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智能制造形勢下機制專業技術技能型人才職業素養研究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教育技術時間:瀏覽:

  摘 要 當代職業教育的價值理念是注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育,職業素養體現了技術技能型人才從事職業時的勝任度。首先理清職業素養的內涵,接著介紹機制專業學生的職業素養現狀,然后研究國家職業標準、高職教育專業教學標準以及智能制造分別對機制專業技術技能人才職業素養的要求,最后指出智能制造形勢下機制專業學生職業素養培育的要點,為高職機制專業學生職業素養培育提供依據,也為相關專業開展職業素養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 職業素養;技術技能型人才;智能制造;機制專業

職業教育論文

  1 前言

  高等職業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職業素養體現了技術技能型人才從事某種職業的勝任度和發展潛力。當代職業教育的價值理念已從突出職業能力的培養轉為注重職業素養的培育[1],《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15〕6號)提出,要把提高學生職業技能和培養職業精神高度融合[2]。職業素養應與時代生產力水平相符合[3],也就需要與時俱進地全面理解職業素養的含義[4]。2015年,國務院印發《中國制造2025》,其中指出“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促使高職院校機械類專業把培養優秀的智能制造類復合型人才作為主要目標[5]。在此,本文研究智能制造形勢下機制專業技術技能型人才所應具備的職業素養。

  2 職業素養的內涵

  職業素養是人類在社會活動中需要遵守的行為規范,是職業內在要求,是一個人在職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6]。素質冰山理論認為:職業素養如同漂浮的冰山,其露出部分為顯性職業素養,而隱藏在水下部分為隱性職業素養[7]。一般而言,顯性職業素養是指知識和技能等;隱性職業素養是指職業意識、職業道德、職業作風和職業態度等。對于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素養,可以從行業企業對人才需求的角度,結合所學專業的技術發展現狀與趨勢,進一步具體化其內涵,以便于學生在校時就得到針對性的職業素養培育。

  3 機制專業學生職業素養現狀

  機制專業是面向裝備制造領域,服務區域經濟發展,以就業為導向,培養掌握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控制等專業知識和技能,能從事零件設計與制造、加工工藝編制與工裝設計、數控加工編程與操作、機電設備裝調與維護等工作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目前,在高職人才培養過程中偏重于對學生顯性職業素養的培養,兼顧了隱性職業素養的培育。從機制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里可以看出所培養的機制專業學生的職業素養現狀。

  在顯性職業素養方面 具備公共文化基礎知識,具有機械制圖能力、普通機械加工技術、電工操作技能、液壓與氣動技術應用能力、刀具量具使用技能、自動控制技術,掌握機械設計與三維建模能力、零件加工工藝編制與夾具設計能力、數控機床編程與操作能力、工業機器人編程與操作能力、機電設備檢修與維護能力等。

  在隱性職業素養方面 要求做到遵紀守法、吃苦耐勞,具有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的態度,具有團隊合作、開拓創新的精神等。

  4 國家職業標準對機制專業技術技能人才職業素養的要求

  國家職業標準是在國家職業分類的基礎上,根據職業(工種)的活動內容,對從業人員工作能力水平的規范性要求。國家職業標準屬于工作標準,考慮了經濟發展、科技進步和產業結構調整對本職業的影響,反映了現階段行業企業對從業人員的要求。目前,與機制專業相關的國家職業標準有十幾項,如車工、銑工、裝配鉗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等。從這些標準的共同要求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機制專業技術技能人才應有的知識技能和職業道德方面的職業素養。

  在知識技能方面要求 能識讀繪制零件圖裝配圖,掌握工程材料及熱處理知識,會制訂零件加工工藝,會選用和安裝調整刀具,能使用工具量具和夾具,會選用調整切削用量,會鉗工操作,能操作普通機床和數控機床,會手工編程和計算機輔助數控編程,能檢驗加工精度和裝配精度,能讀懂機構原理圖和液壓原理圖,能進行機床設備維護保養,能對機械功能部件進行安裝調整,能識讀數控機床電氣原理圖接線圖和電器布置圖,能對數控機床電氣部件進行安裝調試等。

  在職業道德方面要求 遵紀守法、有責任心、愛崗敬業、團結協作、遵守規程、安全操作、愛護設備、鉆研技術、開拓創新、著裝整潔、文明生產、保護環境等。

  5 專業教學標準對機制專業學生職業素養的要求

  高職教育專業教學標準是國家規范職業學校專業建設和專業教學、保證專業建設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綱領性、指導性文件。2012年,教育部組織制定了《高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試行)》,公布了410個高職教育專業教學標準,其中包含機制專業教學標準。高職教育專業教學標準是根據國家職業標準制定的,同時指導全國各高職院校的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工作,從國家的機制專業教學標準中可以看出對學生在知識技能和隱性職業素養等方面的培養目標。

  在知識技能方面要求 具有英語交流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機械制圖與計算機繪圖能力,會選用金屬材料及熱處理方法,會操作各種通用加工設備,掌握常用機構的工作原理和通用零件的設計方法,會編制零部件加工工藝,掌握電工電子技術,掌握公差配合及測量技術,能進行計算機輔助產品設計,能完成數控機床編程與操作,能設計制造常用的工藝裝備,掌握PLC控制技術和生產過程控制技術,能進行機電設備的安裝調試及維護等。

  在隱性職業素養方面要求 具有熱愛祖國、遵紀守法等道德素質;養成誠信敬業、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培養注重團隊合作、質量效率、安全環保的意識;具備良好的文化和身心素質等。

  6 智能制造對機制專業技術技能人才職業素養的要求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貫穿于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制造活動的各個環節,具有自感知、自學習、自決策、自執行、自適應等功能的新型生產方式[8]。2016年,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聯合印發《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工信部聯規〔2016〕349號),指出要培養一批能夠開展智能制造技術開發、技術改進的專業技術人才和一批技藝精湛、愛崗敬業的高技能人才。2016年,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教職成〔2016〕9號),指出要培養掌握共性技術和關鍵工藝的專業人才,掌握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從這兩份文件中可以看出智能制造對機制專業技術技能人才在顯性職業素養和隱性職業素養方面的新要求。

  在顯性職業素養方面的新要求 首先,要扎實機械設計制造的基礎能力,如機械制圖能力、機械設計能力、加工工藝編制能力、公差配合測量能力、金屬切削用量和刀具夾具的選用能力、電氣控制能力、液壓氣動控制能力等;其次,要強化數字化建模與仿真能力、計算機輔助編程能力、數控機床和工業機器人的編程操作及維護能力、智能生產線的操作與維護能力、單片機控制和PLC控制能力、傳感器的應用能力等;最后,要掌握物聯網應用能力、生產過程執行管理系統應用能力、虛擬現實技術等。

  在隱性職業素養方面的新要求 具有質量意識、工匠精神、創新意識、敬業精神、奉獻精神、合作意識等,能嚴守紀律、吃苦耐勞、溝通協調、忠誠守信、終身學習、積極樂觀等。

  7 智能制造形勢下機制專業學生職業素養培育要點

  當前的機制專業學生職業素養培育基本符合當代職業教育價值理念的要求,但是對照國家職業標準、高職教育專業教學標準以及智能制造發展規劃等對技術技能型人才的職業素養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另外,國家職業標準也在不斷修訂和增訂,新增的與機制專業相關的國家職業標準也將發布;高職教育專業教學標準也在不斷修訂,以提高其推廣應用價值;智能制造也在逐漸深入發展、不斷擴大應用和優化提高之中,這些因素都使得機制專業技術技能人才職業素養的內涵也在不斷地發展與提升。因此,為了更好地培育機制專業學生的職業素養,需要抓住其中的關鍵要點。

  在專業知識和技能培養方面 要抓住智能制造對技術技能型人才要求的變化,即要扎實機械設計制造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強化對先進的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智能生產線等的應用能力培養,在此基礎上掌握相關基礎或拓展的知識和技能。并且要訓練知識整合能力,做到“一專多長”,對于制造過程中用到的加工工藝編制、切削參數選用、數控及智能設備編程與操作的能力,要專業深入地掌握;對于工程材料選用、數字化設計與分析、數控及智能設備維修、車間智能排產等也要有一定程度的掌握,遇到疑難問題時,能夠主動尋求其他專業人才合作解決問題。另外,要弱化普通機床設備的操作技能、手工制圖和設計等能力的培養。

  在職業意識、職業道德等方面

  首先,要強調工匠精神的培養,因為智能制造的實施是為了提高加工制造的效率和質量,而工匠精神能促使技術技能型人才不計眼前報酬、精益求精、刻苦努力地解決好技術難題與提高產品質量。因此,工匠精神是技術技能型人才適應智能制造發展要求的重要職業精神。

  推薦閱讀:職業教育方面有什么核心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盈江县| 德令哈市| 安吉县| 军事| 合江县| 茌平县| 宕昌县| 滦南县| 怀仁县| 扶余县| 五家渠市| 电白县| 台安县| 沽源县| 蕉岭县| 九龙城区| 光泽县| 竹溪县| 平罗县| 乐安县| 保康县| 乐昌市| 藁城市| 霞浦县| 密山市| 象山县| 固安县| 彝良县| 镇康县| 新乡市| 镇沅| 樟树市| 前郭尔| 鄱阳县| 定结县| 板桥市| 准格尔旗| 松江区| 上林县| 社旗县| 山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