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在中職階段的教育工作中,德育教育尤為重要。班主任不僅要管理學生的學習,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道德思想。相比于普通院校來說,中職院校的環境相對較為復雜,學生又正處于人生發展的黃金時期,極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對自己的一生發展造成消極阻礙。在實施德育管理工作時,班主任不能按照普通的學科教育方法,或者只是為學生講述空洞的大道理,而是要融合管育雙重思想。在管育并重、相輔相成的過程中,提高教育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中職德育;管育并重;教育應用
前言: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我國對于教育事業關注度的不斷提高,中職這一教育領域受到了較為廣泛的關注,其整體的教育結構、教學模式也逐漸呈現出創新化的發展趨勢。一直以來,中職都是為社會輸送技能型人才的主要搖籃,但是在全新的教學背景下,其整體的功能出現了進一步的優化。不僅要注重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更應注重強化學生的道德素養。本文將立足于中職教育對班主任,如何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應用管育并重思想,提高教育效果進行分析。
一、從班主任的角度出發
中職階段的學生大多十五六歲,正處于人生發展的黃金期,也就是青春期。處于青春期的學生,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會出現較大程度的變化,自身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形成不良人生觀、價值觀以及道德觀。作為與學生接觸最為密切的一大群體,在此過程中,如果班主任不能對學生加以合理的指導,不能注重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那么很容易會導致整個班級的學生都呈現出發展問題。
環境是學生素養發展過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大影響要素。班主任在實施德育教育時需要在班級中營造良好的班風學風,杜絕攀比之風、游戲之風等不良風氣的盛行,讓學生可以在健康的范圍內積極發展。同時班主任要以自身為出發點,從自身的角度出發,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學生形成教育,讓學生能夠以班主任為榜樣,正向發展。
例如,班主任的穿著打扮、日常舉止、對待工作的態度、對待其他同事學生的態度,都會無意之中刻畫到學生的腦海中,對其形成無聲的影響。假設班主任自身對于工作懈怠,對于班級中的學生以及自己的同事并不禮貌,那么學生必然也會有樣學樣,對于其道德素養的發展自然會形成消極影響;但如果班主任能夠對自己的工作認真負責,面對班級學生、面對同事領導也能夠保持禮貌尊重,那么學生對于班主任也會產生一定的敬佩感,也會在班主任的驅動下,主動的調整自己的言行舉止。在潤物無聲的狀態下,促進德育素養的有效發展。
二、從“管”的角度出發
首先,班主任可以帶領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主題教育活動。在我國發展的過程中,道德教育一直受到了較為廣泛的關注,千百年來也形成了很多與道德教育有關的規范經驗。所以在對中職學生實施道德教育時,班主任可以適當的借鑒傳統文化。例如在端午節、中秋節一類的傳統節日,帶領學生開展主題活動,培養學生的文化認同感;在重陽節、父親節、母親節等節日可,帶領學生開展感恩活動,讓學生能夠拉近自己與父母之間的關系,能夠對父母形成感恩意識[1]。
除此之外,班主任可以適當增強德育教育的儀式感。臨近中職畢業時,班級中會有一部分學生已滿18周歲,在法律角度上已經成人。所以,班主任可以組織這些學生舉辦一場成人儀式,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已不再是一個小孩子,不論是在生活學習還是在工作中,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強化學生的責任意識與合作意識。
其次,班主任要構建完整的管理制度,能夠通過全面的制度,約束學生的意識與行為,借此有效加強德育教育的質量。除此之外,在擬定規章制度時,班主任也要與學生做好有效的交流,確保制度的合理性、公平性,不能對學生形成過分的干擾或者傷害到學生的自尊,防止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造成適得其反的問題。
三、從“育”的角度出發
首先,班主任要創新教育思想與教育模式,要全面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原則,選擇適合中職生接觸的方式,對其實施德育教育?,F階段大多數中職生都是00后,甚至是05后。他們從小便生活于網絡時代,在網絡的包容下,其對于社會的認識會更加的豐富,自身的個性與自我意識也會更加的清晰。班主任不能把他們當做以往消息閉塞的學生,而是要把他們放在與自己平等的位置上,平等交流,平等互動,要成為學生的朋友。并且班主任要加強自己對于學生了解的全面性,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成績,更應該關注學生的內心想法,能夠及時化解學生的苦悶與憂愁,通過這一方法拉近彼此之間的聯系,消除學生對于班主任的抵觸感。
在實際的工作中,很多班主任對于班級管理工作都會持有一定的錯誤認識,認為自己是學生的管理者,在面對學生時應該保持嚴肅的態度,但這種態度經常會讓學生與班主任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很多學生在面對班主任時也不愿意說真話,導致德育工作無法推進[2]。所以,班主任要創新與學生交流的方式,要調整自己面對學生的態度,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關心與在乎,消除其質疑,促使學生愿意主動的打開心門。
其次,在面對學生的問題時,班主任一定要注意教育的方法,不能一味的訓斥學生,而是要提前了解問題的來龍去脈,站在育人角度上,對學生加以合理的引導,讓學生自主的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并能夠找到合理的補救方法。班主任要成為學生的引導者,而非管理者,借此深化管育并重思想的教育價值,促進學生德育素養的有效形成。
結論:
綜上所述,現代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相對較為嚴格。在招聘企業人才時,不僅關注人才的學歷、能力以及技術,同時也逐漸會關注人才的道德素養與品德素質。所以,在中職階段的教育工作中,教師不僅要關注提高學生的成績,更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道德素養,能夠融入管育并重的教育思想,促使學生全面發展,有效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陳升奎.中職班主任德育教育過程中“管育并重”的有效應用[J].現代經濟信息,2018(21):421.
[2]魏博翾.“管育并重”模式在中職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實踐應用[J].職業,2018(21):103-105.
推薦閱讀: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應用激勵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