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運載平臺在各行業中承擔著貨物運載輸送功能,在現代,運載平臺的智能化和精細控制都是高科技水平體現。本篇中國科技論文闡述了運載平臺背景和運用方式,解釋運載平臺總調運籌管理基本內涵,以實際經驗提出提高運載平臺總調運籌管理主要做法,結果工廠不僅提高了總裝調試效率,而且創新了總裝調試機制,效果喜人。
推薦期刊:國家級期刊《機械傳動》雜志創刊于1977年(原名齒輪),在讀者意見和有關專家論證建議的基礎上,本著有利于確保輿論導向與出版方向正確,有利于期刊兩個效益全面提高的基本原則,從2010年起將全新改版為月刊出版。其他相關期刊有《機械強度》《機械工業信息與網絡》
1 運載平臺背景簡介及分析
運載平臺是在半掛或自行式底盤上加裝運載、起豎等設備后形成的綜合性操作裝置。在總體裝配過程中需要對其不斷地進行系統性調試,從而為后需裝配及測試奠定基礎[1]。“十一五”期間,工廠重點加強了運載平臺類產品的總裝調試能力,其主要原因如下。
1)適應產品生產特點的需要。在國家整體宏觀形勢的影響下,運載平臺類產品的生產特點主要有兩種。一是表現為“三邊”形式,即邊研制、邊批產、邊定型。二是表現為“時間緊、任務急、產品多”。為適應這種特點,就需要提高生產效率,尤其要提高總裝過程中的調試效率。航天產品一貫為單件小批量生產,與之相應的總體裝配調試模式則為單臺產品順序作業,顯然這樣的調試效率不高。在調試模式不變的情況下,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就需要擴大工作場地以建立多個分立的調試工位,以實現多臺產品同時調試。然而,工廠場地資源有限,為均衡多個型號產品的生產進度,就需要從革新調試方法的途徑來提高調試效率。
2)推進企業核心技術能力建設的需要。為適應經濟發展態勢,工廠決定提高總裝調試能力以提高企業的核心技術競爭能力。而高效調試則是總裝調試技術能力中的一項重要因素。因為企業資源有限,且限于平衡發展的原則[2]。要提升總裝調試技術能力,必須以創新帶動技術進步,進而形成核心能力模式。
2 運載平臺總調運籌管理基本內涵
為適應產品變化及企業建設的需要,工廠經過不斷探索及實踐,創新了運載平臺總裝調試運籌管理方法,其實施流程見圖1。
在實施上述流程的基礎上,結合運載平臺總裝調試運籌管理的具體實施方法可得出其基本內涵為:適應運載平臺總裝過程中調試工作量大、任務急、需形成核心技術能力的特點,采用運籌調度、精益生產、精益管理等技術手段[3-5],實現人員、工藝、組織管理等因素的有機高效協調,優化總裝調試流程,建立進度敏捷、高效響應的運籌管理機制,提高運載平臺總裝的調試水平。
3 提高運載平臺總調運籌管理主要做法
提高運載平臺總裝調試運籌管理的主要做法見第106頁圖2。
1)調試流程運籌重排。接到總裝調試任務后,如果按照調試工藝流程直接進行調試,難免會遇到工藝流程與調試資源不匹配的情況,這樣勢必會導致調試效率不高。為此,在運籌學理論指導下,輔以精益生產、精益管理的理念,根據實際調試資源對調試流程進行重排,達到對人員、工藝、組織管理等因素的最優配置,從而達到時間零浪費、質量零缺陷和資金零占用的精益生產目標,從而提高調試效率。
某運載平臺總裝調試流程重排前后調試效果的對比情況見表1。
由表1可知,通過流程重排、調試時長,由重排前的9天達到重排后的7天,工序由原來的48道調整為39道,大大地節約了時間、工藝和人力,提高了總調管理的水平。
2)分時及分物復用。分時及分物復用即在多臺次運載平臺同時總裝調試過程中,按照精益生產的理念,以運籌管理為手段,使時間、物料(含設備)在不同工況下交叉復用,盡量提高時間、物料(含設備)的利用率,從而提高調試工效。分時復用如:某運載平臺在總裝調試時,其“空載起豎90°”的試驗項目進行過程中需要執行“空載下滑”動作,而其總裝調試工藝中也另有“空載下滑1.5 h”的試驗項目需要進行,這樣就可將兩項試驗項目合并,使試驗時間重疊,從而減少了總體試驗時間。分物復用如:在多臺某運載平臺同時調試時,由于各臺次的調試進度不同,因而就可利用一臺調試油源分時為多臺運載平臺供油。這樣既提高了調試油源的利用率,又不影響各運載平臺的調試要求,從而實現了分物復用。通過類似的分時及分物復用做法,達到了提高總調效率的效果。
3)表格化調試。即在運載平臺總裝調試過程中,將調試流程、項目、記錄全部進行表格化顯示并進行量化管理,以減少資料查找、試驗判定、數據記錄等方面的時間,從而提高工效。其包括表格化流程和表格化記錄兩部分。表格化流程即將全部調試流程在一張表格繪制出來,做到調試流程、步驟、項目一目了然。表格化記錄即在表格上記錄調試過程、數據及結論。
4)調試全周期管理。調試全周期管理即對運載平臺總裝調試的全生命周期進行綜合管理,包括以下5個方面。一是匯總調試問題。隨著運載平臺總裝調試過程的不斷深入及積累,必然會產生多項調試問題。這就需要將這些問題匯總并分類處理,從而為后續的調試儲備寶貴經驗,以降低同類調試問題發生的概率,減少調試問題的處理時間,提高調試效率。二是編排故障排除預案。在匯總調試問題的基礎上,經分析、試驗及處理后編制故障排除預案,以從容應對調試故障的再次出現,縮減問題的處理時間。三是確定調試崗位職責。通過確定調試崗位職責可以明確調試人員工作內容、精減調試人員數量、有效執行試驗內容、減少窩工現象,從而提高調試效率。四是標明調試注意事項。調試注意事項不僅應明確標示,還應對參與調試全體人員宣貫,使每個調試人員均明了于胸,而且應在文件及實物上標明以防止誤操作及其他意外情況發生。五是響應用戶反饋。因為用戶可反饋運載平臺總裝調試的相關問題信息。據此反饋信息可改進調試質量,提高調試效率。
4 運載平臺高效總調運籌管理實施效果
基于運載平臺總裝調試的邊建設,邊推進,“運籌管理”模式,幾年來已取得明顯成效,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首先,實現了運載平臺總裝高效調試。其次,構建了運載平臺總裝高效調試運籌管理機制。工廠通過這種管理創新,不僅提高了總裝調試效率,而且創新了總裝調試機制,這種模式在未來總裝調試管理技術的發展中必將產生相當大的推動作用。此外,運籌管理的思想方法可為同類單位提供借鑒,加速其技術創新,進而推動相關單位和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成大先.機械設計手冊[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
[2] 哈羅德·科茲納.項目管理:計劃、進度和控制的系統方法[M].楊愛華,王麗珍,石一辰,等,譯.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
[3] 陳忠雄.精益生產管理務實[M].北京:中國科學文化出版社,2010.
[4] 佃律志.豐田生產方式[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6.
[5] 若松義人.為什么是豐田[M].北京:京華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