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中的有效教學策略豐富,其中社會調查是不容忽略的一種教學模式。本文簡單探討了社會調查在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中有效教學策略的應用。
關鍵詞:社會調查;小學道德與法治;有效教學
刁詳筍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的關鍵在于,培養學生相對開放的學科學習思維,在教學中融入社會調查內容,創建相對開放、自由的教學環境,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過程。而在社會調查引導下,學生自覺認識學科、認識彼此、認識社會,教師應結合多案例豐富教學內容,進而提高學生學習水平。
一、社會調查與有效教學
一是社會調查。社會調查可以拆分為針對社會的“調查”與“研究”兩部分,它是指人不門為達到一定目的,有意識地通過對社會現象的考察、了解和分析、研究來深入讀懂社會真實情況的一種自覺認識活動。完整的社會調查活動應該包含了4層意義:第一,社會調查屬于一種自覺認識活動,它需要調查自己去深入挖掘、探究活動內容;第二,社會調查的對象應該是社會現象,因為社會現象具有開放性、普遍性以及公眾性,是開展諸如道德與法治教學最好的素材;第三,社會調查要采用一定方法,例如項目驅動法、小組合作法等,這些方法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驅動教學活動過程,體現社會調查活動有效性;第四,社會調查必須具有一定目的性,這不僅僅指待調查的問題具有目的性,也代表教師的調查動機能夠引發學生聯想和思考,具有一定目的性的社會調查才能引導學生學好學科知識內容,并做到學以致用。二是有效教學。有效教學的目的是要促進學生基礎知識與基本能力的有效提高,促進學生思考、解決問題,同時促進學生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全面發展。考慮到該學科的自由開放度表現較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做到收放自如、張弛有度,自然巧妙地融入社會調查內容,通過社會調查,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和理解知識內容,并最終學以致用,如此也能達到教學有效性目標。
二、小學道德與法治有效教學中的社會調查實踐應用分析
(一)小學道德與法治有效教學中的社會調查實踐應用融合思路
為了較好地將社會調查實踐內容融入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并體現其教學有效性,教師必須首先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可自由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體驗式教學模式、分層式教學模式以及生活化教學模式等,結合不同教學模式,從不同角度引領學生深入學習學科知識。小學道德與法治本身實踐性較強,教師必須注重引導學生在相對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學習轉化知識,指導學生自覺行動,充分利用好學科實踐性內容,為學生講故事、開展辨析活動、與學生交流感受,全方位提高學科教學質量。
(二)小學道德與法治有效教學中的社會調查實踐應用案例
在部編版小學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下冊中有“四通八達的交通”一課,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和了解交通規則,教師希望從交通警察的角度引導學生學習了解交通規則,專門設計“學當小交警”主題,創設交通生活情境,喚起學生作為一名交警,從交警角度遵守交通規則的動機興趣,進而培養自身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的習慣。
1.創設學習活動單。在社會調查實踐應用教學活動中,教師在引入社會調查實踐內容之前,必須首先創建學習活動單。學習活動單中應該包含該課教學的所有內容:第一,教師要仔細布置教學情境,并鼓勵學生仔細觀察、品味,判斷教學情境中哪些人的交通行為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正確的,請舉起象征綠燈通行的綠牌;錯誤的,請舉起象征紅燈停止通行的紅牌;第二,根據交通法規說出自身判斷依據。整個情境教學活動環節設置為5分鐘。
2.社會調查。當學生分組來到街頭,他們確實看到了有行人硬闖紅燈的行為。其中有一名學生負責錄像,抓拍行人擅自闖紅燈的行為;兩名學生負責守候在路邊采訪,還有一名學生負責記錄整個過程,并在4人交流后將學習交流成果匯報給其他師生。在社會調查問題“你認為闖紅燈橫穿馬路有哪些危害?”中,不予回答的調查對象占到39%,回答認為闖紅燈很危險,應當遵守交通規則的調查對象占到47%,尋找各種理由證明自己闖紅燈是有必要的調查對象占到14%。第三類人群的理由是五花八門的,其中表示趕時間的占到48%、表示等紅燈太過麻煩的占到22%、表示沒車就過了的占到27%、其他理由占到3%。在此次社會調查中,學生確實收獲頗豐。
3.話題討論。回到課堂上,教師要組織每組學生展開社會調查后的討論過程,點評學生的社會調查行為。例如結合“各種理由闖紅燈”這一問題展開討論,在“為什么一定要趕時間闖紅燈?”這一調查問題中,教師羅列了多種情境,例如“看見別人過,我也過了”“沒有車為什么還要等紅燈”等,教師要結合這些理由,基于心理學角度,分析呈現人們闖紅燈的動機,在講解過程中為學生講解交通規則,讓他們深度了解到遵守交通規則的益處。而在講解過后,師生也會進入互動討論環節,說出自己的理由和分享曾經過馬路的小故事。而在課外教學活動部分,教師則結合“學當小交警”主題進一步拓展教學過程,結合實際,巧妙滲透交通法規,培養學生遵守交通的良好法治意識觀念。
社會調查融入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是有必要的,它鼓勵教師聯系生活實際開展教學過程,讓學生在情境體驗中學習學科知識與社會常識。而通過社會調查,學生也能更加大膽地投入社會氛圍中尋找某些社會問題答案,在社會調查與學科學習過程中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趙金華.漫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教學[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01).
推薦閱讀:民主與法制法治論文投稿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