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在我國的學前教育中,舞蹈教學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針對中班的幼兒,創意故事集體舞是培養其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徑。文章簡略闡述了中班創意故事集體舞活動對于培養幼兒合作能力的概念和意義,并提出了幾點完善措施,希望能夠幫助相關教師通過開展集體舞教學,促進幼兒合作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學前教育;幼兒合作能力;創意故事;集體舞活動
與其他類型的教育不同,學前教育的對象為幼兒,而該年齡段的學生對于學習項目的趣味性要求很高,所以教師應適當開展創意故事集體舞活動,鼓勵幼兒參與到集體舞學習中。幼兒能夠在舞蹈學習以及舞蹈表演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提升集體榮譽感與團隊協作能力,為今后交往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礎。
一、中班創意故事集體舞活動的概念和意義
1.概念
中班階段的幼兒普遍在4~5歲之間,該年齡段的幼兒較小班來說已經有了明顯的成長,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身體開始逐漸結實,精力比較旺盛,而且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與模仿意愿,并且能夠維持較長的學習時間。中班的幼兒比小班的幼兒在注意力集中上有了提高,開始能夠集中較長時間的注意力,此點能夠為幼兒開展創意故事集體舞提供良好的條件。創意故事集體舞是一個較新的概念,但該形式在學前教育舞蹈教學中并不新鮮,主要指的是從創意故事入手,在此基礎上進行集體舞編排的舞蹈形式。幼兒在創意故事集體舞中分別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并通過道具、隊形、音樂、動作以及表情等手段對整個故事進行展現。教師可從國內外耳熟能詳的經典故事作品入手進行改編,并綜合考慮中班階段幼兒的年齡特點展開實際教學。
2.意義
中班創意故事集體舞活動的開展對于提升幼兒的智力、審美水平和共情能力有著積極意義,但本文著重對其在培養幼兒合作能力方面的作用進行詳細闡述。對于中班階段的幼兒來說,交往交際是主要的,是解決人與人之間矛盾的重要基礎,而幼兒在創意故事集體舞的學習中,可以通過與同伴共同練舞、互相交流以及發表看法等形式實現彼此的深入交流與合作。同時,教師還可充分參與其中引導幼兒開展良性互動。長此以往,在創意故事集體舞的學習中,幼兒既能夠收獲舞蹈技巧,又可以提高與他人的合作能力。教師在實際活動開展的同時,還可以適當鼓勵和引導幼兒彼此之間建立起同伴關系,友誼對于幼兒未來人格的形成有著重要意義,能夠為順利開展創造良好的條件[1]。
二、完善中班創意故事集體舞活動的策略
1.注重選題
中班創意故事集體舞,顧名思義,其重點便是創意故事,所以教師在對其進行構思之時務必要明確其主題。通常情況下,幼兒舞蹈都與幼兒日常的學習生活息息相關,例如尊重師長、歡慶節日、團結同學等主題。教師應事先設定好主題,再圍繞主題展開集體舞編排,如此一來便能使得整個創意故事集體舞更加形象與豐滿。中班創意故事集體舞具有許多的靈感來源,基于此,教師應加強對故事素材的積累,利用課余時間多學習部分經典的優秀舞蹈作品,積極關注與歌舞和影視相關的綜藝節目,豐富自身舞蹈素材儲備。唯有如此,才能在實際的中班創意故事集體舞編排當中做到游刃有余、得心應手,真正提升幼兒的舞蹈水平與合作能力。
中班創意故事集體舞活動本身便具有提升幼兒合作能力的作用,教師可選擇主題鮮明、人物分工明確的傳統故事或者兒歌素材,并在此基礎上編排創意故事集體舞。以大多數人都耳熟能詳的兒歌《小紅帽》為例,該兒歌主要講的是小紅帽輕信大灰狼的故事,其中包括小紅帽、大灰狼、外婆等多個角色。教師可以根據兒歌的主要內容設定一個“不和陌生人說話”的主題,根據小紅帽的故事編排出較為簡單的集體舞蹈,并為幼兒分配小紅帽、獵人以及外婆等各種角色,教師還可以安排較為活潑的幼兒扮演大灰狼,使得整個舞蹈更加具有趣味性,更能夠吸引人的注意力。幼兒在集體舞的學習和表演中,既能夠對“不和陌生人說話”的主題產生深刻的理解,又能夠在與其他幼兒演員的合作與配合中認識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幼兒在中班創意故事集體舞活動的開展中勢必會實現合作能力的提升,同時還會樹立起良好的分工意識。
2.增強故事性
在我國傳統的幼兒舞蹈教學當中,教師往往比較注重對于幼兒的肢體教學,一味糾正幼兒的舞蹈動作,而幼兒也只是機械化模仿教師的行為,難以真正實現智力、審美水平以及合作能力的培養。中班創意故事集體舞更加注重舞蹈教學的故事性,從故事著手,引導幼兒在對故事的分析與理解中深入體會舞蹈的內涵,同時還能夠切實提升幼兒的情感體驗[2]。
教師在對創意故事集體舞進行構思時同樣要從選題入手,例如從“團結合作”的主題出發,教師可以選擇《三個和尚》這一經典兒童故事:“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該故事通過描寫寺廟失火以及三個和尚齊心協力救火到后來三人合作吊水的情節,對當下社會上“三個和尚沒水吃”的落后思想進行了批評,同時還提倡了“團結合作,共同努力”的社會新風尚,能夠與現實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教師可以通過創意性的舞蹈編排體現出其故事性,讓幼兒在舞蹈中對故事產生深刻的理解,并能夠通過舞蹈的形式體現出來。教師還可在創意故事集體舞中融入更多的內容,例如通過道具體現出山上山下的距離,或者為幼兒提供相應的服裝等等。如此一來,幼兒便能夠更加投入到集體舞的故事情節中,產生更加深刻的情感體驗。
在學前教育中,“寓教于樂”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教師在進行創意故事集體舞教學時,還應更加注重“寓教于情”。幼兒具有豐富的情感,一旦真正激發起幼兒的情感,便能夠幫助其更加透徹地理解舞蹈的內涵。幼兒在被觸動之后便會充分發揮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將“團結合作”真正落實在集體舞的學習和表演中,體現出幼兒之間的團隊精神以及純潔的友誼。
推薦閱讀:公立幼兒園老師評職稱需要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