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師資隊伍是學校發展中的關鍵因素,高校的擴招使得學校長期處于師資短缺狀態,在經濟欠發達地區高等職業院校表現得尤為突出.本文以呼和浩特高職園區為例,分析了造成高職院校師資結構不合理的原因,對園區內實行師資建設整體統籌、共建共享,并進行了可行性分析.
關鍵詞:高職園區;師資;共建共享
2002年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發布了《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以來,國務院及多個部門相繼發布了“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國發〔2019〕4號)》等多個有關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文件,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更是大篇幅對發展職業教育做出了規劃.在此背景下,很多地區投巨資建起了職業教育園區.但從全國范圍看,經濟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職業教育的發展仍純在較大差距,發展不平衡.這種差距不是辦學硬件的差距,而主要是辦學機制的差距,尤其是師資隊伍的建設理念方面.
人才的流動激活了國家的經濟,但同時也造成了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人才流失,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經濟欠發達地區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壓力變得更加巨大.2006年以來,國家先后啟動了“示范(骨干)院校”拔尖建設、“優質高職院校”拔尖建設、“雙高計劃”拔尖性建設等建設計劃.這些項目極大的提升了骨干職業院校的辦學能力,但同時也使得優質師資向少數院校集中,給其他院校的發展造成等了一定的困難,經濟欠發達地區表現得尤為突出.因此,如何解決職業教育優質師資短缺,促進經濟欠發達地區職業教育的均衡發展,成為職業教育領域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認為師資共建共享是解決經濟欠發達地區職業教育優質師資短缺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本文以呼和浩特職業園區建設為例,對師資建設相關問題進行探討.
呼和浩特高職園區于2007年開工建設,是集文化、教育、經濟服務為一體的高等職業教育科技園區.目前已有呼和浩特職業學院、內蒙古化工職業學院、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內蒙古商貿職業學院、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內蒙古北方職業技術學院6所高職院校入駐,所設的專業涵蓋了化工、建材、機械、電氣、信息、金融、管理等領域.呼和浩特高職園區是內蒙古自治區三個高職園區之一,位于自治區首府,它的建設與發展對自治區職業教育起著示范作用.
1 高等職業園區師資共建共享的必要性
高等職業園區建設,是一個地區重視職業教育的重要舉措,其目的在于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提高職業教育質量.教師資源是教育資源的核心,優化師資資源配置,是辦好職業教育的重要基礎.而經濟欠發達地區由于經費的短缺,各校進行全學科配置優質師資困難極大,因此,在職業園區建設的基礎上施行師資共建共享是最為合理的選擇.
1.1 可以解決高等職業教育教師總量不足和結構性短缺問題
呼和浩特職業園區目前有六所院校,在校生6萬余人,六校專職教師2500余人,園區總師生比為1:24,已超過了限制招生的紅線,教師總量嚴重不足.由于各校教師管理均處于獨立狀態,各校均須配備基礎學科、思政等課程的教師,造成大量重復建設.師資隊伍整體呈現結構性短缺與過剩問題.而通過師資共建共享,可以優化職業園區整體師資配置.
1.2 可以解決高層次優秀人才短缺問題
高層次人才助推學校發展,但同時也大幅提高了學校發展的成本.經濟欠發達地區為吸引優秀人才,往往許以優厚的待遇,引進成本甚至比發達地區還要高.每一個高層次人才引進的背后都是巨額的工資、福利、住房等支出,給學校帶來了沉重的壓力.而通過職業園區師資共建共享機制進行統籌,減少師資隊伍建設過程中的重復建設,可以用有限的資金引進更多的高層次優秀人才.
1.3 職業教育的特點決定了師資隊伍共建共享是發展的必然方向
職業教育具有社會性、職業性、適應性、實踐性、大眾性、中介性、終身性等其他特點[1].其中,職業性、適應性和實踐性所體現的是職業教育的內容必須具有實用性和技能性,其目的是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應用型人才.訂單式的人才培養對師資的綜合素質要求很高,而培養知識復合型的教師又需要較長的時間,但通過校際合作師資共享組成知識復合型教學團隊,可以迅速扭轉高層次人才短缺的現狀.
2 高等職業園區師資共建共享的制約因素
2.1 主觀意識方面的制約
傳統觀念根深蒂固,隸屬關系限制了園區內的校際合作,近些年雖有改善,但仍然是阻礙職業園區建設與管理創新的重要因素.
第一,弱化了學校管理者的合作意識.職業園區內的院校隸屬于不同的辦學主體,本學規模、經費劃撥渠道不同,各校需向各自的辦學和投資主體負責.以呼和浩特職業園區為例,園區內的六所院校中,呼和浩特職業學院隸屬于呼和浩特市政府,其他五校隸屬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這種歸屬觀念、等級觀念給合作制造了障礙.
第二,限制了教育主管部門的統籌意識.政府投資建設高職園區的初衷,就是為了形成合力,推動本地區職業教育的發展,但入駐園區的學校分屬不同上級單位,學校的發展建設缺乏統籌,使得一些院校失去了獲得國家投資的機會.例如,呼和浩特職業職業學院是園區歷史最悠久、師資力量最強、教學規模最大的學校,但在“升本”、申請“示范(骨干)院校”、“雙高計劃”等建設項目過程中沒有得到有力的支持而屢屢失利.
2.2 師資管理制度的制約
傳統的師資管理是封閉的,缺乏靈活性和開放性;在師資隊伍建設理念方面,雖有專業側重,但整體上講的是一個“全”字.獨立的師資管理體制所固有的封閉性,不僅阻礙了師資的共建共享,同時也造成了在教學過程中有的吃不飽、有的吃不了現象,嚴重影響教學質量.
推薦閱讀:經濟類核心期刊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