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如何加強對當前軍休干部的服務管理,不僅僅要對他們在生活上的照顧還要加強他們在精神上的思想管理模式,使他們能好好的享受晚年生活。一般的來說軍休所是負責軍地雙方上級職能部門審核認定的軍休干部接收安置手續移交,配合部隊做好軍休干部的接收進所工作,出據組織關系、醫療保險、落戶等有關的證明信。
摘 要:當前,我國的軍休干部對應的管理結構均由國家和政府下撥資金來運營,于是經常會出現資金短缺、不及時等問題,地方政府不妨對運營模式進行改革創新,比如和企業合作,自己尋找“項目”和機會,實現資金的自給自足,這樣,各干休所就不會再受資金短缺的限制,反而可以更好的為軍休干部服務;其次,充分利用周邊社會資源,建立溝通,比如社區資源,利用其衛生保健資源幫忙解決軍休人員的日常需求,利用體育設施,豐富軍休人員的娛樂活動,還有學校資源,申請學校中學生志愿者定期前來幫忙,打掃衛生、文藝表演,不僅可以減輕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也可以給老人們帶來歡樂,相反,軍休干部也可以進入社區、學校,發揮余熱,比如參與社區調解和管理工作,給學生們做講座,引導學生們傳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關鍵詞:軍休干部,服務管理,管理措施
一、軍休服務管理的內容
《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中也這樣提到:我國軍休服務管理工作很早就已開展,最早可以追溯至解放軍建立之時,隨著時代變化,軍休服務工作也發生很大變化。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大部分地區開展的軍休服務都是建立軍隊離退休干部休養所(簡稱“干休所”),由國家或地方下撥一定的資金,配備一定數量的管理人員,對軍休老干部給予生活上的照顧,讓其可以安享晚年。這種模式很大程度上對老干部的晚年生活都起到了一定的幫助作用,但是,依然存在著很多弊端,尤其是在新時代下,我國的經濟社會處于轉型期,而且國家又面臨著老齡化加劇的現象,這些都給傳統的軍休服務管理體系提出了疑問。
二、軍休服務管理的主要問題
1. 軍休服務管理機構單一,效率低下
目前我國對于軍隊離退休老干部的晚年照顧工作主要有地方民政部門設立的干休所開展,除此之外,不再設有其他機構,這和普通老年人不同的是,不存在對社會機構包括養老院、老年活動中心等結構的選擇,因為如果選擇這些老年機構,可能不再享受國家給予的部分經費照顧,比如在社會私人機構中可能會收取一定費用,但是在結構內設施建設和服務管理上,干休所又比社會老年機構差一些,這就給軍休干部帶來了選擇上的困擾。另外,干休所內缺乏細致的工作分工和責任落實,這樣就會在工作中出現責任的互相推諉,消極工作的現象,再加上有些工作人員本身綜合素質不高,或者缺乏專業的培訓,對照顧老年人的工作極度懈怠,不上心,責任感缺乏,工作效率低。
軍休干部工作是黨和軍隊的干部的主要工作之一,也是國家老齡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規定,軍隊干部離退休后,基本要移交民政部門管理。隨著國家改革的深入發展和變化,對軍休干部的服務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戰。
2. 軍休服務內容單一,方式老套
在軍休服務管理問題上,我們國家已經相繼頒布了一系列政策,比如《軍隊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辦法》,首次以立法的形式規范了軍休干部的管理工作,這是實現老干部“兩個待遇”和“六個老有”的基本保障。同時,我們也應該加強法律法規的落實工作的開展,明確各地區各部門的責任和義務,確保 軍休干部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維護,并在現實實施過程中,及時反饋,根據實施情況,完善、更改現有的相關法律法規。
很多人甚至一些從事軍休服務的工作人員也認為,對軍休給老干部的照顧無非就是吃飽穿暖就可以,其實不然,我們在對軍休干部的管理上強調的是“兩個待遇”,一個是生活待遇,包括軍休干部的退休工資、津貼、補助等,還有就是各種福利,比如醫療保險、定期體檢等,主要是生活層面;第二個是政治待遇,主要是思想層面,包括對黨和國家政治理論知識的學習,還有對科學文化知識的再學習,充實軍休干部的思想領域。因此,干休所應該從這兩個方面入手,積極開展各項軍休服務。
3. 設備、人員不到位
雖然現在很多干休所都配備了一定的活動器械,娛樂場所,但是由于經費或者其他原因,依然存在設備老舊、娛樂設施落后的現象,大部分依舊是棋牌室等,缺乏針對老年人特點的娛樂活動,亦或者缺少現代娛樂設施,比如小型高爾夫或者保齡球場地,圖書館,還可以設置網絡中心,現代KTV等等,當然前提是這些活動要進行適當的改變,要適合老年人的需求。此外,在人員配備上,大部分干休所都處于人員缺乏狀態,這主要是因為我國正在逐步邁入老齡化階段,老年人的數量每年都在增加,包括軍休干部,而愿意從事老年人服務工作的人員有太少,尤其是年輕人,所以出現人員短缺現象。
三、軍休干部服務管理優化措施
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工作人員數量配備上,按照軍休干部比例配足工作人員,確保每一個軍休干部都可以得到充足的照顧;二是人員的綜合素質上,首先是專業知識,每一個工作人員都要進行專業的培訓,其次在工作中要有愛心,有耐心,有誠心,對老干部的照顧要人性化,細致化,不僅是身體上,還有心理上都要給與關注和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