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與研究
![]() |
期刊名稱: | 教學與研究 |
期刊級別: | 國家級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11-1454/G4 | |
國際標準刊號: | 0257-2826 | |
期刊周期: | 月刊 | |
主管單位: | 教育部 | |
主辦單位: | 中國人民大學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 期刊信息:《教學與研究》(月刊)1953年創刊,辦刊宗旨是為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與研究服務,同時發表相關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為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教學與研究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和好評。《教學與研究》主管單位:教育部,主辦單位:中國人民大學,國內統一刊號:11-1454/G4,國際標準刊號:0257-2826
• 期刊欄目:本刊專稿、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研究、馬克思主義與現時代、學術評論、研究述評、國外社會主義跟蹤研究、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當代西方思潮評介等。
• 數據庫收錄情況: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收錄
• 讀者對象:高校、各級黨校、各類成人院校的理論課教師,理論研究和理論宣傳工作者,以及有關學科的大學生、研究生。
• 影響因子: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699;總被引頻次:1157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889;綜合影響因子:0.489
•2015 年第9期《教學與研究》雜志投稿查詢:
書訊……………………………………………………
協商民主建設:社會組織的獨特優勢與引導路徑…………………………………………康曉強
直接登記下行業協會與政府關系發展新趨勢…………………………………………徐家良 郝斌
文化治理視域下非營利組織的主體身份重構…………………………………………潘娜
中國社會組織“走出去”的必要性與政策建議…………………………………………鄧國勝 王楊
論文范例:協商民主建設:社會組織的獨特優勢與引導路徑
社會組織涉足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外交等領域,是現代國家治理的重要主體。實踐表明,優化社會組織參與國家治理,有利于激發全社會參與國家治理的活力和動力,培育社會協同和公眾參與的行動主體,釋放社會力量在治理國家公共事務中的“正能量”,促進國家治理能力的提升。為此,本刊策劃了“社會組織與現代國家治理”這一專題。本專題刊發的四篇文章分別從社會組織協商民主、行業協會與政府關系、文化非營利組織的主體身份重構、中國社會組織的對外交流四個維度進行了深入分析,視角新穎,選題前沿,敬請關注。協商民主建設:社會組織的獨特優勢與引導路徑*康曉強(中共中央黨校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北京100091)協商民主的主體不僅包括政黨、政府、人大、人民團體,也包括社會組織。社會組織是協商民主建設的重要主體和社會基礎。截至2014年末,全國依法登記的社會組織達60萬個,比上年增長9.7%,包括:社會團體30.7萬個,基金會4 044個,民辦非企業單位28.9萬個。社會組織總數從1988年歸口民政部門登記管理之初的4 446個增長到2014年的60萬個,增長135倍,平均每年增長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