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建立健全完備的公共文化和教育服務體系是城市發展的重要目標。本文將通過分析公共文化和教育服務體系建設的內容,結合廊坊市的實際情況提出一些建設措施,希望能夠對相關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公共文化 教育 服務體系 建設措施
公共文化和教育服務體系的建設對于一個城市的建設十分重要,它直接關系到社會的和諧發展問題。當前,我國正處在經濟快速發展和體制改革時期,做好公共文化與教育服務體系建設能夠有效緩解社會矛盾,保證人民文化教育需求得到滿足,對我國的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公共文化和教育服務體系建設概述
當前,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發生變化,在這樣的背景下,加強城市公共文化和教育服務體系建設,促進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型,合理配置各方面資源是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我國的社會文化比較活躍,一些外來文化正在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如何解決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的沖突,滿足人們的文化需求的同時保證社會的穩定和諧已經成為一個重要話題。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這就需要政府合理配置教育資源,讓更多的人享受到高質量的教育,要通過教育服務體系的不斷完善來提高城市教育水平和人們的文化素質。
二、廊坊市加強公共文化和教育服務體系建設的具體措施
(一)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教育設施和服務體系
要想切實提升廊坊市的公共文化與教育服務體系水平,首先需要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政府做好合理的規劃并給予資金上的大力支持。在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中要本著合理與兼顧的原則,對城市中各個區域做好合理的規劃,并協調城鄉發展。在設施建設中,要繼續加強文化館和圖書館的建設,要不斷擴大各館的規模,完善相關服務。對于教育服務而言,要進行文化服務站的建設,要讓文化服務站兼備廣播影視、圖書閱讀、文藝活動、宣傳活動、科普活動和教育培訓等多項職能,要在建設完成后切實落實為人民群眾服務的理念。廊坊市要進一步開放一些公共文化和教育服務設施,要讓人民群眾有地方學習。在城市公共文化與教育服務體系建設時各地區不能割裂開來,應當由政府主導建立一個綜合的服務體系,要逐步形成城市教育與文化服務網絡,不斷為人們提供便捷。
(二)推動公共文化和教育運行改革機制
除了要有效建設基礎設施和提高服務質量外,推動廊坊市公共文化和教育運行機制改革也十分重要,要通過改革進一步提高城市文化活力,讓人們擁有更自由的文化教育空間。在進行體制改革時要對城市內部的各種文化資源與教育資源進行整合,要不斷開拓新型文化服務市場,要通過這兩點來向民眾提供更高質量的文化和教育資源。在體制改革中要敢于加入競爭元素,政府要鼓勵相關企業和部門進行競爭,并給予一定的政策和經濟支持。在文化教育行政管理方面,政府要化繁為簡,省去一些不必要的行政審批環節,要不斷提升服務質量與服務熱情程度。在推動公共文化和教育體系建設時,除了政府要承擔主要責任外,也要積極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到城市有關建設中來,要積極引導有關企業進行贊助和冠名,讓有關活動更加具有活力。
(三)加強公共文化保障體系建設
要切實加強對文化建設和教育服務體系的建設,廊坊市需要進一步探索有關保證機制,要形成一個保障體系。要進一步加強公益文化的人事改革和分配改革力度,要鼓勵開展競爭形成獎勵機制。在發展中要充分以政府為主導并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發揮市場的積極調節作用。文化建設和教育服務體系建設要切實服務到城市中每一個民眾,要切實推動資源的合理和多面流動。
(四)做好傳媒教育教學
大眾傳媒是百姓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也關乎人們的價值觀和社會觀,對社會的穩定性有著重要作用。在加強文化與教育服務體系建設時,政府要有效加強對網絡等媒體渠道的監管,要鼓勵正能量文化的傳播,對文化中的糟粕要予以處理,要向城市民眾尤其是青少年提供健康的媒體資源。在工作中要繼續加強教育與服務團隊的建設,要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城市文化教育服務團隊,要繼續加強有關法律的完善,保證文化與教育方面建設的穩定。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各國競爭的不僅是經濟,更是文化軟實力,要想切實提高廊坊市的文化軟實力,需要做好公共文化建設與教育服務體系建設,在建設過程中政府要積極發揮主導作用,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建設,要繼續深化制度改革,保證文化與教育事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曉聲.教育信息化服務的內涵、層次與現實發展——對教育信息化本質的新認識[J].中國電化教育,2012(07).
[2]趙歐榮.地方高校圖書館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為基礎教育服務的可行性研究[J].圖書情報導刊,2016(11).
[3]李潔.淺議校外公共教育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基本內容與原則[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03).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廊坊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課題“廊坊市公共文化和教育服務體系建設與研究”(項目編號:2019097)。
(作者簡介:宋雁超,女,碩士研究生,廊坊師范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公共關系)(責任編輯 王玲)
推薦閱讀:《國學學刊》(季刊)創刊于2009年,是由中國人民大學主辦的學術類文摘刊物。本刊以研究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為宗旨,以經史子集和新出國學資料為研究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