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世紀,每一位共產黨員都要更加深入地實踐黨對全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提出的新要求,努力開創新時期群眾工作的新局面。
1、全面了解人民群眾的要求和愿望
我們黨之所以能夠成為中國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就是因為我們黨最了解中華民族的愿望和追求。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夢寐以求的愿望和追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但實現這一心愿,需要的是現實的努力和奮斗。因此,黨的各級組織和黨員應該具體全面了解處在特定環境和條件下的群眾心愿,“采取容易為群眾所接受、所歡迎的方式方法進行。要善于疏導,注意發揚民主,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采取吸引群眾廣泛參與的方法、群眾自己教育自己的方法、平等討論的方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法。要注意區分層次,針對不同特點,把先進性的要求同廣泛性的要求結合起來,把思想教育同行為規范的培養結合起來”。把群眾切身的、具體的愿望和需要與全局的、長遠的利益協調銜接起來,把群眾工作做到群眾的心坎上。
2、主動關心人民群眾的疾苦和困難
雖然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我國的國情有許多方面將長期制約生產力的發展速度和水平。就業問題、弱勢群體問題、“三農”問題、醫療保障問題等等,都需要我們黨全力解決。因此,群眾在衣食住行、孤老病殘、婚喪嫁娶、子女上學、求職辦事等方面遇到問題和困難,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都要主動上門關心,多做物質解困、精神安慰、爭取群眾的諒解與理解,支持與參與,與黨同心同德,不斷戰勝生活中的問題和困難。
3、開創黨的群眾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第一,在堅持“兩處務必”中體現人民利益
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中國共產黨人已經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做出了科學的回答,我們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自覺堅持“兩個務必”是保持黨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根本保證,也是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具體體現。只有始終堅持“兩個務必”,才能獲得人民群眾的信服,保持人民公仆、人民懦子牛的本色。
第二,在政治文明建設中落實黨的群眾工作
我們黨要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就必須在抓好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時,高度重視政治文明,實現“三個文明”協調發展。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指出:“按照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原則,規范黨委與人大、政府、政協以及人民團體的關系。”因此,黨開展群眾工作并不是包攬一切,而是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人大、政府、政協以及人民團體的職能建設中去,領導和支持人民當家作主,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群眾依法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維護和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第三,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細化群眾工作
一是通過理論宣傳,解決人民群眾的信仰和精神追求問題;二是通過媒體傳播,解決面上帶有共性的思想和認識問題;三是通過網絡傳輸,解決主流文化占領現代思想文化陣地問題;四是討論說服,解決群眾中對黨的方針政策不理解而造成的心氣不順問題;五是排解糾紛,解決群眾中的人民內部矛盾問題;六是啟導修養,解決人民群眾的人生修養問題;七是道德規勸,解決群眾中的道德缺陷問題;八是耐心解說,解決群眾的思想疙瘩和情緒不暢問題;九是心理疏通,解決群眾的心理郁結問題;十是幫助教育,解決群眾中出現的錯誤過失問題;十一是批評挽救,解決群眾中有人執迷不悟問題;十二是必要援助,解決群眾中突遇災禍的問題;十三是節日看望,解決群眾中有代表性的重點難點問題;十四是雪中送炭,解決群眾的燃眉之急問題;十五是結對幫扶,解決群眾中長期難以脫貧的人口問題;十六是捐款捐物,解決群眾生活中一時無力解決的問題;十七是出謀劃策,解決群眾中的就業創業問題;十八是鼓勵打氣,解決群眾中出現的失敗乏力問題;十九是通過會議報告,解決重大情況真實地上情下達和下情上達問題;二十是通過向上反映,解決下級解決不了而又需要上級解決或了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