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 任務教學法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下達學習目標,制訂學習任務,從而促成學生學習的一種教學方式.任務學習法能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討論、探索、分析,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而完成學習任務.高中階段的學生,在高考的壓力下學習積極性較高,尤其是數學學科,在高考中的占比較大,學生對它的重視度也較高.任務教學法能夠幫助學生梳理學習節奏,優化學習過程,還能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關鍵詞】 高中數學;任務教學法;策略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使用任務教學法,能夠讓學生更加直接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體現學生學習主人翁的地位,讓學生在交互學習中展現個人優勢,體現數學學科的綜合素養,培養學生的數學分析能力、數學運算素養、邏輯思維能力等數學學科核心要素,幫助學生掌握課堂知識,拓展課堂內容,豐富學習方法,提升數學學科的學習成果.本文將從任務教學法在高中數學課堂中的應用策略出發做簡要分析.
一、現階段高中數學課堂任務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任務下達不明確
高中數學任務教學是提升數學課堂教學的關鍵手段.在任務教學中,教師需要下達明確的教學任務,幫助學生確定任務方向.而現階段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會依據課堂需求提出學習任務,但任務細則不夠明確,導致學生在進行任務分解學習的過程中無法緊抓學習重點,即便是通過學生的交互、討論、思考等方法完成了學習任務,表面看面面俱到,卻又都是淺嘗輒止,并沒有在重要任務領域完成深入學習.這不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沉淀,更不能完成數學素養的培養和深化.因此,在任務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下達明確的任務目標,給學生指定需要深入了解的知識點,并要求學生在現有的知識基礎上進行延展學習.
2.任務追蹤不及時
任務教學法是給予學生足夠的自主發揮空間,保證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自由的學習環境中相互探討,共同進步,促進學生之間知識模塊的互通,數學素養的相互影響.但是高中生的學習任務繁重,故任務教學法不能僅限于課堂教學中,在高中生的平常學習中也可以融入任務教學法,而這需要學生具有高度的自律性.教師作為任務下達者,更需要做到及時追蹤.如果高中數學教師做不到及時追蹤,就會導致學生參與了任務學習,但是并未進行深入學習,不利于學生數學分析和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
3.缺乏有效反饋
在任務教學法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監管者和效果監測者.高中的數學重點內容多,學習難度大,教師安排任務學習法之后,大都選擇相信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主觀能動性,從而對學生的監督程度不夠,尤其是學生的學習反饋,教師只能通過任務教學的結果和總結來進行教學反饋,很難做到一對一的教學結果反饋,而導致出現這種問題的根本原因是我國現階段的教育環境,班級學生較多,數學教師精力有限,只能在有效的時間和精力下,盡可能多地做到有效反饋,而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有部分遺漏.這是需要教師在接下來的教學中不斷完善教學方法.
二、高中課堂教學中任務教學法的實施策略
教師應以我國高中數學課程標準為教學指導,從基礎理論知識入手,了解我國高中數學課程教學的改革發展歷程、教學活動組織形式與教學方法,通過現場觀摩教學實踐活動和考察大型案例教學分析,加深對我國高中數學課程教學的整體認識,注重學以致用,培養高中生的核心素養.
1.明確任務目標,強調重點內容
教師應對現代數學的基本觀念和特點有深刻的理解,能夠了解不同歷史時代不同的數學觀點,在數學教學中充分融入中國現代數學教育基本觀念,明確把握從事高校數學道德教育課題研究和組織開展高校數學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熟悉進行中國高校數學道德教育課題研究的一般操作方法,使學生在正確處理與他人和與社會環境的密切關系時,能夠充分運用現代數學的基本概念、方法、技術和數學價值觀.
在課堂中使用任務教學法就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借助學生之間的交互學習,實現學生之間的知識模塊互補,引導學生發揮個人想象力和創造力,在保證現有知識學習的基礎上推陳出新,達到夯實學習基礎、突破學習瓶頸的目的.為了達成以上學習目標,教師要在進行任務教學的時候充分強調課程重點內容,并根據課堂重點內容提出具體的學習要求,指明學習方向,明確學習目標,并將課堂學習任務做好細分,規劃出學習條理,再讓學生進行交互、討論、參與、思考,借助現有學習資源充分發揮學生個人學習主動性,完成課堂內容學習,從而保證課堂任務教學法的學習效果.
高中數學會對數形結合法進行深入學習,其中體現了數學的空間想象力、抽象思維能力及數學分析能力.在高二數學“空間向量及其運算”這一課中,就是深入學習數形結合法.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結合空間圖像來理解空間向量的運算,將數學運算從單一的二維環境轉變到三維環境中,數學運算的復雜性和抽象性更強,學習難度更大.教師在進行任務教學的過程中要明確兩個重點內容:首先是空間向量的表示方式,其次是空間向量的計算規則.明確這兩個任務之后,學生就可以以分析課本例題、自己完成課后習題的方式完成學習任務.學生也可以帶著問題研究課本內容,比如向量是否可逆、逆向量的標記方法和計算方法、向量的運算方法、向量單位的確定方法等,從而完成課程內容學習.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任務,要求學生完成課本內容學習之后進行課本例題的推導,總結出空間向量的運算規律,并借助習題完成深化學習.在明確的任務目標下,學生能夠通過空間向量的運算規則逐漸推理出運算規律.
2.關注學習進度,確保學習效率
任務教學法是20世紀出現的教學形式,這種教學模式和教師的教學設計內容及教學思維有著很大的聯系.隨著教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學者針對任務教學法展開了探究,不同的學者也有著不同的見解.有的學者認為任務教學法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強調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有的學者認為任務教學法的重點在于對任務的設計,通過更加合理的任務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有 的學者認為任務教學法其實是一種實踐類的教學形式,強調了學生的動手參與.而筆者認為,在任務教學活動中,教師作為輔助學習人員,需要做好個人角色定位.在教育革新的大環境中,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不可動搖,而教師作為執教者,是教學結構及教學模式的規劃者.教師除了做好教學規劃之外,更重要的是緊抓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程度.在學習進度方面,教師要根據課程規劃提前做好安排.在學生的學習程度方面,教師需要通過觀察和檢測來發現,尤其是在執行任務教學法之后,學生的學習程度是需要引起教師關注度的重點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沿用任務教學法,能夠快速幫助學生發揮個人優勢,從而利用個人優勢帶動和幫助其他同學迅速完成學習任務,讓學生在更加自由豐富的學習環境中深化課程學習,體現個人優勢.但是由于學習環境及學生基礎儲備的不同,會存在學習任務不均的情況,教師作為學習進度的監督者,要在學生進行任務學習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抽查,或者關注基礎薄弱學生的學習程度,從而保證學生的學習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