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框架術語學對普通術語學進行了反思和批判,是描寫術語學的最新流派之一。文章介紹了該學派的三個研究焦點:主張基于事件概念組織,從而把術語的句法和組合特征納入研究視野;考察了術語概念的多維性,突出了語境要素在術語概念表征中的重要作用;把專業語料庫作為提取概念知識的主要來源,采用自下而上為主的研究路徑。
關鍵詞:框架術語學;術語句法特征;概念多維性;專業語料庫
基金項目: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英漢學習詞典中多義詞認知表征及習得效果研究”(2020SJA0193)和國家語委漢語辭書研究中心開放課題“基于描寫術語學的英漢專科學習詞典語境化設計研究”(CSZX-YB-202013)階段性成果
引言
普通術語學創立的初衷就是借助術語標準化消除專業語言中的歧義,確立術語的單義性,使術語成為高效的交際工具。為了使標準化具有理論上的可行性,普通術語學把術語視為概念的抽象語言標簽,認為術語與概念之間的關系可以人為進行標準化。在普通術語學看來,術語與概念之間理應存在一一對應的關系,這與普通語言中的詞語是內在不同的。然而,普通術語學倡導的專業交際只是一種理想化的交際模式。在現實中,術語的多義現象(同一個術語也可能指稱多個概念)和同義現象(同一個概念可以由多個術語指稱)比比皆是。此外,術語與詞語一樣,在文本中有不同的句法表現形式,因凸顯的概念焦點變化而不同,同時還受到語境的制約。對普通術語學的批判和反思開啟了術語學的描寫轉向。
框架術語學(frame-based terminology)由西班牙格拉納達大學的LexiCon研究團隊提出,是描寫術語學研究的最新流派之一。該流派借鑒了語言學和心理學的相關研究成果和工具,在術語概念的組織方式、術語概念理解和術語概念知識提取方式等方面均提出了與普通術語學不同的觀點。本文將從基于事件的概念組織、概念多維性和基于語料庫的知識提取三方面介紹這一術語學研究流派。
1 基于事件的概念組織
術語是表征專業領域概念的語言符號,普通術語學十分重視研究概念的組織方式。普通術語學認為,概念系統為理解概念提供了必要的知識結構和背景,只有確定概念在系統中的位置,明晰概念之間的關系,才能界定概念的內涵??ú祭自赋?,“概念系統由一系列概念分類后形成,呈現出一定的結構?;诠餐卣骰蛘咄ㄟ^實際應用,概念的主要類別和子類別以及屬于同一類別的概念被聯系在一起。……概念系統的結構經常以樹形圖表示”[1]135。具體而言,概念系統樹形圖呈層級布局,通?;诟拍钪g“屬—種”關系和“部分—整體”關系構建而成。
框架術語學在概念組織方面另辟蹊徑,認為每一個專業領域都有屬于本領域的事件模板(event template),這些反復發生的行為或事件可被人的概念系統輕松捕捉到,從而構成了概念事件的結構基礎,主張在這樣的理想框架中對新的事件或行為進行范疇化處理[2]。框架術語學借鑒了認知語言學中的原型概念,把反復發生在某專業域中的事件稱為原型域事件(prototypical domain event),認為正是原型域事件把專業域中的基礎層面范疇配置在一起,產生了一個適用于所有層面信息架構的模板,把體現專業域特色的典型狀態和事件以及參與其中的實體都納入進去,確立了一個組織具體概念的框架。范疇中的具體概念被置于網絡中,通過層級和非層級關系聯系在一起??蚣苄g語的實踐應用——生態詞庫(EcoLexicon)[3]就是按照這種方式組織概念的術語庫。其中的環境事件(environment event)有兩類施事可以發起過程:無生命施事(自然力量)和有生命施事(人類)。自然施事(如地球運動、大氣現象)在某個地域引起自然過程,而這些過程又影響其他實體或受事,造成的結果是后者因此被改變。人類施事能夠使用工具實施人為過程(例如建造),從而產生或阻止通常由自然過程施加的影響。施事、受事、結果和工具是專業域中最典型的語義角色,環境事件則表征了它們之間的關系。在環境事件中,還有一些邊緣范疇,包括用以指稱測量、分析和描述主事件過程的概念。因此,事件中的每一個子域(如BUILD-EVENT建造事件,EROSION-EVENT侵蝕事件,SEDIMENTATION-EVENT沉積事件等)都以具有原型系列概念關系的模板為特征。按照在環境事件中所扮演的語義角色,可把概念分為施事、過程、受事或結果、描述四個版塊,版塊內是縱向的層級關系。例如,過程版塊被進一步分為自然過程和人為過程以及實施過程,自然過程還可以繼續分為運動、流失、增加和轉換等小類,其中的流失則包含overflow(溢出)、differential erosion(差異侵蝕)、avulsion(急流沖刷)、evaporation(蒸發)、glacier abrasion(冰蝕)等導致減少或流失的術語。
推薦閱讀:《中國科技術語》雜志征稿活動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