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發電企業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機電一體化時間:瀏覽:

  摘 要:電力行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型行業,其安全發展直接關系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的安全穩定。該文通過對近幾年發電企業開展的安全生產檢查工作進行總結,指出發電企業在安全生產管理中存在的8類主要問題,提出完善發電企業安全管理的對策,為發電企業從業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發電企業;安全管理;應急管理;消防管理

電氣工程論文

  電力行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型行業,其安全發展直接關系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的安全穩定。近年來,我國電力行業發展迅速,發電裝機容量顯著提升,根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的《2019-2020年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2019年底我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0.1億kW,預計2020年底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1.3億kW,電力行業的高速發展給發電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帶來嚴峻挑戰。

  安全生產檢查是一種快速、有效地發現現場問題的重要方式[1],對督促電力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保障安全生產,防止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近幾年,筆者通過對發電企業開展的安全生產檢查工作進行總結,對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相關應對措施,以期提高發發電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給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提供參考借鑒。

  1 發電企業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1.1 安全生產責任制不完善

  部分發電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不完善,安全職責劃分不具體,缺少部分管理人員、班組和專工的安全生產職責;缺少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制;未制定安全生產責任制的監督和考核辦法,未制訂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培訓計劃和培訓方案,不能保證安全生產責任制的有效實施。

  1.2 安全教育培訓有漏洞

  部分發電企業安全教育培訓管理制度不完善,相關部門的職責分工不明確,且未明確安全教育培訓的學時;未制定安全教育培訓計劃,缺少安全培訓大綱;安全教育培訓的學時不滿足要求;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未持證上崗或是證書已過期,未及時進行再培訓、考試和取證;安全教育培訓檔案管理不規范,檔案建立不完善。

  1.3 隱患排查治理不徹底

  部分發電企業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不完善,隱患治理方案不合理,未對排查出的安全隱患進行評估分級,未對隱患排查治理的效果進行評估;隱患排查治理臺賬中缺少整改預案和整改資金等內容;隱患排查治理檔案管理不完善。

  1.4 消防管理存在漏洞

  部分發電企業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如人員的崗位職責不明確,防火重點區域劃分不合理;未制定電纜防火管理制度。電纜防火封堵脫落或是封堵不嚴密,新敷設的電纜未涂刷防火涂料;重點防火部位缺少標識牌或是標示牌設置不規范,未明確防火責任人等;滅火器的配置不符合要求,部分設備區域未配置滅火器或者未采取防火措施;滅火器、消火栓未定期檢查或是未定期檢驗,部分重點區域的滅火器未按照要求每月進行兩次檢查;水噴淋系統、電動消防泵、柴油消防泵未定期進行試驗,缺少試驗記錄。

  1.5 應急管理工作不規范

  部分發電企業編制的應急預案不完善,相關人員和救援小組的職責不清晰,或是與該單位的實際不符,應急預案未及時修訂。應急預案的演練不規范,演練方案中未明確演練的具體內容,演練后的評估不具體,缺少對存在的問題、應急預案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評價,缺少專家點評和演練總結記錄,未及時根據應急演練結果對應急預案進行修訂、完善。應急物資管理不完善,應急救援物資未規范存放,需要檢測的應急物資未定期檢測,應急物資的借用和歸還無相關人員簽字等。

  1.6 危險化學品管理不到位

  部分發電企業的危險化學品無安全技術說明書、安全標簽,或是安全技術說明書不符合要求;危險化學品儲存柜未安裝通風設施;危險化學品儲存間和實驗室內有吊頂,可能導致易燃易爆氣體的積聚;危險化學品出入庫無相關人員簽字,未按生產日期的順序先進先出;酸儲罐區存放急救藥品為硼酸、醋酸,未放置堿性藥品;化學實驗室的門未向疏散方向開啟;危險化學品儲存區域缺少職業危害告知牌和安全警示標識牌。

  1.7 有限空間作業管理不到位

  近年來,有限空間作業人身傷亡事故頻發,凸顯出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不落實、安全風險辨識不徹底、安全教育培訓不到位、事故應急救援處置不力等較多問題。通過對發電企業有限空間作業開展安全生產檢查,主要存在如下問題: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可操作性,編制的制度不符合發電企業實際;未編制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或是現場處置方案,無法在事故發生時進行科學、有序的救援;有限空間辨識不齊全,部分位置未列入有限空間作業管理臺賬;有限空間作業應急物資不齊全或是與應急物資清單不符,有限空間作業現場無安全警示牌;有限空間氣體檢測設備未定期進行檢測。

  1.8 安全標志、標識不齊全

  部分發電企業的名稱標識牌不完善,如電纜夾層、配電室等處缺少名稱標識牌,部分設備也缺少名稱標識牌;部分設備和生產區域缺少安全警示標識,如缺少“防止墜落”、“禁止煙火”、“禁止操作”、“雷雨天氣、禁止靠近”等警示標識,氫站外墻無“30 m內嚴禁煙火”警示標識;部分閥門和管道缺少設備標識、管道介質流向標識;氫氣、氨水等危險化學品缺少理化特性標識。

  2 發電企業安全管理問題應對策略

  2.1 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的要求,在安全生產責任制中要明確各崗位的責任人員,制定各崗位的責任,劃定責任范圍,明確責任制的考核標準,應加強對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考核和評估,確保責任制能嚴格落實到位。

  2.2 注重安全教育培訓

  安全教育培訓是快速提高發電企業從業人員安全生產知識和技術能力的重要途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的要求,發電企業應完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加強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制定并實施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計劃,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應按照有關規定參建相關部門組織的安全教育培訓和考試,取得相應資格證書,做到持證上崗。建立健全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檔案,做好教育培訓時間、培訓內容和參加人員以及考核結果等內容的相關記錄。

  2.3 開展隱患排查治理

  發電企業應建立健全隱患排查治理相關制度,按照《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電力安全隱患排查監督管理暫行規定》的要求,明確安全隱患的分級分類,制定切實可行的隱患排查治理方案,建立隱患排查治理臺賬,嚴格落實整改的責任人、資金、措施、預案和期限,確保隱患得到徹底治理。

  2.4 加強消防安全管理

  消防安全管理是發電企業安全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一旦管理不善,將造成人員傷亡和巨額的財產損失。發電企業應嚴格按照消防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的要求,落實消防安全主體責任,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責任制,制定相關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應急預案,并組織演練,做好評估和總結。積極開展防火隱患排查、滅火器日常安全檢查和消防設備的檢驗工作,落實各項火災隱患整改措施,對不符合要求的滅火設備及時進行更換,確保設備隨時可用,防止發生火災時不能快速滅火,導致火災擴大事故的發生。

  2.5 規范應急管理工作

  加強應急管理,提高應急處置能力,是事故在發生后快速、有序地開展救援,減少和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防止事故擴大的有效途徑。發電企業應按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以及電力企業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等相關要求,完善該單位的應急預案,結合導則要求規范應急預案的編制,積極開展應急培訓工作,提高從業人員的應急處置能力;加強應急預案的演練,明確演練的具體內容,并采取科學的演練方法,提高演練效果;在演練結束后對演練的效果進行總結和評估,做好相關記錄,并及時對應急預案進行修訂、完善。

  2.6 強化危險化學的管控

  發電企業使用的危險化學品主要包括硫酸、鹽酸、氫氧化鈉、次氯酸鈉、氫氣、柴油、氨水和乙醇等,種類繁多,這也給危險化學品的日常安全管理帶來挑戰。發電企業應按照《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等相關要求,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工作,組織開展危險化學品的風險辨識和評估,加強隱患排查治理,做到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全覆蓋,落實各項風險管控措施,從源頭上消除各類潛在風險,防止生產安全事故發生。此外,應按照《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暫行規定》《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的要求,開展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的辨識和評估工作,加強重大危險源的管理,確保安全控制設施處于投用狀態,防止事故發生時不能緊急處理。

  2.7 加強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控

  有限空間是指封閉或部分封閉、進出口受限,但是人員可以進入,未被設計為固定工作場所,自然通風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積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間。發電企業存在的有限空間較多,如電纜溝、排污井、排水井、閥門井、熱力管溝、鍋爐汽包、凝汽器、除氧器、加熱器、壓縮空氣儲氣罐、爐膛、進出口煙道、化學水箱和消防水池等,應按照《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與監督暫行規定》等相關要求,制定完善有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強化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

  發電企業應對有限空間作業風險進行全面辨識和評估,落實危險作業審批制度,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嚴格執行“先通風、再檢測、后作業”的作業程序,在檢測、防護、監護等安全條件全部確認的情況下再開展作業[2]。強化對作業人員安全教育培訓,提高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掌握緊急救護知識,嚴禁在沒有采取可靠防護措施情況下盲目施救;積極開展有限空間作業應急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嚴格按照要求配備有限空間作業安全防護器材和應急裝備,如安全警示標志、通風設備、檢測設備和救援設備等,并確保設備處于可用狀態。

  2.8 合理設置安全標志

  安全標志的設置是為了提醒人們認識到所處的環境是危險的,應提高警惕,采取相關安全防護措施,控制自己的行為,防止事故的發生。安全標志可以劃分為禁止標志、警告標志、指令標志和提示標志4種類型,安全標志主要是由幾何形狀、安全色、對比色以及圖形符號色組成[3]。發電企業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安全標志及其使用導則》等相關要求,在相關設備和區域設置名稱標示牌,在有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和有關設施、設備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當發生危險時,能夠指示作業人員盡快逃離,或提示作業人員采取正確、有效的應對措施,避免事故的發生。

  3 結語

  隨著我國電力體制改革逐漸深入,發電企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但是仍要秉承“生命至上、安全發展”的理念,強化安全管理基礎工作。該文通過對發電企業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發電企業應建立完善的安全規章制度并嚴格落實,明確各崗位的職責,采用科學的安全管理手段,使企業安全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朱連寶.如何做好發電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J].電力安全技術,2010,3(12):37-38.

  [2]王新,王紅漢.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 工業安全與環保,2019,45(10):11-13.

  [3]馬紅,胡醇.規范電氣場所安全標志的應用-解讀《GB/T 29481—2013電氣安全標志》國家標準[J].中國標準化,2015(5):128-131.[1] 2

  推薦閱讀:國內電氣專業有沒有sci檢索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召县| 益阳市| 巴楚县| 桦川县| 永胜县| 云安县| 吴旗县| 开平市| 家居| 新龙县| 江西省| 顺平县| 文山县| 墨玉县| 长垣县| 普安县| 阿拉善左旗| 衡阳县| 哈密市| 灌云县| 呼玛县| 齐齐哈尔市| 噶尔县| 遂溪县| 新巴尔虎右旗| 汉川市| 连江县| 海伦市| 通江县| 怀宁县| 定兴县| 湛江市| 竹山县| 岑巩县| 冀州市| 怀仁县| 阿鲁科尔沁旗| 惠来县| 永嘉县| 温州市| 饶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