交水稻種子生產經營全面實行市場化管理,雜交水稻新品種更新較快,近幾年僅湖南省年均通過審定的水稻新品種(早、中、晚稻及不育系)多達上百個,為水稻品種的多樣化選擇提供了保障。

  1996年,原農業部啟動了“中國超級稻選育及栽培體系”研究的專題,推動了我國水稻超高產的研究與應用[2]。水稻的產量取決于品種的選擇、栽培管理及合理的病蟲害防治,因此要想獲得高產,栽培技術的提高尤為重要。

  1 高產優質栽培技術

  1.1 優良品種的選擇

  1.1.1 全面了解良種的特性

  良種是在一定的生態條件下形成的,在種植過程中要求特定的生長環境。在引進良種時,需要注意以下3點。1)良種的地域性。考慮兩地的生態條件是否接近或相似,此外種植制度、土質、肥力的不同都會造成良種間的地域差異。2)良種的時效性。良種在利用上一般都具有時效性,所以應根據市場需求,結合當地的栽培條件、栽培方式選擇利用。3)良種的品種特性。良種區別于一般品種是因為其具有十分典型的品種特性,如產量、品質、外形、株高、抗逆性及適應性等方面的優勢,因此良種一開始就應防止與一般品種混雜,以保持其優良的品種特性。

  1.1.2 根據產品用途選擇品種

  對自產自銷的農戶,應選擇適口性較好的品種,一般選擇直鏈淀粉含量在14%~18%的品種;應選擇直鏈淀粉含量在22%以上的品種用于釀造米酒、加工米粉或味精,此類品種雖口感差,但適合加工上述產品,且能提高品質和產量。

  1.1.3 選擇有利于田間管理的品種

  為了達到田間管理既方便又經濟的目的,在一定區域內選擇生育期基本相同的品種,有利于實行水分管理、病蟲防治、稻田耕作、收割入庫等主要農事操作的集中統一化管理,極大地減少管理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1.1.4 遵循良種購買原則

  需到有經營資質的機構購買雜交水稻種子,并遵循以下3項原則。1)銷售單位“四證”(經營許可證、質量合格證、生產許可證和營業執照)要齊全。2)種子包裝要規范(雜交水稻種子都是小包裝,要求標示明細)。3)要有種子銷售有效憑據、聯系方式等。

  1.2 秧田期管理

  1)適時早種。湘西州一季中稻品種的播種期要根據有無前作和有無水源來靈活確定。考慮最適播種期應注意2點。①抽穗揚花期應安排在8月上旬,避開8月中旬規律性的“倒秋雨”。②秧齡期一般不超過30 d或遲熟品種葉齡不超過6葉,中熟品種葉齡不超過5.5葉移栽完。適當早播種,有利于延長水稻的營養生長期,提高產量。對無前作和有水源保障的稻田應在4月20日前播種,有前作或水源較差的也要在谷雨前后播種。2)培育壯秧。培育壯秧對后期禾苗生長十分重要,主要措施有4項。①催好芽,做到芽齊芽壯。②施足秧田底肥,高質量平整好秧田。③稀播勻播,一般每畝(1畝=667 m2)秧田播種量不超過20 kg。④防治好蟲害,主要是稻薊馬。

  1.3 本田期管理

  1.3.1 移栽密度

  水稻的栽植密度必須根據品種特性、土壤肥力及管理水平等條件來決定,栽植密度和基本苗密切相關,合理密植就是既要考慮密度規格,又要考慮每蔸的基本苗,達到單位面積內合理插秧苗數,即小蔸密植和大蔸稀植。為此,對植株較高的遲熟品種,應采取大蔸稀植密度規格,即20 cm×30 cm、17 cm×33 cm,高肥田20 cm×33 cm,每蔸插2粒谷分蘗秧(每蔸苗數6根以上);對品種生育期較短,稻田肥力條件差的就采取小蔸密植方式,即17 cm×27 cm、20 cm×20 cm、20 cm×23 cm,每蔸插2粒谷分蘗秧(每蔸苗數4根以上)。

  1.3.2 分蘗期管理

  秧苗移栽返青后進入分蘗期,一般遲熟品種的有效分蘗期在移栽后30 d左右,中熟品種25 d左右,這一時期是有效穗、每穗粒數形成的關鍵期。培管措施有2點。1)施足底肥,中等肥力稻田每畝施復合肥(15∶15∶15)25 kg。2)早追肥,移栽后7 d左右每畝施尿素8 kg或復合肥20 kg,并拌水田除草劑一起施入。3)移栽后10 d內保持3 cm左右水層,以后保持不露泥的淺水層,達到既有利防控雜草又能促進分蘗的作用。

  1.3.3 孕穗期管理

  遲熟品種播種后55 d就進入幼穗分化,85 d左右進入孕穗期(打苞),是水稻生長量最大、穩定有效穗數、提高結實率的關鍵階段,這一時期高產水平的長勢表現應是葉色淡綠,葉片不皺。此外,這一時期也是病蟲害最多、最難管理的時期。培管措施有2點。1)一般不再追施氮肥,防止葉色過綠、后期貪青,對葉色偏黃表現缺肥的,每畝施復合肥5 kg左右。2)保持田間不脫水,控制無效分蘗,增加有效穗。3)重點防治好“兩蟲一病”,即稻縱卷葉螟、稻飛虱和紋枯病等病蟲害。

  1.3.4 抽穗至成熟期管理

  推薦閱讀: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治策略及推廣實踐研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苏尼特右旗| 罗平县| 阳谷县| 霍邱县| 加查县| 怀宁县| 株洲市| 长兴县| 仲巴县| 聂拉木县| 鄂州市| 苏尼特左旗| 顺昌县| 遵义市| 富蕴县| 屯门区| 鄂尔多斯市| 亚东县| 定边县| 固原市| 乌鲁木齐市| 大宁县| 滦南县| 安宁市| 灵璧县| 木兰县| 西乌珠穆沁旗| 兰西县| 吉隆县| 玛多县| 南陵县| 乡城县| 枣强县| 镇康县| 道真| 华亭县| 皮山县| 抚顺县| 屏东县| 新乐市| 荥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