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初中語文教學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閱讀教學任務的圓滿完成。然而當今的初中語文教學卻差強人意,甚至是空有閱讀之名,卻無閱讀之實。作為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關戲閱讀教學,既沒有受到教育工作者足夠的重視,也沒能在學生基礎知識構成中發揮其應該具有的作用。如何提升課堂質量,使語文閱讀教學達到有效這一目標,成了當前語文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由詫筆者就針對這一問題,進行較為淺層的分析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閱讀興趣
有關閱讀教學的條文是整個《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所占比重最大、變動最多、改革力度最大的部分。顯而易見,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然而作為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基本課型,閱讀教學雖然重要,卻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程度,那么自然也就無法發揮其在學生基礎知識構成中應當發揮的作用。為此,筆者針對這一問題進行較為淺層的分析探討。
一、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
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學生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地位,將學生放在一個突出的位置上,給予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使學生能夠對閱讀文本進行獨立的閱讀、思考和體會,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傳統閱讀教學模式,將教師放在閱讀教學的絕對核心和主導的位置上,教師對學生進行無處不在的指導和制約,這種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地位,使學生只能夠跟隨教師的教學節奏,亦步亦趨的進行閱讀學習,長此以往,不僅會使學生產生一種厭惡,甚至是排斥的學習情緒,同時還會使學生養成一種閱讀學習惰性和慣性,使學生喪失語文閱讀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造成很大的困難和障礙。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初中生處于心智的發育培養期,自然需要通過閱讀修身養勝,語文課堂的閱讀訓練也承擔著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任務。然而如今的初中語文課堂卻是無序低效、拖沓被動的。
二、提高學生知識積累的水平
初中閱讀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閱讀需要積累,只有先達到量變,最終才能有質變。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教會學生學會積累知識,先讓學生的頭腦中不斷補充素材,對學生理解能力進行提高。比如在初中語文閱讀能力培養中,要將課文中優秀的句子進行賞析,教會學生理解句子中隱藏的思想和情感,并有意識地背誦一些優秀的句子和文章,在背誦過程中幫助學生加快語感建設,體會文章思想。教師還要加強訓練學生對日常生活的感悟和記錄,讓學生愿意將平時的思想記錄下來,養成寫日記的習慣。經過長時間文筆練習和知識積累,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夠“厚積薄發”,增強對課文的理解能力和思想感悟能力,更快、更好地完成閱讀,提高閱讀能力。
三、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決定閱讀的效果。在學習過程中只有產生了興趣,學生才會覺得學習是一種享受,才會為追求知識而積極主動地學習。美國著名教育家布魯納說: “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的材料的興趣”。閱讀興趣的激活,關鍵在于施教的藝術。教師要竭力探求新穎的教學藝術,摒棄呆板的教法,創設寬松樂學的氛圍,巧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生興趣。如在教詩歌時,我給學生描繪詩意,讓學生一邊想象,一邊概括描繪的是哪一個句子。在想象畫面的過程中,學生的想象在詩歌的世界里自由翱翔,個人的審美體驗與教材文本實現了“無縫對接”,享受著精神自由的快樂與幸福。正是這種快樂,有可能使學生養成“終身閱讀”的習慣。對于閱讀而言,最重要的永遠不是懂不懂,懂多少。很多時候,一種舒心的快樂,才能引導孩子進入“閱讀的森林”。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要使學生掌握好閱讀方法,可從以下幾點去做:從整體感知文章的內容、理清文章基本脈絡、理解作者態度情感及情感的方法。如閱讀小說,要通過人物、情節、環境三要素的分析,把握作品的主題和思想。其次,分析表達方式及表現手法,理解體會重要句子的含義及作用的方法。
四、教師帶領學生深入到閱讀文本之中
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閱讀學習時,應該深入到閱讀文本之中,在對文本內容進行分析、尋找閱讀問題答案的同時,注重對于閱讀文本深層思想內涵的挖掘和體會,使學生在學習閱讀知識、提升閱讀成績的同時,體會到閱讀文本的意蘊和趣味,從而將學生從單一的文本學習模式中解放出來,使學生能夠更加耐心的進行文本學習和分析,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樹立學生的閱讀學習自信心,提升學生閱讀學習的有效性。在傳統閱讀教學理念的影響之下,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習慣于采用單一的教學策略,對閱讀教學文本進行肢解,將閱讀文本和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割裂開來,單純的對文本內容進行分析,帶領學生進行問題答案的尋找和篩選,認為只要使學生能夠得出正確的閱讀答案,便算是完成了教學任務,實現了閱讀教學的教學目標。
五、讓學生在互動中參與閱讀學習
對于學生來說,互動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互動,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對于自身的情感進行表達,同時分享自己的體驗和簡介?,F代學生群體中,獨生子女的比例較高,他們對于合作意識上存在一定的不足。通過這種互動,可以讓學生在合作中進行更好地溝通,這樣學生之間可以在獲得友誼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來自于他人的信任,提升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文言文內容逐步走入了我們的視野,文言文本身精煉,同時涵蓋了夸張、比擬等不同的修辭手法,其將中華民族漢語言本身的精髓進行了深刻的體現,但是這對于學生來說理解上卻存在一定的難度。通過鼓勵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學生們可要在合作中進行更好地互動,這樣學生自身不僅可以得到修養和學識上的提升,同時自身的表達能力也可以得到更好地發展,學生的閱讀學習成果也可以得到很好地分享,閱讀學習的有效性也就自然得到了提升和發展。
總之,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對于教師的教學效益是最具發言權的。與此相比,上級的例行考察也許在某種程度并不能真正體現教學效率的實際狀況,教師要根據一線教學現狀及時調整教學計劃,才能有效提升閱讀課質量。教師要根據新課程理念倡導下的新型學生觀、教學觀為指導思想,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
參考文獻
[1]曹霞麗.簡要分析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J]學周刊,2010.
[2]梁興蓮.探究如何提高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D]沈陽師范大學,2012.
推薦閱讀:《初中生必讀》(月刊)創刊于1986年,安徽教育報刊社主辦的一冊關于初、高中生閱讀讀本,創刊26周年,每月1日出版。中學教育、教學輔導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