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 閱讀循環圈理論目前被大量應用于歐美發達國家的圖書館領域,為開拓讀者知識面、培養讀者終身閱讀習慣打下了堅實基礎。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要跳出傳統思維定式,將優質的閱讀資源、良好的圖書館閱讀環境、優秀的閱讀推廣人有效結合起來,注重反饋回收,充分了解讀者回應,使各要素環環相扣、緊密相連,為推動圖書館閱讀推廣可持續發展形成合力。
【關 鍵 詞】閱讀循環圈理論;圖書館;閱讀推廣
【作者】劉麗麗
閱讀推廣一直都是圖書館的核心服務內容之一, 也是當前打造學習型社會的“推動劑”。國內外學術界對閱讀推廣服務均有較多研究,但側重于閱讀基礎理論的研究較少。雖然閱讀推廣已經成為圖書館學的主要領域之一,但由于缺乏基礎理論依據而導致閱讀推廣項目難以有效開展。因此,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得以推動的關鍵就是要重視閱讀基礎理論研究。英國當代著名青少年文學大師艾登·錢伯斯提出閱讀循環圈理論,在理論層面上細化閱讀行為,有效彌補了當前閱讀基礎理論的空白。
一、閱讀循環圈理論概述
艾登·錢伯斯在1991年第一次提出閱讀循環圈理論,他將閱讀全過程分解為三大環節,分別是選書環節、閱讀環節與回應環節,三個環節往復循環,以“有協助能力的人”為中心形成循環結構(見圖1)。各個環節緊密相扣、互成合力,共同推動閱讀循環的有序穩定發展。閱讀循環圈理論目前已被大量應用于歐美發達國家的圖書館領域,為開拓讀者知識面、培養讀者終身閱讀習慣打下了堅實基礎。我國對閱讀循環圈理論的研究并不深入,如何將閱讀循環圈理論融入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成為我國圖書館界研究的熱點。
二、閱讀循環圈理論與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的契合
1.選書要素
選書要素是閱讀循環圈理論的邏輯起點,與其相對應的是圖書館館藏資源。圖書館是否擁有優質的館藏資源,將會影響讀者是否有好書可讀、有好書可選。大數據時代,數據的記錄儲存、共享與計算日益方便快捷,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圖書館的館藏資源結構,圖書館應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提高數字資源館藏量,為讀者提供優質的電子閱讀體驗。
河南省少年兒童圖書館極為重視選書要素,采取多種措施優化閱讀資源配置。2016年1月,河南省少年兒童圖書館在官網開通讀者推薦平臺,讀者可向圖書館推薦自己的期望書單;2020年4月,河南省少年兒童圖書館推行“你選書,我買單”的圖書云采購新模式,通過線上平臺展示國內外多家出版社的新書,圖書類型豐富,滿足了讀者的閱讀需求。云采購團的成員由河南省少年兒童圖書館2019年度評選出的“閱讀之星”擔任,他們代表讀者在線上平臺挑選出心儀圖書,圖書館則基于現有的館藏情況來購買。這種圖書云采購新模式有機融合了閱讀體驗與選書要素,獲得了廣大讀者的一致好評。此外,河南省少年兒童圖書館通過圖書館讀者QQ群、微信群定期向讀者推送入藏書籍信息等,增強了讀者閱讀的可選性。
2.閱讀要素
閱讀要素與圖書館閱讀的環境密切關聯。艾登·錢伯斯指出:只有心安靜下來,在一定環境下開展閱讀行為,才能真正體驗到閱讀的樂趣。
隨著大數據技術的迅猛發展,圖書館的閱讀環境也隨之發生變化,利用大數據技術精準識別讀者的閱讀需求顯得尤為重要。第一,圖書館可通過大數據的分析與預測技術對讀者的閱讀需求進行精準梳理,以大數據技術實時捕捉并生成讀者的閱讀行為,及時掌握讀者的閱讀傾向,完善圖書館精準化服務設施與館藏資源。第二,圖書館可基于大數據技術形成用戶精準畫像,進而為不同類型的讀者有針對性地推送個性化知識。例如,康奈爾大學圖書館采用的 Black Board 大數據情報平臺,可為科研人員精準推送其目前正在研究的專業論文、學術專著等,還可為學生提供當前學習階段的知識,為休閑消遣型讀者推送喜聞樂見的文學書籍、娛樂期刊等。第三,圖書館可通過大數據技術工具采集輸入讀者的行為特征、移動軌跡等數據信息,并通過Spark內存計算技術等方法實現場景匹配,自動推薦場景化知識。
3.回應要素
回應要素指讀者在完成閱讀后,與其他讀者一起暢談閱讀感想、探討閱讀體會的行為。回應環節是閱讀循環的最后一個環節,對下一次的閱讀循環產生較大影響,也是讀者后續開展再閱讀、深閱讀的必備條件。回應要素類似于讀者反饋,在圖書館閱讀推廣過程中,圖書館往往側重于推廣計劃的制定、推廣活動的籌備等而忽略回應要素。重視閱讀推廣反饋是推動閱讀實現良性循環的關鍵性因素,越來越多的圖書館工作者意識到回應要素的重要性。例如,四川大學圖書館主動創新閱讀推廣方式,采取了多種措施獲取讀者的反饋意見。第一, 四川大學圖書館與學生社團聯合會每年都會共同舉辦讀書交流會,邀請多位讀者在交流會現場分享讀書體驗,分享方式不限,無形中帶動了更多學生加入閱讀行列。第二, 四川大學圖書館為了能夠精準把握讀者的閱讀傾向,在全校范圍內開展讀者閱讀問卷調查,調查采用“線上+線下”的形式進行。此外,四川大學圖書館還指派優秀館員與讀者進行一對一交流,為后續開展閱讀活動提供數據支撐。
4.“有協作能力的人”要素
“有協作能力的人”要素居于閱讀循環圈理論的中心,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在圖書館中,“有協作能力的人”主要是指圖書館館員、志愿者等優秀閱讀推廣人,他們既是閱讀反饋的采集者,又是閱讀資源的提供者,還是閱讀環境的營造者,引導著整個閱讀循環由封閉走向開放。例如,西華大學圖書館高度重視閱讀推廣服務,除了組織經驗豐富的館員參與閱讀推廣服務,還與專家學者、社會組織、學生社團等開展深入合作,使閱讀推廣團隊更多元化,進而增強閱讀推廣的影響力。
推薦閱讀:圖書館電子化相關論文引用文獻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