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美術教育是一種基礎教育,也是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提高學生認知能力的重要途徑。文章主要對高校美術教育專業創意性水彩畫教學進行詳細的分析和探討,希望對提高學生的美術綜合能力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校;美術教育專業;創意性;水彩畫教學
推薦閱讀:美術類好發的核心期刊
高校美術教育中常設的一門課程就是水彩畫課程,其是學生學習色彩的基礎課程,在提高學生美術創作水平方面有著重要作用。但現在的一些高校將水彩畫作為選修課程,且水彩畫教學存在一定的缺陷,影響了水彩畫的教學質量。因此,高校需要結合新時代的美術教學特點和要求,不斷改進水彩畫教學策略,以提高水彩畫教學質量。
一、通過基礎色彩訓練培養創意觀念
對于高校學生來說,其在入學前已經具有一定的色彩理論基礎知識。通過對學生進行基礎色彩的練習,能夠直觀地了解到學生對光色的分析和研究情況、對對比色的掌握情況、對結構和色彩關系的了解情況,進而為學生的后續創意觀念教學提供便利。在色彩練習過程中發現,很多藝考學生只是將藝考教學中學到的相關知識在大學內進行了延續,只是通過臨摹將原本較小篇幅的繪畫內容進行了擴大,而在色彩創作和表現方法上并未做出任何的創新,這導致學生的美術水平得不到顯著提升。
色彩理論并不單單指的是色彩搭配等基礎知識,其還包括色彩的創作規律以及創意效果等,色彩理論學習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將寫實色彩轉化到觀念色彩上來,以此來提升學生的美術功底和創意水平,為后續的創作提供幫助。簡單來說,就是對傳統寫實教學模式的一種更新,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意觀念。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會讓學生通過對實際物體的觀察、記錄、了解和研究來掌握物體的色彩、形態和結構變化特征,之后再運用自身所學技能,將實體物直觀地表述出來,實現畫面與實體之間的高度統一。這樣的教學模式雖然能夠提高學生的臨摹水平,但是對于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為此,教師應注重觀念色彩的培養,將實體色作為參考和感受的對象,讓學生實行充分的想象和創造,并通過強化對比效果、拉大局部暗色和固有色之間關系等方式,來營造不同的視覺感受。或者讓學生通過臆想實施畫面的拓展處理,減少實體固有色的影響。又或者可以通過純色或者不協調顏色的應用,調整原有構圖,這樣才能可以打破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限制,發揮學生的個性化特征,有助于美術作品的創作。不過在打破傳統束縛的同時,并不代表要拋棄原有的理論知識,教師需要通過合理的課程設計來達到學生觀念培養的目標,以深化學生色彩創新的意識。
二、水彩基礎技法的創意性學習
在鍛煉思考環節完成后,學生會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有選擇性地進入到水彩畫的學習過程中來,并通過西方語言的應用來表現自己的藝術觀念。在水彩畫表現技法上,目前應用最多的有噴灑法、拓印法、吸色法和刮畫法這幾種。這些表現方式對于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有著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學生喪失了學習熱情,降低了整體學習效果。再加上教學過程中,教師很喜歡將創作作品與技法聯系割裂開來,使得學生在畢業創作中,因為創作難度較大,產生一定的恐懼心理,影響了自身能力水平的發揮。
為此,在技法初期學習過程當中,教師就應該進行創意觀念的融入,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在水彩技法提高過程中,教師做好相關知識的傳授是一方面,學生自主完成表現技法的探索和研究是另外一方面,兩者的同時進行才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和水平,并使學生在實踐中不斷對自己的設想予以完善,進而解決創作中存在的問題,升華作品的藝術感。水彩畫基礎技法創意學習,主要包括了以下三方面內容:
(一)水彩材料的創意性學習
水彩畫對于材料有著較為嚴格的要求,如紙張的厚度、承水能力、著色性能等,另外對于水彩筆的吸水性和彈性,對于筆觸的能力、顏料在干濕狀態下的變化、明暗程度以及融水后的沉淀等情況也有著較為嚴格的控制,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水彩畫的創作質量及其最終表現效果。因此在水彩畫材料的創意性教學中,應加大對水彩畫材料的研究力度,通過不同材料表現形式上的對比,來掌握水彩材料的主要特征,為繪畫創作提供幫助。在對水彩材料研究中,可以將其與玻璃卡紙、油畫布、夾板等繪畫材料對比,觀察顏料在不同媒介上所產生的肌理變化,掌握更多的繪畫創作知識。
(二)水彩變化的創意性學習
水色變化是水彩畫創作中最為特殊的表現形式之一,這種表現形式能夠在無形中營造一種層次感,提升作品的整體藝術層次。不過這種意境的渲染需要繪畫者具有較高的水色技藝,能夠明確地掌握水色之間的變化趨勢,并通過基礎技法的應用,來強化繪畫作品的藝術效果。水彩變化的創新性學習,就是對水與色之間的變化趨勢進行細致研究,通過對虛實關系、遠近關系、空間關系等的研究,將水的變化、透明等表現效果融入到水彩畫創作中來,以此來烘托水彩畫的整體氛圍。
例如,針對雨景營造的意境和氛圍的研究,不同的雨滴滴落在不同事物中所產生的變化是完全不同的,通過對該變化的深入觀察和了解,創作者感受到自然的美感,之后將這種感受轉化為水彩意境,并反復訓練技法語言,以追求畫面意境,這樣才能形成具有個性語言的水彩畫作品。
(三)光色變化的創意性學習
水彩畫教學中,光的分析是較為重要的內容。在不同光源作用下,景物之間所呈現的變化是不盡相同的,且不同光斑營造的意境氛圍也會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所以在水彩畫教學中,應多鼓勵學生進行光的有效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找到其中含有的獨特之處,然后加以利用,讓自身掌握的技法語言應用于繪畫中,如光斑虛實變化、疏密安排、色調和色彩的運用、干濕技法等。另外,在完成技法訓練后增加創意練習,如改變實景色調、抽象或夸大色彩關系、添加光色趣味等。這些創意性學習能夠增強學生對水彩中光色的理解力,提高他們的造型能力和對水彩技法語言的駕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