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對于現在學生語言教學中的新改革發展形式有哪些呢,要如何來推動現在教學建設模式呢?本文是一篇教學論文。數理化等自然學科教育也會對學生的編寫語言產生一定影響,因為自然學科的豐富內容、符號語言,特別是自然學科的嚴密邏輯也是語言教育不可缺少的元素。比如,一個學生寫道“我班的化學老師身材干瘦,就像一個試管,實在標致極了”,就充分證明了自然學科教學也在對學生的編寫語言產生積極影響。
摘要:語言問題,是語文教學的根本性問題,學習和運用語言是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要搞好語文教學首要的是搞好語言教學。就書面編寫而言,要搞好編寫語言教學,就必須研究學生編寫語言的來源與特點。因為弄清了學生編寫語言的來源和特點,就不僅便于對學生的編寫語言學習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而且便于形成學生編寫語言的規范與特色。學生編寫語言來源的影響因素,除了遺傳因素外,主要是家庭、學校、社會上各種形式的語言教育,而學生編寫語言的特色,主要受到其心理共性和個性的影響,因而呈現出共性和個性兼具的特色。
關鍵詞:語言教學,教學制度,教學論文
一、學生編寫語言來源分析
通過對浙江省舟山市若干城鄉代表學校的學生編寫語言情況進行調查,并瀏覽《編寫》《作文通訊》《小作家選刊》等編寫類期刊,我們得出,除遺傳因素外,學生編寫語言主要來源于家庭、學校和社會上的語言教育。
1.家庭語言教育
家庭是學生的第一所語言學校,父母是學生的第一任語言教師。之所以要重視嬰幼兒的語言教育,有心理學的證據和成功學的證明。據心理學研究,嬰幼兒時期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據調查,在0~3歲,是嬰幼兒語言敏感期,其語言習得有2/3來源于父母的言傳身教;在3~6歲,幼兒的語言器官逐步成熟,更是對他們進行語言教育的大好時期。
教學論文:《教學與研究》,《教學與研究》(月刊)1953年創刊,辦刊宗旨是為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與研究服務,同時發表相關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為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教學與研究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和好評。
在嬰幼兒語言學習的關鍵期,家長的語言能力、家庭出身、籍貫、職業和家庭氛圍等情況都能對學生的語言產生影響。其實,從根本上講,家長的語言能力是影響學生語言的最關鍵因素,因為家長的語言素質好,能言善辯,一般子女的語言素質也較好,但從社會科學語言研究而言,我們更關注的是遺傳以外的因素,如家庭出身、籍貫、職業和家庭氛圍等方面的影響。調查表明,知識分子出身的家庭一般比非知識分子出身的家庭更重視對孩子進行語言教育,而這樣家庭出身的孩子的語言也呈現出更豐富、更規范的特點。調查還表明,籍貫對學生語言的影響是方言詞的出現;職業對學生語言的影響是行業語的出現;而家庭和諧氣氛對學生語言的影響是:能給學生創造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使學生更專心更積極地進行語言學習,從而獲得更多的語言知識與智慧。
2.學校語言教育
學校是學生學習語言的正規場所。學生在嬰幼兒時期受到的家庭語言教育,是以家為單位的,沒有統一標準,千差萬別。那么,進入了學校就要進行規范的語言教育,而這個規范就是古代文言文的標準和現代普通話的標準。在學校,語言環境如名言牌匾、宣傳欄、語言角,以及人際環境如教師語言和同學語言等,都會對學生的編寫語言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影響最大的還是學科,因為學生編寫語言主要是在各科的學習中獲得的。
首先,對學生編寫語言影響最大的是語文學科,因為語文是語言教育的主體學科,培養學生的語言素養是本職。無論古代的蒙學教育還是現代的小學教育,都以識字、寫字、朗讀、背誦、屬對等為主要的教學內容和目的;而中學和大學的語文教育雖更加重視語文中的人文因素,但實際上也是以語言教育為基礎和核心,因為要真正掌握民族文化與精神必須以掌握民族母語為前提。據調查,學生的編寫語言主要來源于所學的語文教材以及延伸閱讀材料。具體說來,就是中國古代的蒙學讀物、經史子集、現代文學作品、議論文和應用文,當然也包括外國的少兒讀物、文學作品、科普讀物等。
其次,對學生編寫語言產生影響的是歷史和政治學科,因為歷史、政治與語文同屬社會學科,社會學科教學與自然學科教學比較,對語言有更高的要求,所以也就對學生的編寫語言產生更大的影響。據調查,歷史和政治教學雖然也承擔部分識字、認字和規范答題語言等任務,但主要是以事實性和理論性材料的方式來影響學生的編寫語言。譬如,歷史中的著名事件如安史之亂,政治中的理論和原理如唯物論,都不僅成為學生的編寫素材,也成為學生語言的組成部分。
3.社會語言教育
語言教育的實質是文字信息傳播的速度和效率。在古代,文字信息傳播平臺缺乏,文字信息只能口耳相傳或紙筆相傳,因而家庭和學校語言教育對學生的編寫語言影響大;在現代,平面報刊媒體和廣播、影視等電子媒體的出現,使社會語言教育對學生編寫語言的影響增大;而在當代,除了傳統的書刊語言教育,無所不包的網絡語言教育更深深影響著學生的編寫語言。
(1)網絡語言教育
在當代,網絡對學生編寫語言的影響自不待言。具體說來,有六種網絡信息對學生編寫語言產生影響:網絡小說、網絡動漫、網絡影視、網絡歌曲、網絡游戲、網絡博客(含微博)。從閱讀傾向看,女生以閱讀網絡愛情小說、觀看網絡肥皂劇和收聽流行歌曲為主;男生的涉獵范圍廣一些,網絡中的玄幻、穿越游戲是他們的最愛。此外,學生還會從網絡博客(含微博)中獲得語言營養。當然也有不少男生對軍事、歷史類題材比較感興趣,尤其是二戰歷史,也包括當前的東海沖突、航母建造等。這些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網絡語言信息深深地吸引著學生,從而影響著他們編寫語言的內容與形式。
語言是存在的寓所在某種程度上說,內容即語言,語言即內容。青少年學生由于受閱歷、興趣和能力等的影響,其選擇力有差別,這樣,其編寫內容既會出現積極向上的勵志內容,也會出現消極頹唐甚至庸俗暴虐的內容;其編寫語言既有新奇、生活化等特色,也出現了許多不規范現象,如語言飄忽,或者無病呻吟、惡搞無厘頭,沒有正確的價值取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