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同心圓”領導模式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方式的獨特性。該模式涵蓋五個基本要素: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為“圓心”;以中共根據民主集中制建立的黨組織體系為“延伸半徑”;以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的干部——黨員——群眾為“同心圓”向外輻射的圈層結構;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同心圓”的藍圖愿景;以為人民謀福祉為凝聚“同心圓”的根本價值理念。對“同心圓”模式的理論概括,是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是推動黨的領導模式國際話語體系構建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動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制度更加成熟定型的必然要求。基于此,新時代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必須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秉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理念,深化階段性的政治共識,改進黨的領導組織體系,加強各階層的團結。
關鍵詞:“同心圓”領導模式;黨的全面領導;“兩個維護”;“人民至上”
作者:盧震
習近平指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如何全面、系統地理解黨的全面領導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多次提及“同心圓”這一關鍵詞,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在領導各方面工作中對“同心圓”模型的創造性運用。“同心圓”模式作為黨的領導方式的表達模型,體現了中共領導模式的獨特性。從“同心圓”領導模式的視角切入,統合理解習近平關于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重要論述,具有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當前學術界對“同心圓”模式的理論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協統一戰線方面,對于該模式在中國共產黨領導過程中發揮的整體效用的研究還有待深化。研究“同心圓”領導模式的時代內涵、理論和實踐價值及其實踐路徑,有助于從真理價值的契合、歷史與現實的融合、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中,實現對黨的領導模式的歷史性認識和創新性發展,加深對中共“同心圓”領導模式的理解和運用,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
一、中國共產黨“同心圓”領導模式構成要素的時代內涵
何謂“同心圓”?習近平指出:“就是在黨的領導下,動員全國各族人民,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1]根據習近平提出的“同心圓”概念,必然在實際領導中存在與之對應的“同心圓”模式。在抗擊新冠疫情的偉大斗爭中,這種“同心圓”的領導模式在現實政治生活中就得到了很好的彰顯,并展現出顯著優越性。對此,有必要從基本要素構成出發厘清其基本理論輪廓。
本文所概括的“同心圓”模式是對黨現實政治生活領導模式的理論提煉。構成本文討論的“同心圓”模式至少涵蓋以下基本要素。
第一,“同心圓”的中心位置: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習近平指出,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優越性的一個突出特點是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形象地說是“眾星捧月”,這個“月”就是中國共產黨。在國家治理體系的大棋局中,黨中央是坐鎮中軍帳的“帥”[2]。由此可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始終處于“同心圓”的中心位置。而黨的全部歷史又昭示我們:在我們這樣的大黨、大國,必須有一個在實踐中形成的堅強的中央領導集體,在這個領導集體中必須有一個核心。因此,在堅持黨中央集體領導的基礎上,全黨全國人民公認的政治領袖是黨中央這一核心中的核心。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產生了毛澤東、鄧小平等具有杰出領導才能的政治領袖,以其獨特的領導魅力受到中國人民的高度認同,在每個階段性的歷史時期成為人民衷心擁戴的領導核心。在具有使命型的偉大政治領袖的領導下,中國共產黨開創了革命、建設、改革的奇跡,又帶領人民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上劈波斬浪。從中可見,黨中央居于“圓心”對整個“同心圓”而言至關重要。
第二,“同心圓”的“延伸半徑”:嚴密的黨的組織制度體系。習近平強調:“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國家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而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最為關鍵的是黨的組織制度體系。習近平指出:“黨的力量來自組織,黨的全面領導、黨的全部工作要靠黨的堅強組織體系去實現。”[4]由此可見,黨的領導“延伸半徑”集中表現為有組織有紀律的嚴密組織制度體系。具體來說,黨的高層領導集體通過制定符合人民利益的方針、政策,通過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構建起來的組織體系,由黨員干部逐級傳達落實,層層落實政治責任,保證其理念在實際政治實踐中發揮效用。在內環圈層主要依靠黨組織的嚴格紀律性,保證方針政策的落實;在外環圈層主要靠黨組織的政治領導力、群眾號召力、思想引領力,組織引導群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人民美好生活需求。
第三,“同心圓”的圈層結構:黨的領導干部——普通黨員——廣大群眾。習近平指出:“我們的責任,就是同全黨同志一道,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切實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使我們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3]這里“全黨同志”包括黨的領導干部和普通黨員。同時,習近平還指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包括各民主黨派、各團體、各民族、各階層、各界人士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選擇。從上述論述可知,黨領導的圈層結構由內而外表現為黨的領導干部——普通黨員——各階層群眾的圈層結構,是典型的中心—外圍“同心圓”模式。其中領導干部在實際政治生活中發揮著核心骨干的領導作用,黨員發揮著先鋒模范作用,而普通群眾因為黨的政策能夠為他們解決現實的問題、體現和維護他們最核心的利益而成為堅定的支持者。
推薦閱讀:思想政治工作課題如何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