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為探索學生在小升初過程中心理適應性的變化情況,選取五四制、六三制、九年一貫制各一所學校的小學畢業年級全體共636名學生進行為期一年半的追蹤研究。結果顯示:三種學制學校學生考試焦慮情境適應性無顯著變化;五四制學校學生初一下學期身體與體育競賽適應顯著低于初一上學期及五年級下學期;六三制學校學生初一下學期陌生情境與學習情境適應顯著高于六年級下學期,初一下學期的身體與體育競賽適應顯著低于初一上學期及六年級下學期;九年一貫制學校學生初一下學期陌生情境與學習情境適應顯著高于初一上學期及六年級下學期,初一下學期的身體與體育競賽適應顯著低于初一上學期及六年級下學期。可見小升初學段過渡中,不同學制學校學生心理適應性的變化均從初一下學期開始出現,而學段過渡發生的時間影響了其心理適應性變化趨勢。
〔關鍵詞〕小升初;心理適應性;學制
一、問題提出
小學升初中是學生心理發展變化的轉折期,生理和心理都進入快速發育時期,加上學校學習節奏的變化,會給學生帶來多方面的壓力,使他們面臨很大的適應困難。心理適應性指個體在使自己的機體和心理狀態適應環境要求時表現出來的特征。本研究中,心理適應性指學生在小學升初中學段過渡階段表現出來的機體和心理特征。
國內有學者對初中生的學校適應做了調查,發現約有30%的學生對初中生活不適應[1]。另有研究發現,學生進入初中后,在學習適應、自我適應、情感適應、人際適應、生活適應上呈現適應—不適應—適應的特點,并且親密型師生關系能預測良好的學校適應[2-3]。
國外有學者在1983年對兩種學制的學校進行了調查研究,一所學校為八四學制,一所為六三三學制,前者學生只需要面臨一次過渡,而后者則要面臨兩次過渡,研究發現,無論過渡發生在什么時間,都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消極影響[4]。近年來研究者開始更多地關注還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到學生在學段過渡中的心理適應,包括人格特質、行為問題、學校喜愛、抑郁特質以及壓力應對[5-7]。
國內研究僅考察了初中階段學生的適應性,并沒有對比學生小學時期的情況,難以說明這些結果是學生自身對學校生活的不適應引起的,還是小升初變化引起的。國外相關研究雖然相對比較成熟,但可能存在文化差異。
因此本研究將探討如下問題:1.小升初學段過渡中學生的心理適應性將如何變化?2.不同學制是否會對小升初學段過渡中學生的心理適應性產生影響?對以上問題的探討既能填補我國相關研究的空白,又能對學校教育管理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具有較強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二、研究方法
(一)被試
本研究選取天津市某區三種學制學校——五四制(S1)、六三制(S2)、九年一貫制(S3)小學畢業年級全體636名學生為研究對象(該區共四所小學,其中一所為新建校,沒有畢業年級,因此未參與),在小學畢業年級下學期(T1)、初一上學期(T2)及初一下學期(T3)進行三次測試。以上學校小學升初中均無選拔性考試,直接升入對應初中。
最后共回收有效問卷596份,有效率93.7%。其中男生占51.5%,五四制學校學生平均年齡10歲,其他兩所學校平均年齡11歲,各學校男女生人數及平均年齡見表1。
(二)研究工具
使用陳會昌編制的“青少年心理適應性問卷(APAS)”,采用五點計分法,Cronbach’s α為0.77,包括考試焦慮情境適應、陌生情境與學習情境適應、身體與體育競賽適應三個維度,得分越高表示適應性越好。
(三)數據處理
使用SPSS 21.0對數據進行描述性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
三、結果
(一)學生心理適應性的三次測量結果
三種學制學校學生心理適應性三次測量結果平均數及標準差如表2所示,根據陳會昌編制問卷常模的量表均分,即考試焦慮情境適應2.66、陌生情境與學習情境適應3.04、身體與體育競賽適應3.65,可以看出,考試焦慮情境適應和陌生情境與學習情境適應三次測量均分均高于常模均分,身體與體育競賽適應上五四制學校三次測量均高于常模均分,六三制及九年一貫制第三次測量低于常模均分,因此總體適應情況良好[8]。
(二)心理適應性在小升初過程中的變化情況
為考查學生在小升初過程中心理適應性的變化情況,對三種學制學校三次心理適應性進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結果如表3:三種學制學校學生身體與體育競賽適應性三次測驗差異顯著(S1:F=20.122,p<0.001;S2:F=94.556,p<0.001;S3:F=80.601,p<0.001);S2及S3學校學生陌生情境與學習情境適應三次測驗差異顯著(S2:F=3.679,p<0.05;S3:F=6.31,p<0.01)。其他方面無顯著差異。
為進一步考查學生在小升初過程中心理適應性的變化情況,對以上多因素方差分析中差異顯著的項目進行兩兩比較,結果如表4所示:(1)隨時間發展,三種學制學校學生身體與體育競賽適應性顯著降低,T3顯著低于T1、T2,(S1:T1-T3=0.3987,p <0.001,T2-T3=0.2956,p<0.001;S2:T1-T3=0.8666,p<0.001,T2-T3=0.7806,p<0.001; S3:T1-T3=0.7450,p<0.001,T2-T3=0.7777,p<0.001);(2)隨時間發展,S2、S3兩所學校學生陌生情境與學習情境適應性顯著提高,S2學校T3顯著高于T1(T1-T3=-0.1840,p<0.01),S3學校T3顯著高于T2、T1(T1-T3=-0.1634,p<0.05,T2-T3=-0.2509,p<0.01)。
推薦閱讀:現代中小學教育刊期安排情況怎么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