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職業教育發展是我國海洋資源 產業大開發的必然趨勢。海洋資源產業大開發背景下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并存,主要表現在:“一帶一路”倡議是海洋資源產業大開發背景下職業教育發展的契機;“海洋強國”戰略是海洋資源產業大開發背景下職業教育發展的動力;海洋產業轉型升級是海洋資源產業大開發背景下職業教育發展的現實需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海洋資源產業大開發背景下職業教育發展的拉動力量。在此基礎上,文章提出了海洋資源產業大開發背景下我國職業教育發展對策:創新辦學理念、優化專業設置、建設課程體系、打造師資力量、建設實踐教學平臺、設計考核體系。
[關鍵詞]海洋資源 海洋產業 職業教育 海洋強國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7年教育部規劃建設發展中心西南地區旅游和健康教育扶貧實驗項目“漁民脫(返)貧視角的海洋旅游產業開發及人才培養”(項目編號:XN0302A)和2017年廣西科技基地和人才專項項目“北部灣海洋資源產業化開發與利用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建設”(項目編號:桂科AD17195082)的階段性研究成果,并受到廣西高等學校高水平創新團隊及卓越學者計劃“港口物流與灣區經濟發展團隊”的資助。
一、職業教育發展是海洋資源產業大開發的必然趨勢
海洋資源是指海洋中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天然來源。海洋資源包括海洋礦產資源、海水化學資源、海洋生物資源、海洋可再生能源資源、濱海旅游資源和海岸帶土地資源六大類型。海洋面積占地球表面積的71%,海洋在人類社會進步的進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我國是海洋資源大國,伴隨著“海洋強國”戰略及“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海洋資源的合理開發及利用備受矚目,海洋經濟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2017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77611億元,比上年增長6.9%,海洋生產總值占國民生產總值的9.4%。從下表可看出,濱海旅游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漁業產值占比較大,濱海旅游、海洋生物醫藥和海洋交通運輸三個行業增幅較大,發展態勢良好。
李克強總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上強調,制定實施《中國教育現代化2030》,以教育現代化支撐國家現代化。海洋經濟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海洋資源產業大開發與海洋經濟現代化發展是同一時空下的共生共榮系統,二者密切聯系、互為依賴。我國海洋經濟正在由淺水近海向深水遠海擴張,由傳統的海洋單向向陸海空三向擴張,同時不斷突破社會、經濟、文化三維坐標,形成新的海洋經濟發展空間。目前,我國沿海能推動海洋經濟發展的主要產業有漁業、運輸業、物流業、海洋油氣業、藥業、濱海旅游業等多個行業,涵蓋一、二、三三大產業,這些行業的發展程度與海洋資源的開發程度緊密相關,但海洋六大類資源中除海洋生物資源中的近海漁業資源存在過度開發現象,其他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程度都較低,海洋資源開發程度低導致我國海洋產業發展水平也較低,海洋資源開發技術落后是海洋資源開發與海洋產業發展的關鍵影響因素。當前對海洋產業產生影響較大的海洋資源開發技術有以下幾種:海洋生物資源開發技術、海洋油氣資源勘探開發技術、深海礦產資源勘探開發技術、海水資源開發利用技術、海洋空間開發技術、海洋能源開發技術等,我國這幾類海洋資源開發技術水平還不高,而這些中高端技術的廣泛運用與經濟效益值實現都需要有專業的職業人才做后盾和保障。加大海洋資源產業開發程度,加快海洋產業職業人才培養,推動海洋經濟大發展,已經成為實現我國“海洋強國”戰略的必然選擇。
二、海洋資源產業大開發背景下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并存
(一)“一帶一路”倡議是海洋資源產業大開發背景下職業教育發展的契機
2013年,習近平主席出訪中亞和東南亞時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成為全球海洋經濟增長的新助力,也極大程度地帶動了我國海洋經濟的發展,加速了我國海洋資源產業大開發的速度。《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緊緊抓住“一帶一路”建設的重大機遇,推進海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海洋經濟的跨越式發展離不開對海洋資源的合理適度開發和海洋產業的優化轉型升級。與此同時,社會對海洋產業職業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需求呈現綜合性、多樣性、前沿性的趨勢,但我國海洋產業職業人才供給現狀堪憂,海洋產業職業人才的供給跟不上需求的變化,嚴重阻礙我國海洋經濟的發展。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是海洋資源產業大開發背景下職業教育發展的強大契機。
(二)“海洋強國”戰略是海洋資源產業大開發背景下職業教育發展的動力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發展目標;“十三五”規劃綱要中強調“拓展藍色經濟空間”;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要求“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國家對海洋發展的重視程度為“海洋強國”戰略的實施奠定了基礎。在“海洋強國”戰略的實施以及中國—東盟海上互聯互通大通道建設等諸多機遇面前,我國要以發展海洋經濟為目標,加快推進海洋資源產業大開發,優化調整海洋產業結構,增加海洋二、三產業和高科技含量海洋產業的比例。在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培養海洋產業職業發展人才,把我國發展成為海洋資源開發適度、海洋產業布局合理的海洋強國,而人才是“海洋強國”戰略目標完成的必備條件,“海洋強國”戰略是海洋資源產業大開發背景下職業教育發展的內在動力。
(三)海洋產業轉型升級是海洋資源產業大開發背景下職業教育發展的現實需要
我國傳統海洋產業發展模式為“高能耗、高污染、高投入、低產出、低質量、低效益”的三高三低模式,不利于海洋經濟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提高。轉變海洋產業發展模式,采取“綠色環保、高效創新”的現代海洋產業發展模式,是我國海洋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經之路。傳統的海洋產業,如海洋漁業、海洋船舶業、海產品加工行業等要想在信息、知識大爆發的條件下順利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必須采取“互聯網+海洋”發展路徑,優化海洋產業組織結構,打造精品海洋產品鏈,提供優質海洋服務業務,發展海洋產品新型營銷網絡。因此,海洋資源產業大開發需要大量高素質的與海洋企業發展戰略、組織優化、技術分析、產品設計、營銷推廣等因素相關的職業人才,需要不斷提升海洋產業職業人才培養質量。海洋產業轉型升級是海洋資源產業大開發背景下職業教育發展的現實需要。
推薦閱讀:海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