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地方審計部門具有監督管理、創造價值、風險管理、咨詢服務的基本職能,其對于優化政府組織框架、提高政府部門績效、推動社會經濟發展與轉型具有重要意義。從區域經濟學角度分析地方審計部門職能發揮問題,有助于縮小審計工作與現實需求的差距,密切地方政府審計工作的關聯,構建更為嚴密、科學的審計工作模式和體系。
[關鍵詞]地方審計;職能發揮;區域經濟;發展建議
《經濟學報》涵蓋經濟學科的所有學科領域,發表原創性的學術研究成果以及綜述和評論性的研究論文。本刊秉承學術、公正的原則,倡導獨立、客觀的研究,提倡嚴謹、規范的方法。
區域經濟學的研究領域非常廣泛,涵蓋經濟發展、產業、環境、行政、文化等問題,且隨時代的變化,其研究領域還在不斷擴張。從研究范式上來看,首先要遵照一定的標準將空間范圍劃分為不同區域,然后對區域內容做進一步的劃分。地方審計部門履行公共管理職責,其對于區域經濟的貢獻在于為地方提供好的意見和發展建議,以及為制定更為科學合理的政策提供參考。那么,地方審計部門都有哪些重要的職能?其對于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是什么?審計部門職能履行過程中主要面臨哪些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深入思考和探究。
一、地方審計部門的基本職能
地方審計部門是促進區域經濟有序發展的“第三只眼睛”,同時也是為區域經濟發展服務的。總體而言,地方審計部門具有監督管理、創造價值、風險管理、咨詢服務四項基本職能。
其一,監督職能。地方審計部門依法履行監督責任,對政策、制度、執行和企業發展等依法審計,通過有效監督促進地方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社會轉型時期,市場經濟發展出現許多不確定因素,加之社會誠信氛圍亟待完善,有效的內外部監督十分必要。
其二,創造價值職能。地方審計部門在審計工作開展過程中,可以對各單位和政府的行政行為進行有效監督,通過審計可以挽回資金損失,減少貪污腐敗現象,確保政府資產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時地方審計還可以為地方經濟發展把脈,對于地方經濟發展的問題能夠及時予以指出,實現地方經濟發展的保值、增值。通過地方審計能夠規范地方企業的經營管理,提升地方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效率,能夠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在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基礎之上,促進本地經濟發展。
其三,風險管理職能。地方審計部門是確保本地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通過審計工作的開展,能夠從客觀、全方位角度對地方經濟發展存在的風險予以明確和梳理,并指出存在的具體問題。特別是當前在地方經濟發展過程中風險具有傳遞性和感染性特征,一旦地方經濟的某一環節出現問題,可能會導致地方經濟整體陷入困境,因此地方審計部門應該充分發揮風險管理職能,對于本地經濟存在的苗頭性問題提前預警,并做好相對應對策略。
其四,咨詢服務職能。地方審計部門在工作開展過程中既可以對政府財務信息進行監督管理,同時也對非財務相關事務進行評估,并結合本地經濟社會發展具體狀況,制定相應的發展戰略,能夠為本地長遠發展提出具體措施。可以說,審計部門的意見是地方政府制定長遠政策的重要信息來源之一,因此審計部門在工作開展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咨詢和服務職能,既要注重地方政府的需求,也要關注企業的需求,為區域經濟發展做出自身應有貢獻。
二、地方審計部門職能對于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
地方審計部門的監督、服務、創造價值等職能對于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從區域經濟學視角出發,分析地方審計部門職能的意義,可從如下方面進行概括:
其一,地方審計部門職能的有效履行有助于優化政府組織架構。地方審計工作的開展能夠發現不同部門職能不清之處,對于部門之間的重復立項和多頭管理問題能夠進行有效解決,為政府職能部門結構優化,明確事權和財權提出具體的建議和措施。通過績效審計、專項資金審計等活動的開展,能夠對政府節能減排、優化政府結構、提升政府效能等方面起到積極作用。在實現政府結構優化基礎之上,能夠按照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要求,對政府職能部門的責任劃分予以明確,從而有效推動政府機構改革。
其二,地方審計部門職能的有效履行有助于提高政府部門績效。在開展審計活動過程中能夠對地方政府的行政活動、公共投資和相關政策存在的問題予以明晰,并提出具體的改進意見。通過實踐和經驗總結,可以有效降低地方政府的公共行政成本,進一步提升地方政府公共資源的使用效率,更好地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當前審計工作的開展已經不局限于政府活動和政府政策,對于地方宏觀經濟也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特別是近幾年地方政府將財政資金存量和使用效率作為審計重要內容,以宏觀經濟績效審計作為具體推進手段,進一步提升了政府部門績效,實現了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
其三,地方審計部門職能的有效履行有助于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通過地方審計工作開展能夠幫助地方政府官員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在正確的思想理念引導之下,能夠為區域經濟發展制定科學合理戰略的政策。例如,針對領導干部進行自然資源資產責任審計,可以讓地方領導干部在關注經濟發展發展速度的同時,更加關注地方經濟的發展質量和生態性,在制定地方政策時,也會將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作為政策基礎。再如,通過財政扶持政策績效審計能夠讓財政扶持政策的重點放在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改善民生方面,進而關注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升級,實現地方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特別是在就業教育、社會保障、社會管理等方面的專項資金審計,能夠針對當前地方政府在民生、民本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意見,更好的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減少地方經濟發展存在的弊端和問題。
三、地方審計部門履行職能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地方審計部門職能的履行及其對區域經濟發展作用的有效發揮,關鍵在于執行,就現實情況而言,地方審計部門的審計效能還需進一步提升,在審計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
其一,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和專業技能對審計效能有直接影響。地方審計部門職能履行要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人員身上,受經濟發展水平、就業環境、生活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不同區域對于審計人才的吸引力不同,同時也導致不同地方審計部門對于區域經濟發展的貢獻力存在差異。總體而言,現階段審計人員專業技能和審計政策執行力還不能滿足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求,政策落實的跟蹤與監督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工程,審計程序十分復雜,審計人員專業知識和技能掌握不深入、不全面都會影響其執行效率。此外,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市場經濟出現的一些不穩定因素加劇了人們的心理變化,我們也不能忽視個別審計人員工作中存在的有違職業道德的行為,如果不能公正客觀的履行審計職責,勢必會影響地方政府審計職能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