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本文嘗試將美育的教育理念與電類專業教學融合,以此改變傳統電類專業教學給人留下的枯燥、乏味、毫無美感的初始印象,以“美”打開學生的心靈之窗,充分發揮學生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讓學生真正實現自由發展,提升其電類專業知識水平。
關鍵詞:美育 自由 創造
課 題:本文系無錫技師學院院本研究課題——美育在電類專業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課題編號:KT—27)研究成果。
早在20世紀早期,蘇霍姆林斯基就在他的個性和諧全面發展的教育理論中提出美育的概念。他指出,美是道德純潔、精神豐富和體魄健全的有利源泉。由此可見,在整個青少年的教育過程中,我們必須重視美育的功能。
何為美育,美育是培養學生審美觀的教育,是培養學生感受美、鑒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以此培養學生的文明素質和高尚情操的教育。
習近平同志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總書記強調要全面加強和推進學校美育,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
當前國家大力提倡發展技工教育,鼓勵技工院校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新時代創新型技能人才。
技工院校電類專業課程知識理論性較強,教學內容枯燥、乏味,許多學生對學習缺乏積極性,甚至會產生厭學情緒,學生課堂上睡覺、玩手機等現象普遍。許多簡單的電類知識即使教師反復講解,學生仍表示沒有聽懂,往往直至一節課結束,學生都沒有任何反饋。
為此,筆者嘗試將美育融入電類專業教學中,引導學生從內心中感受美、發現美,幫助學生陶冶情操,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一、美育在提高專業教學質量上的優勢
電類專業知識的學習不僅要求學生具有理性思維能力,還需要學生具有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將美育融入電類專業教學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上述能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質量。
筆者所在學校的學生普遍認為電類專業是最枯燥、最難懂的專業之一,他們普遍缺少對電類專業課程學習的熱情與動力。歸根到底是因為他們很難感受到電類專業的魅力,如果將美育植入學生的心中,使其像一顆小種子一樣慢慢發芽長大,鼓勵他們從各個角度挖掘這個專業的相關知識,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切入點,學生從內心就會逐漸喜歡這個專業,從而深刻理解這個專業,重新燃起對專業的學習興趣。
二、將美育融入電類專業教學
傳統的電類專業教學,形式固定,難以激發出學生的創造力,長此以往容易使學生產生對電類專業學習的厭倦。如果將美育融入電類專業教學,使學生在學習電類專業課程中,深挖其中的美學思想,就可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小知識大智慧
小知識中有大智慧,如學生在學習簡單照明電路時,發現用幾根簡單的線,就能控制一盞燈。教師可以通過專業的接線,通過最簡單的知識體系讓學生感受到學習電類專業知識的樂趣。
(二)簡單對稱美學
從力學角度看,對稱給人均衡的感覺; 從美學角度看,對稱給人美的感受,給人穩重、整齊、和諧的感覺。在電類專業知識中,就蘊含了對稱的原理。教師可以在進行電力拖動教學時,指導學生在布線時做好對稱;在進行PLC接線教學時,讓學生運用對稱的方式接線。這樣可以改變學生對電類實訓課臟、亂的固有印象,幫助學生養成井然有序的操作習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徹底打開自己的探索之門。
(三)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
將電類專業知識的學習與美的藝術融為一體,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1.鼓勵學生感受美
營造美麗舒適的氛圍,建立電類理論實習一體化教室,分區域進行教學。讓學生觀看電類專業大國工匠的視頻,形成視覺上的沖擊,讓學生感受到電類專業的美,從內心深處想學習這門專業。
2.鼓勵學生表現美
在教學中組織進行技能大比拼,用學生接的線路等作品,舉辦小型展覽,在每次課題結束后進行展示,讓每個學生充分參與其中,努力去發現自己的作品之美,讓他們在今后的學習中更加愿意展示自己,從而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進而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勇于表現美。
3.鼓勵學生創造美
當今社會需要學生擁有創造美的能力,因此鼓勵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創造出美尤為重要。部分技工院校由于缺少綜合能力很強的教師,綜合性課程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筆者試著從所在學院電氣工程專業與文化創意專業尋找適合綜合發展的課程,讓電類專業的教學與建筑設計專業來一次完美融合,如場景照明、智能化家居設計等,真正實現專業知識與美的文化完美融合。
三、小結
所謂真正意義上的美是讓學生做自己。做自己是很難的一件事情,因為人們總是會去和別人比較,會看別人是什么樣,一旦美變成與別人攀比,美就失去了其本來的意義,我們需要的是好好做回自己,做自己就是最好的美。美的教育需要讓學生發展自己,回歸自己。因此,教師一定要對教學進行深刻反思,用美育打開學生的內心,引導學生發展自我,創造美好的人生。
參考文獻:
[1]張華,課程與教學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材辦公室.電力拖動控制線路與技能訓練(第5版)[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4.
[3]阮友德.電氣控制與PLC實訓教程(第2版)[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4.
推薦閱讀:美術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