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任務驅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教育學時間:瀏覽:

  摘要:任務驅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方法。它是指在教學全過程中,教師以若干個具體任務為中心,讓學生通過完成任務學習基本知識和技能。《分數的基本性質》一課教學,嘗試運用任務驅動這一教學方法,具體路徑為:從數學學科屬性和學生視角出發,認真研讀教材,確定教學(設計)思路,據此有針對性地設計驅動性任務,利用任務驅動學生展開探究、完成體驗。

  關鍵詞:任務驅動;小學數學;《分數的基本性質》

  任務驅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方法。它是指在教學全過程中,教師以若干個具體任務為中心,讓學生通過完成任務學習基本知識和技能。教學中,任務驅動的運用能為學生提供體驗和感悟的機會,促使學生圍繞任務展開學習,主動探究、實踐、思考、運用,形成獨特的、合理的知識結構,獲得積極的學習體驗。教學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分數的基本性質》一課時,筆者嘗試運用任務驅動這一教學方法,以下分享具體過程。

  一、依據學習進程確定教學思路

  任務驅動是一種手段,是為教學服務的,因而要契合教學(設計)思路。而教學思路的獲得,首先要研讀教材。只有讀透教材的編寫意圖及豐富內涵,才可以結合學情和教學經驗產生合理的教學思路。“分數的基本性質”編排在分數的意義、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真分數和假分數之后,是后續學習約分、通分、分數與小數的互化及分數四則運算的重要基礎,不僅在單元教學體系中有承前啟后的作用,同時對學生后續的數與運算的學習有重要影響。仔細閱讀教材,可以發現,教材雖然只呈現了兩道例題(如下頁圖1、圖2所示),卻將學習進程分為六個層次。

  第一層次,通過對折的方式把三張同樣的正方形紙按照示意圖依次平均分成2份、4份和8份,涂出其中的1份、2份和4份,得到1/2、2/4、4/8這三個分數。

  第二層次,通過觀察發現正方形紙涂色部分面積相等,得出這三個分數大小也相等,即1/2=2/4=4/8。

  第三層次,通過觀察這三個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初步得出分子和分母的變化規律:從左往右,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從右往左,同時縮小相同的倍數。

  第四層次,通過舉例驗證,發現分子和分母的變化規律——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即分數的基本性質。

  第五層次,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結合具體例子溝通商不變的性質及分數的基本性質之間的關系,如1÷2=2÷4=4÷8=1/2=2/4=4/8等。

  第六層次,利用分數的基本性質把一個分數化成分母不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數,方法就是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即同時擴大或同時縮小相同的倍數。

  筆者以為,上述六個層次有兩個可以適當拓展。第一層次,讓學生按照示意圖平均分,雖然給予方法的提示,但卻限制了學生的思路。對此,可以通過準備不同的圖形加以突破和改進。第四層次,讓學生通過舉例驗證,發現分子和分母的變化規律,有較大的待挖掘空間,可以細化為三小步:第一步,模仿舉例,舉例的過程就是學生獨立思考的過程;第二步,用自己的方式驗證,力求多元化,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第三步,用具體的例子讓學生明白相同的數要將0除外。

  由此,我們基本上就厘清了本節課的教學思路:讓學生通過折一折、畫一畫,豐富感性經驗;通過觀察和說一說,形成初步猜想;通過舉例驗證,體會分子和分母的變化規律;通過補充“0除外”,完善規律;通過溝通,把新知(分數的基本性質)納入原有的知識結構(商不變的性質);通過應用,增強對分數基本性質的感悟。

  二、設計與教學思路相匹配的驅動性任務

  教學思路是對學生學習路徑的一種預設。如何讓這種預設成為教學現實?教師需要設計與之相匹配的驅動性任務。設計時要根據任務權重決定任務的詳略程度,權重小的任務設計得簡易一些,權重大的任務設計得充實一些(如補充活動要求),讓重要任務得到充分演繹,尤其要關注核心任務的層層推進。《分數的基本性質》一課,筆者從上述教學思路出發,設計了與之相應的七個任務。

  任務1:請用3張完全相同的紙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幾個相等的分數。

  任務1是課前任務,要求學生在上課前一天完成。之所以讓學生課前完成,有三點考量:一是課內時間有限,學生的操作不能充分展開,在課前完成可以讓操作更充分;二是教材中預設的操作過于單一,不利于學生的創新,課前完成,學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創新意識,如三張同樣的長方形紙片、正方形紙片或圓紙片;三是完成任務的過程就是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的過程,也是一種預習,可以為新課教學的深入打基礎。

  任務2:觀察了同學們展示的這么多組大小相等的分數,從中你能發現什么規律嗎?

  通過同伴的多樣化展示,學生能夠對每組分數中蘊含的規律有較為豐富的感性體驗。在此任務的驅動下,學生會努力從正向和反向兩個維度去分析分子和分母的變化規律。借助實例,交流分享,互為補充,學生一般都能夠用一句話來提煉他們初步發現的規律: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分數的大小不變。

  任務3:根據我們剛剛發現的分數的分子和分母的變化規律猜一猜,1/4還可能和哪些分數相等?

  通過任務2初步發現的規律,只是一種猜想,是不是具有普遍性,需要驗證。而驗證需要更多的學習素材。舉例說說14還和哪些分數相等,對學生來說就是一次根據規律“再創造”的過程,他們會嘗試把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從而得出多個相同的分數。通過交流分享,學生感受到,用這個規律可以創造出無數個相等的分數。完成這個任務,學生既“創造”了分數,又豐富了感性經驗,加深對分子和分母變化規律的認識。

  任務4:這些分數和14真的相等嗎?你們有什么辦法來驗證這些分數的大小關系嗎?(可補充出示活動要求:①選擇任意兩個分數,想辦法驗證它們是相等的;②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想到的驗證方法多。)

  這是本節課教學的核心任務,旨在讓學生通過使用多種方法驗證規律,積累基本活動經驗;同時,通過展示不同的驗證方法,感受驗證方法的多元,開闊學習思路。學生幾乎都會想到折一折、畫一畫的方法,也有可能想到畫線段圖或利用分數和除法的關系計算分數值等方法來驗證。

  任務5:能用35=3×a5×a、2030=20÷a30÷a這樣的式子表示分子和分母的變化規律嗎?為什么?

  因為已經學過用字母表示數,再加上規律中的一個相同的數有很多,學生能想到可以用字母a來表示。大部分學生會認為這兩個式子是正確的,少數學生會指出式子有問題——a不能為0,否則沒有意義。這項任務,旨在幫助學生明確一個相同的數不包括0(即0除外),從而使學生對分數規律的認識更加深刻、完整。

  任務6:先計算1/2÷4、120÷40、1200÷400三個除法算式的商,再把這三個算式改成分數形式,你們又能發現什么?

  利用三個有關聯的除法算式,有效溝通商不變的性質和分數的基本性質,促進學生將新知納入原有的認知體系,更深刻地理解分數的基本性質。

  任務7:先自學課本例2,然后模仿例2把2/3、8/18、20/36、12/54化成大小不變、分母是9的分數。請寫出相應的過程。

  通過前六項任務,學生對分數的基本性質已經充分領悟,可以輕松完成自學任務。此項任務是分數基本性質的應用,可以為后續的約分和通分學習做準備。

  上述七個任務構成一個系統,其中任務3和任務4是兩個核心任務:任務3重在讓學生豐富感性經驗,任務4重在讓學生在驗證中認同規律。

  三、利用任務驅動學生學習

  任務驅動是為了達成既定教學目的,讓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具體教學實踐中,在上述七個任務的驅動下,課堂教學達到了較為理想的效果。以下重點呈現核心任務——任務3和任務4的教學過程。

  (一)任務3的教學過程

  師你們發現的這個規律適合這幾組相等的分數,是否也適合其他分數呢?

  生需要舉例子說明。

  師根據我們發現的規律猜一猜:14可能和哪個分數相等?

  生分子、分母同時乘2得28,符合上面發現的規律。

  師還有嗎?

  生4/16,分子、分母同時乘4。

  生3/12,分子、分母同時乘3。

  師依據這個規律,還能舉出多少個相等的分數?

  生無數個。

  這里,教師引導學生用舉例子的方法初步驗證剛才發現的規律,驗證的過程其實是學生對所學規律的運用過程,可以讓學生深刻理解規律。事實上,學生能夠主動驗證規律,表明這個任務驅動效益大,已把學生卷入數學學習中。

  (二)任務4的教學過程

  師誰來說一說,你們選擇的是哪兩個分數?是怎么驗證的?

  生我們選擇的分數是1/4和2/8。(展示折的驗證方法,如圖3所示)我們用折一折的方法驗證了它們大小相等。

  生我們選擇的分數是1/4和4/16。我們用畫一畫的方法驗證它們是相等的。(展示畫的驗證方法,如圖4所示)14就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1份;4/16就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16份,表示這樣的4份。

  生我們選擇的是14和3/12。我們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分別計算出它們的商。1/4=1÷4=0 2/5,3/12=3÷1/2=0.25,因此它們的商是相等的。

  師大家真厲害,想到了這么多的方法!通過驗證,我們就可以響亮地說:“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分數的大小不變。”

  在任務的驅動下,學生用折一折、畫一畫、算一算等方法驗證了之前發現的規律,進一步加深了對分數大小變化規律的理解。可見,讓學生去驗證這個任務符合學生內心的需要,能夠滿足學生探究的欲望,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任務。

  參考文獻:

  [1] 李清美,王俊.直觀操作,讓探究真實發生——以“分數的基本性質”為例[J].小學數學教師,202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桑日县| 泾源县| 新源县| 鸡西市| 新乡市| 湖州市| 卢龙县| 永康市| 正阳县| 阿拉善左旗| 启东市| 龙泉市| 洛浦县| 土默特左旗| 田林县| 宁蒗| 察哈| 雅江县| 九江市| 桐梓县| 阜新市| 文登市| 关岭| 蚌埠市| 鹤岗市| 乌兰浩特市| 洛宁县| 三门峡市| 拜城县| 仁布县| 栾川县| 灵石县| 阿拉善盟| 咸宁市| 鲜城| 伊通| 靖西县| 唐河县| 金溪县| 义乌市| 台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