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眾所周知,2006年的一場大旱和國際形勢的風云變幻,在2006年下半年拉開了我國平靜多年的物價上漲大幕。此后一輪又一輪的物價上漲大戲,不歇氣的你方唱罷,我登場,而且越演越烈,時至今日,未有停息。五年來,把百姓生活攪得片刻不得安寧。
這其中,食品原、輔材料價格更是隨伍而歌,高調上漲,普遍翻倍,有的甚至漲了兩倍、三倍還多。價格變動時刻挑動著食品行業生產者的神經。在這場價格大戲狂歌亂舞,漲聲一片的背后,卻是我們這些從事高校食品保障供應服務部門的苦不堪言。
我所負責的飲食服務中心(簡稱:中心)是我校后勤集團下屬機構,專門負責為我校廣大師生員工提供飲食服務。中心主要管理兩個學生食堂、兩個清真餐廳。由于高校的特殊性,學校飲食服務工作肩負有食品保障穩定的責任,食堂食品售價,在原料漲價面前,一般不可隨風而動,相反必要時還要展示出急風知勁草的品質。因此食堂是非盈利,非市場化的,一直是低毛利率運營。中心的飲食工作是處在進貨端完全市場化,而銷售端則是非市場化的夾縫中開展。持續的物價上漲,給中心直接造成巨大的成本壓力。此外,由于中心實行的是工資與效益掛鉤的分配方式,物價上漲壓縮了效益,與本應提高工資的需求相左,進而對中心員工隊伍穩定形成較大的沖擊。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這幾年持續的物價上漲,使中心飲食穩定工作面臨的困難不可謂不巨大,形勢不可謂不嚴峻,但中心沒有退縮,沒有消極等待,而是本著我校“以人為本,學生第一”的辦學理念和“后勤保障有力”的工作宗旨,為力求實現學校和集團下達的“確保飲食安全穩定”的指令,中心與全體員工一道,大家一盤棋,積極的想辦法,找對策。
首先,在“自力更生”上下功夫,找出路。
通過不斷的詳細的市場調查了解,在掌握準確信息后,經與集團大宗物資采購小組一道考查,尋求得集團資金支持,在物價上漲初期和隨后的物價波動低位區,以供貨商代儲的形式,及時大膽的分批次購儲大量米、面、油等原料,前前后后有千噸之多。有效的防范了價格上漲和波動造成的沖擊。
發揮中心集中采購優勢,多渠道掌握市場信息,采購形式多樣,極力降低采購成本。利用中心倉庫的“蓄水池”削波作用,在原料市場與食堂之間形成一道屏障,阻隔價格波動對食堂的沖擊。同時,在食堂出現困難時,中心還主動承擔食堂的部分設備維修費用、勞保費、低耗品費和米飯加工費用等,壓縮中心開支,分擔食堂負擔。如目前米飯成本2.3元左右,中心給食堂的價格是1.8元,食堂售價為2元。盡力為使食堂營造一個必要的相對比較穩定的前端環境。
挖潛降耗,努力降低生產成本。生產中多形式加強員工教育,提高員工的節約降耗意識和技能。各食堂間和食堂內部積極開展挖潛降耗比拼。此外,中心還在硬件上投入,如先后對各食堂灶具進行節能技術改造,較大幅度降低了能源消耗。
減員增效,穩定員工待遇。減員的前提是要提高勞動效率。為此中心根據食堂實際,購置必要的生產設備。通過崗位輪動,合理人員分配,以崗定人,施行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用人機制等措施提高勞動效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雖然學校教學規模擴大了,營業額有大幅提高,但中心員工由之前的100多人減少到目前的80多人,而且員工勞動時間還有所減少。
各食堂在保證現有食品基本品種不變的前提下,合理調劑。激勵員工創新,開發出許多高附加值的食品品種,不但滿足了不同就餐者需要,同時也提高我校飲食服務的水平,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其次,中心“自力更生”尋求自救同時,學校和集團也時刻關心著中心的情況,在必要時及時給予幫助和支持。如2007年學校給中心數十萬資金補助;集團給予中心長期免水、電費的直接支助,以及積極參與中心自力更生尋求自救措施中,積極的想辦法,找對策。
幾年來,通過學校、集團、中心和中心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上下一心,共克時艱,確保了我校飲食服務工作穩定有序開展,在抗擊物價大幅上漲的沖擊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物價形勢仍沒有緩和的跡象。在此套句不太貼切的老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雖努力”以自勉。我們將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和無所畏懼的信心,迎接未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