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江蘇衛視《非誠勿擾》節目是一檔服務于單身男女的相親節目,每期節目都會有24位女嘉賓前來相親,通過“愛之初體驗”、“愛之再判斷”、“愛之終決選”三個環節來了解同一位男嘉賓。這三個環節主要功能是在模擬約會前的準備,男嘉賓通過VCR來展現自己的詳細基本資料,并且會附上好友評價的錄像片段,便于女嘉賓對其側面了解,男嘉賓通過三個環節以后,就可以“男生權利反轉”來了解女嘉賓的詳細基本資料,男女嘉賓通過互相選擇來確定自己的約會對象。
關鍵詞:心理專家,《非誠勿擾》,主持人,作用
1《非誠勿擾》中心理專家的設置簡述
《非誠勿擾》作為一種生活服務類節目不只是一檔服務于生活的節目,它還有增添生活趣味和娛樂觀眾精神生活的作用。一方面服務社會上單身男女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并向觀眾們傳遞一定的戀愛觀和婚姻觀;另一方面是節目本身給觀眾帶來的精神娛樂和情感的感受體驗。主持人幽默的語言起到了重要作用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元素就是心理專家在節目中的表現以及與主持人和嘉賓之間的互動也給觀眾們帶來了不少的娛樂氣氛,增加了節目的娛樂性和趣味性。特邀嘉賓樂嘉是著名的性格色彩分析專家,其理性客觀的專業解讀、言辭犀利的批判、鮮明的特色表達提高了節目的服務質量,一針見血的評論使男女嘉賓的選擇更為理性。同時樂嘉老師風趣不拘一格的言辭給觀眾帶來了很多的歡笑。
心理專家形象的設置給《非誠勿擾》節目增加了最具活力的元素,作為節目的常駐嘉賓,一方面服務與觀眾,服務于社會;另一方面又娛樂觀眾,可以說使得《非誠勿擾》作為一種生活服務類節目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樂,實用性與娛樂性兼備,使節目達到了更好的傳播效果。在這樣一個新的時代,“那種‘百科’式的節目將不能適應新生活的要求。”心理專家,一個新的節目元素,適應了新的節目時代,它的設立給節目增添了亮點,煥發了新的活力。
2《非誠勿擾》中心理專家對主持人的作用
主持人在一檔節目中把握著整個節目的方向和內容。一個節目受不受觀眾的喜歡,可以說主持人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相親類節目中,主持人的成功是離不開心理專家的配合的,心理專家潛移默化地就會對主持人產生一定的影響,包括對主持人在節目中的觀點,主持中與心理專家的話題對話等方面。
2.1心理專家影響主持人的觀點
《非誠勿擾》作為生活服務類節目,由于節目所特有的服務性質,使我們不得不注意節目的靈魂人物即主持人在節目中向觀眾所傳遞的主題觀點。在表達觀點時,心理專家的一些言語就會對主持人闡述的觀點產生一定影響。
婚戀觀是相親類節目的主題,為了讓男女之間的戀情更健康,主持人就會在節目中時常說一些利于男女嘉賓了解對方、做出選擇的言辭觀點。主持人孟非曾主持民生新聞《南京零距離》等節目,造就了他謙和沉穩又不失敏銳地性格,在節目中的表現是游刃有余。對于節目中婚戀觀、價值觀的碰撞,他把握的很有分寸。節目中,孟非根據男嘉賓的資料會時不時的提出在戀愛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并且根據自己的親身體驗或者生活經驗來給出一定的評價看法。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只是主持人與男女嘉賓進行互動產生的觀點難免有些片面,這時就需要心理專家專業的點評。 “性格色彩學”創始人樂嘉和南京大學社會系社會心理學博士黃菡,這兩位心理專家作為特邀嘉賓給節目增加了亮點,同時,給節目主題提供了理論依據,使觀眾對節目更有信任感。
2.1.1心理專家使主持人的觀點更加全面且具有深度
2012年9月15日的一期節目,在“愛之初體驗”環節過后,孟非問女嘉賓劉五朵對男嘉賓的看法,劉五朵說“我就是感覺男嘉賓很帥,心動女生應該在中間的‘女神區’”。接著,樂嘉問她心目中“女神”的標準是什么。劉五朵回答 “就是長得好,然后氣質好,特別招人喜歡”。對此,樂嘉提出了不同看法,“很多女神其實是不招人喜歡的,只能看不想碰,我如果出去玩,我一定不會找個女神跟我出去玩兒,我會找你一起去,比方說如果我要是有些事想找個人打個下手或者幫個忙,我找女神會不好意思,如果找你我會覺得很好意思,心情不好的時候想找人逗個悶兒,女神這時候會希望有人會給她逗悶兒,但是你可以讓任何人變得輕松,如果結婚,結婚我也不會找女神,因為你有個好處,如果你知道我在外邊有很多女神,你仍然會用你的笑容讓我感到愧疚回到你的身邊,如果我找個女神結婚,她會問我難道家里的女神還不夠還要在外面找嗎,很麻煩,而且大多數女神都是以悲慘的情感命運而告終,只有你最終才會得到幸福和歡樂的”。可謂是語言犀利觀點鮮明,在如此具有爭議的對話過程中,孟非會采用調侃的方式來緩解氣氛。這期節目中,孟非最后根據樂嘉的觀點總結成了一句話,“他的很多表述很多的細節我不同意,但是一個核心的觀念我是同意的,無論是誰,如果你要想你的幸福指數高一些,放低身段是一個非常聰明的選擇”。孟非的總結可謂精辟,在表達上去粗取精,讓樂嘉想要表達的意思變得簡單扼要易于接受。
樂嘉和黃菡有時候在節目中表述的一些觀點可能有些偏激和復雜,孟非就會用通俗易懂的言語來概括他們的觀點,加之主持人自己的理解,使得觀點很容易就會被觀眾們所接受,同時也更有深度。
2.1.2心理專家激發主持人觀點,豐富節目主題
2012年9月16日的一期節目,3號男嘉賓高婷是一位來自內蒙古的蒙古族小伙子,在天津做機械設計的工作。他在節目中的表現缺少一種陽剛之氣,導致最后沒有與女嘉賓牽手成功。為了能讓男嘉賓找到失敗的原因,黃菡給了他一些建議,“你現在很想找一個女朋友,當然也應該,不過我覺得你首先應該去在你的生活工作當中找一個老師,你確實需要一些全方位的指導,比如說大家提到的,陽剛一點”。樂嘉也給出了建議,“你可以暫時把天津的工作暫停一段時間,回到內蒙古的草原上待個半年時間再出來,我覺得對你現在的狀態會比你一直待在天津要好”,男嘉賓走后,孟非結合了樂嘉和黃菡的建議說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要補充一句,我覺得他當務之急不是交女朋友,是先交幾個男性朋友,真正的男性朋友,然后過兩年再去找女孩兒,這個比較合適”。心理專家某些觀點的表達有時會刺激主持人迸發出新的觀點,使得節目傳遞的觀點更豐富。
2. 2心理專家激發主持人話題交流
話題,是節目中不可缺少的。話題的交流可以增加男女嘉賓之間的相互了解,而且話題可以說是節目傳達主題思想的載體。主持人通過與嘉賓的話題交流將一些觀點傳遞給觀眾。當然,話題內容不單單由主持人提出,還需要心理專家的加入來激發主持人的話題交流。
2012年的9月1日的節目中,5號男嘉賓王津在VCR中提到一種看法,認為“男女約會消費時比較贊成‘AB制’,完全由男方付錢的話,會讓男方感受不到女方的關懷”。樂嘉就此向男嘉賓詢問“我不知道什么是AB制,我只聽說過AA制”,男嘉賓解釋說“如果男女出去吃飯十次,男生如果請客七次,女生則請客三次,或者是八二分九一分,只要讓男方感受到女方的關心就行”,樂嘉聽后做出不同的看法,“如果男方每次請客要出1000元,而女方請客時只出50元,那不就產生了付出不對等,而且如果女生比男生的經濟實力要好,難道還讓男生請那么多次嗎?”此看法一出,引起了黃菡的不同的觀點,同時使孟非想起當年談戀愛吃飯誰來付錢的趣事。可見,心理專家的一些疑問或者興趣會引起節目中話題的討論,并且激發出主持人的一些親身體驗來加入到話題當中,豐富節目的話題交流。
3 完善《非誠勿擾》中心理專家的形象
如今心理專家已經屬于成功的相親類節目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于該節目的成功與否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心理專家的形象塑造不可忽視。
3.1重視節目中心理專家形象塑造
樂嘉可謂是《非誠勿擾》中一個非常成功的心理專家角色,他完全打破了過去的心理專家的形象,顛覆了觀眾大腦中慣有的形象思維模式,給人全新的視覺感受和心理感受。首先視覺感受上,富有特色的光頭,時尚的穿衣搭配,完美的體型身材,豐富的體態語言等給觀眾煥然一新的視覺刺激,符合《非誠勿擾》這檔形式絢麗、具有新時代氣息的相親類節目。其次,別具一格的專業理論“性格色彩學”和犀利敏銳的言辭給節目增加了富有戲劇性的沖突和刺激。
在深層面,還要注重心理專家的思想價值定位,因為在一定程度他們也代表著節目的價值取向,而節目的價值取向會或多或少影響社會的價值取向。《非誠勿擾》節目曾經因為價值取向問題被批評整改,于是后來加入了黃菡這一新的心理專家角色。黃菡是一位性格穩重開朗,理智又不失感性,言辭委婉的心理專家,她的思想定位使得節目的價值取向回歸正軌,使得節目再次受到大眾的歡迎和關注。
所以,心理專家形象塑造要重視兩個方面,一是外表形象,一是價值取向上,兩個方面缺一不可。這樣節目中心理專家的形象就會豐滿,立體且貼近于大眾。
3.2提高心理專家的個人素質
對于完善節目中的心理專家的形象,關鍵要提高心理專家的個人素質。節目越是受到觀眾的喜歡,心理專家對于受眾的影響力就會越大,心理專家對于社會輿論導向的影響所承擔的責任也就越來越大。因此,提高心理專家個人素質至關重要。
從專業的角度來說,心理專家的個人素質也稱個人特質,對咨詢和治療產生影響的個人特質包括:咨詢師的價值觀,咨詢師的人格特點,咨詢師的職業能力。所以根據生活服務類節目的節目特點,心理專家的個人素質首先要有符合節目的價值取向,其次具有吸引受眾的人格魅力,最后要有能夠游刃有余的幫助現場嘉賓的能力。
這三個方面是構成一個成功心理專家個人素質的重要元素,心理專家應該在這三個方面不斷地修煉自己,提高自己。這樣才能在節目中表現的如魚得水更好的服務現場的男女嘉賓,受眾也會增加對心理專家的信任感和喜愛度,從而引導正確的價值取向。
結 語
主持人是節目的靈魂,是連接著觀眾和節目的橋梁,而心理專家對主持人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可以使主持人的觀點更加全面且具有深度,激發主持人的觀點豐富節目主題,豐富話題交流等,可以說而嘉賓與主持人之間是相得益彰的。因此,要從塑造心理專家形象和提高心理專家的個人素質兩方面來完善心理專家的形象。最終,達到節目的傳播效果最優化。
參考文獻:
[1]杜軍.淺談生活服務類節目的創作.當代電視[J].2010年第10期
[2]梁旭艷.一個至關重要的角色——《非誠勿擾》中“樂嘉”符號的傳播學解讀.青年文學家[J].2011年05期
[3] 支婧茹.淺析情感觀察員在相親交友類節目中的作用.新西部[J].2010年08期
[4] 王中杰.咨詢師的個人特質對心理咨詢效果的影響.中國心理衛生雜志[J].2005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