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控氦氣飛艇是高壓輸電線路架線施工中的一種新型跨越工具,飛艇放引繩技術主要是由飛艇技術、遙控操作技術、施放引繩技術以及后續工序施工技術等幾部分組成.其中,遙控操作人員的操控技術和工作經驗至關重要.
1、施工步驟及方法
1.1 施工方法說明
1.1.1在飛艇施工引繩的工藝中,由飛艇施工的引繩為一級引繩,其后順序牽引的引繩為二級、三級等,引繩的破斷力隨級別的升高而不斷增大,直至足以牽引導引繩,當一級引繩施放完畢升空后,二級及其以后的引繩可利用小型牽引機械和放線牽張設備分級進行牽放。整個工序的關鍵工作和首要工作是在飛艇進行的一級引繩展放上。
1.1.2飛艇施放一級引繩的方式有兩種,牽放和展放,根據作業時地形、氣候和跨越物的特點選擇不同的放線方式,本工程采用的方式為牽放。
1.1.3牽放是將一級引繩全部置于起點地面線盤上,并將繩盤上的繩頭帶上塔頂,當飛艇在塔頂上方懸停并從遙控放線器中放出一段5~10米的引繩到塔頂后,這時將飛艇放下的繩頭和從地面帶上塔頂的繩頭相連,飛艇便可牽引引繩向終點飛行。飛行全程中,引繩的張力由地面繩盤操控人員根據指揮員的命令進行控制,引繩可始終處于騰空狀態,飛艇在飛越終點后帶引繩下降,當塔頂或地面人員抓住引繩后,遙控人員把遙控脫繩器打開,將飛艇上的繩頭拋下,完成一段線路的一級引繩牽放。
2、作業安排及流程
2.1設立一個專業飛艇隊,主要負責采用飛艇施放一級引繩,直至牽通一根四級引繩,牽通一根四級引繩后,飛艇隊任務完成將轉至下一展放區段,剩余后續施工由項目部架線隊負責,主要完成從一根四級引繩至八根(單回路五根)φ13mm導引繩的后續工作,并最終完成導、地線及OPGW的張力展放。
2.2施工流程
現場勘察起降場 → 技術方案準備 → 技術交底、物資準備 → 飛艇牽放一級引繩 → 一級引繩過渡二級引繩 → 二級引繩牽引三級引繩 → 三級引繩牽引四級引繩 → 四級引繩二次一牽三、一次一牽四作業共完成八根四級引繩(單回路為二次一牽三作業完成五根四級引繩) → 四級引繩牽引放線導引繩 → 正常方式完成導、地線及OPGW張力展放。
3、 后續施工方案
3.1由于遙控飛艇所牽放的一級引繩破斷力極低,要將一級引繩過渡到常規線路使用的φ13mm鋼絲繩,這其中還需要過渡二級、三級引繩、四級引繩,并且在四級引繩上以兩次一牽三的方式將一根引繩變成五根引繩。
3.2當作業區段的一級引繩全部放通后,采用人工牽引的方式將一級引繩過渡為二級引繩,再采用機動絞磨牽引的方式將二級引繩變為三級引繩,三級引繩牽通后,使用專用小型牽張機牽引一根四級引繩。
3.3全部引繩牽通后,便可將導線引繩和地線引繩分別放到導線滑車和地線滑車內,準備機械牽引φ13mm鋼絲繩。分繩時,先將各引繩的張力降低,然后按照先下后上的順序進行,導線引繩可用一根20米左右的繩索提放到邊導線滑車內;地線引繩可直接置于地線滑車內。
3.4走板過塔時,應緩慢牽引,以便高空人員將走板提過滑車。牽引過程中,高空人員應注意觀察,指揮調整各引繩張力,避免打絞情況的發生。
4、飛艇正常飛行操作程序
4.1 起飛程序
1)人員到位,飛艇移至起飛位置,迎風放置。
2)發動機起動。發動機起動標志是起飛程序的真正開始。因此,一定要確保飛艇的安全檢修后,才能進行到這一步。
3)起飛
-
飛艇對準風向,吊艙底下前后兩人把住起飛艇吊艙,前后站立,飛艇尾部一人拉住尾繩(嚴防繩子纏在身體上),并隨時輔助牽引尾繩使飛艇始終保持對準風向。
-
操縱手示意地勤人員打開傾轉涵道電源開關后,遙控操縱檢查:尾翼航向轉動方向正確,舵角大小合適,涵道傾轉正常。
-
操縱手此時觀察風力大小,設置發動機涵道傾轉角度。如果無風,涵道轉至垂直向上推進位置,以準備垂直起飛;如果有風,由轉至斜向上推進位置,轉動角度隨風力大小改變:風小,轉角小,風大由增大傾轉角度,使發動機推力產生向前推進的分量抵消風阻。
-
確定起飛,操縱手將發動機推風門至較大馬力,維持2-3秒后,報話機通知。
-
地勤人員接到起飛指令后,同時托住吊艙,將飛艇向上拋出,尾繩人員同時放開尾繩,這樣使飛艇垂直起飛,若起飛時有風,由地勤人員斜向前方拋出飛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