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樹立“讀者意識”,是消除學生“無話可說”與“說空話、套話”等痼疾的有效策略。一套明確具體、易于操作的“讀者意識”寫作量表,能引導學生站在讀者立場審視材料、基于讀者看法確立觀點、根據讀者特點選擇論證方式,進而提升思辨深度,優化寫作過程。
[關鍵詞]讀者意識;作文量表;過程指導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明確指出,學生要“根據具體的語言情境和不同的對象,運用口頭和書面語言文明得體地進行表達與交流”。寫作就是一種表達。如何讓“對象”明白自己所寫的內容呢?最重要的就是在寫作前樹立“讀者意識”。所謂的“讀者意識”,就是“寫作時心中有特定的閱讀對象和明確的表達目的,以及有利于對象接受與目的達成的表達方式”。它不僅是寫作觀念,還是幫助學生克服認知困難與表達困難,解決“其實無話”“連篇套話”和“自說自話”等寫作痼疾的有效策略。然而,從教學實踐來看,學生還難以充分理解和自覺樹立“讀者意識”,需要針對性強的寫作訓練與具體明晰的過程指導的輔助。為此,筆者立足實際學情,探索出了一套明確具體、易于操作的“讀者意識”寫作量表,以引導學生站在讀者立場審視材料、基于讀者看法確立觀點、根據讀者特點選擇論證方式,從而全面優化學生的寫作過程。
下面筆者通過具體例子,探討運用“讀者意識”量表,落實寫作過程指導的具體策略。作文題目如下:
①網友感慨:“一等功臣狄國平今天悄然離世,抵不過一條八卦新聞。”
②《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
③郁達夫在紀念魯迅大會上說:“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個有英雄卻不知敬重愛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藥的。”
④2018年9月30日,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同各界代表一起,在天安門廣場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向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和共和國建設事業英勇獻身的烈士默哀。
⑤林嗚,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總工程師,面對國外的先進技術封鎖以及各種附加條件,他和他的團隊本著“自我研發,掌握核心技術”的信念克難攻堅。而今林嗚被稱為新時代英雄,港珠澳的功臣!
⑥習近平指出,偉大出自平凡,英雄來自人民。把每一項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
請從上述材料中選擇兩三則來向你正在上初中的表弟(妹)呈現你的英雄觀。要求選好材料,使之形成有機的關聯。
筆者發現,學生寫出的作文主要有以下共性問題:對“為什么寫”理解不清,不能根據材料提煉出清晰的寫作方向和寫作要點;對“寫什么”缺乏認識,全文基本都在自說自話;不能很好地把握“怎么寫”,以致觀點含混散亂,對材料虛張聲勢地點評一番便了事了。這也是學生寫作類似作文的通病。為此,筆者結合學生的寫作過程,設計了以下寫作量表(表1):一、站在讀者角度,審讀材料內容,校準寫作方向首先要解決“為什么寫”的問題。請先看一個典型的開頭文段。
親愛的表妹:
正在上初中的你有著喜歡的明星、偶像,天天上網看關于他們的八卦新聞,但你卻對我們國家的英雄一無所知。從你的身上可以看出,我國現在的年輕人一點也不看重英雄。曾有網友感慨:“一等功臣狄國平今天悄然離世,抵不過一條八卦新聞。”因此,今天我就來和你聊一聊關于英雄的話題。
這個開頭雖抓住了“英雄”這一話題,但內容上卻沒有明確交代清晰具體的寫作方向,且表達上主觀武斷、盛氣凌人,此為大忌。為解決這一問題,筆者引導學生按寫作量表中的問題l思考。
按照引導語,本文設定的讀者是上初中的“表弟(妹)”,因此需要從“表弟(妹)”的角度觀照材料,提煉出他錯誤的英雄觀,再從“我”的角度來評價與糾正。如何才能升格上文提到的開頭段?材料①④⑤回答了“誰是英雄”的問題。寫作時可以點出真正的英雄是為祖國解放事業與建設事業做出偉大貢獻的人,而不是“表妹”認為的明星、偶像。材料②③④回答了“怎么對待英雄”的問題。寫作時可以點出“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敬仰英雄,而“表妹”則認為那只是國家領導人的事。材料⑥則回答了“如何成為英雄”。“我”要說服“表妹”,讓她知道英雄并不遙遠,每個平凡人都能成為英雄。這樣,文章的主旨與論證要點就明晰了。開頭段可升格為:
親愛的表妹:
我給你寫這封信,是因為有則消息讓我深受觸動:“一等功臣狄國平今天悄然離世,抵不過一條八卦新聞。”我相信你和以前的我一樣,不知道狄國平是曾在對越反擊戰中英勇作戰的戰斗英雄。甚至知道以后,你也不會將這些人放在心上,因為愛追星、愛看球的你,一直崇拜的是叱咤賽場的梅西,幽默風趣的“跑男”。所以我給你寫信談談我的英雄觀,并和你一起探討“什么樣的人可稱英雄”,以及“今天我們該如何對待英雄、如何成長為英雄”。
教師可有效利用“讀者意識”量表中的“為什么寫”這一項,引導學生以讀者、作者的雙重眼光審視材料內容與寫作情境,讓學生明白,“讀者不是文章的被受者,而是與作者交流的積極對話者、意義建構者”。
二、針對讀者誤識,明確寫作內容,構建觀點句群
解決了“為什么寫”的問題后,就要解決“寫什么”的問題。許多學生的最大寫作問題,是不會提出和運用觀點。若學生能有效樹立“讀者意識”,則能更好地抓住“讀者誤識”。讀者誤識,是確立寫作內容的依據;澄清讀者誤識的思維過程,可外化為邏輯嚴密、文脈暢達的論證過程。為此,筆者請學生思考寫作量表中的第2個問題。
將讀者的誤識整理出來,可擬出如下觀點句群:
(誤把明星當英雄)所以我寫信談談我的英雄觀,并和你探討“什么樣的人可稱英雄”,以及“今天我們該如何對待英雄、如何成長為英雄”。
(敬仰英雄是國家領導人的事)也許你會認為,敬愛人民英雄只是國家領導人的事,跟我們普通人沒有關系。此言差矣。正如郁達夫所言……敬重英雄,應該成為每個普通中國人的廣泛共識和自覺行動
推薦閱讀:發表中學教育論文認可的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