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抓好農村黨員教育管理,對于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根基、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穩定具有重要意義。不斷探索加強農村黨員管理的有效途徑,以實際行動回應農民期盼,為新時代鄉村振興貢獻黨校智慧和力量,為基層黨組織建設筑牢堅實堡壘,推動農村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快速發展。
【關鍵詞】黨校農村黨員教育管理作用
抓好農村黨員教育管理,對于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根基、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穩定具有重要意義。為進一步加強農村黨員教育管理工作,課題組深入基層進行調研。
一、調研情況
清豐縣雙廟鄉單拐,作為紅色教育基地能夠讓更多的黨員學習先輩,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生;近德固鄉睢莊村建成的“長征精神”黨建主題公園,不僅成為了群眾休閑娛樂好去處,更成為了黨員干部的黨性教育基地。他們將每月5號固定為黨員主題活動日,集中開展收繳黨費、集體政治生日、進行公益勞動、民主評議等組織活動,每名黨員主動接濟一戶貧困戶,幫助貧困戶發展經濟脫貧致富。南樂縣城關鎮郭莊村通過公司+農戶模式,培育發展燈籠產業,實現產銷一體化,為農民致富找到了一條新出路。
還有一些農村基層黨組織非常有號召性,隊伍擴大人員增多,有部分基督教徒退會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積極要求入黨;有的村黨員主動退出低保,把僅有的低保名額讓給更需要的困難人員。大多數農村黨員在發展中盡職盡責,在工作宣傳推動、示范帶動,起到了重要作用。當然也有少數農村黨員在工作生活中暴露出一些問題,影響到黨的形象,說明在農村黨員教育管理中存在著一些不足。
二、存在問題
(一)制度落實不到位
一是部分村存在經常性教育落實不到位情況,重短期集中性教育,輕經常性教育。二是多數農村黨支部沒有制定黨員教育具體規劃,想起來就組織,忙起來就放一邊,村級事務性工作擠占正常學習活動的情況較普遍。三是部分農村黨支部常用工作會議代替黨員會議,用遠程設備播放其他類型的視頻代替黨課。四是部分村支書對黨員教育不夠重視。有的雖然開展了黨員教育活動,但是滿足于會開了,不求質量,實際效果不大。
(二)活動開展不規范
有一些農村基層組織無法擺脫長期形成的思維模式,教育方法單一,缺少吸引力。有一些農村基層組織不重視經常性教育,沒有根據農村實際情況,沒有根據農村黨員不同層次開展培訓,缺少針對性。這種僅把黨員教育管理停留在口頭,缺乏相應措施落實;沒有結合本地實際,枯燥生硬地開展教育管理的方式,難以發揮黨員作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農村黨員教育工作有效開展。
(三)村干部綜合能力不強
部分村干部綜合能力較弱,難以適應新時代農村工作要求。一是不強的能力難以適應帶頭作用的發揮。二是落后的觀念難以適應新形勢需要。三是單一的工作方式難以適應服務群眾需要。四是弱化的黨性意識難以適應發揮先鋒模范需要。一些黨員抱著無所謂的態度,關鍵時刻混同于普通百姓,有的甚至落后于群眾。
(四)村集體經濟發展水平不高
部分村集體經濟脆弱。村級組織正常運轉就很困難,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則是難上加難。由于村集體經濟弱化,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無法解決,特別是債務歸還無期,導致黨組織形象受損,威信下降。
(五)黨支部后備力量配備不足
普遍存在農村黨員老化現象嚴重,農村青年黨員發展難。隨著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還有受不良風氣和經濟利益驅動,一些青年農民政治思想退化,不積極向黨組織靠攏,造成有的村難以找到合適黨員發展對象。另外,農村流動黨員管理難,存在外出打工黨員組織生活開展困難。一些黨員黨性意識淡化,個別黨員認為開展活動占用時間,繼而找借口少參與或不參與。有些村在公益捐款、出工修路、拆遷用地等方面處處讓黨員帶頭,強調黨員義務多,權利體現少,不同程度地影響了黨員熱情。
三、途徑研究
結合當前實際,黨校要利用理論、宣傳和科研優勢,充分發揮在農村黨員教育管理中的作用,努力成為鄉村振興戰略的講習所。
(一)深入開展學習教育活動
1.創新方式方法,增強農村黨員教育培訓實效化
第一,加強示范帶動。由市縣組織部牽頭,鄉鎮黨委聯系,明確項目人員,可通過基層黨校開展培訓,從而讓農村黨員的綜合能力有一個質的提高。
第二,利用黨日活動培訓。圍繞確定主題,組織黨員開展學習培訓和實踐活動。村干部帶頭參與,過程中注意反思,注重查找不足,逐漸提高,不斷地強化農村黨員的黨性意識。
第三,加強典型示范教育。組織群眾向身邊優秀農民學習,樹立典型榜樣,形成一種比學趕超的好氛圍。在學習優秀典型的同時,注意穿插反面例子形成對比,進一步堅定農村黨員、群眾的理想信念。
第四,上好黨課。村支書帶頭講黨課,也可邀請黨校專家開展專項輔導報告,圍繞熱點話題、焦點問題、農民關注的難題,進行從淺到深的講解,保證群眾聽清、弄懂、用得上。
2.豐富學習載體,提升農村黨員教育培訓現代化
充分利用現代遠程教育對農村黨員進行培訓,加快農村遠程設備優化升級,發揮好作用。加大新媒體學習力度,營造積極向上的輿論氛圍,借助人民網、新華網、共產黨員網站欄目,利用好微博、微信,進行在線培訓,不斷提高農村黨員群眾的各項技能水平。
3.有效利用資源,提高農村黨員教育培訓保障化
第一,有效利用基層陣地。組織黨員群眾到黨員活動中心參加活動,拉近與群眾關系。把基層場所建設成既是黨員群眾學習活動的地方,又是村支部帶領群眾奔小康的作戰指揮部。
第二,有效利用人才建設。結合駐村“結對幫扶”工作組和駐村第一書記,協助農村抓好黨建,積極宣傳好黨的政策,并和精準扶貧在職黨員干部結合,不斷增強村黨組織的辦事議事能力。
4.加強制度建設,推進農村黨員教育培訓科學化
第一,強化制度落實。加大檢查力度,建立定期不定期抽查、巡查及互查制度,通過查,不斷發現解決問題,對問題嚴重的,要進行責任追究;對問題比較嚴重的,要進行批評教育并接受再培訓學習。
第二,健全和完善培訓制度。扎實開展農村黨員教育培訓,要求農村黨員每年學習培訓要達到一定學時,并且每年至少參加一次集中培訓。結合各地各村實際情況,基層黨校在編寫制定學習計劃時,要保證計劃能落實,要讓農村黨員群眾學的有興趣,學得有效果。
第三,建立考核評估措施。在培訓中強化考勤和學時登記,作為考核一項重要指標。學習結束時,針對所學內容進行考試,將考試成績列為考核指標,把考核結果用作基層黨組織評優評先的一項重要依據。
(二)突出黨建引領發展
第一,“黨建+”理想信念。黨建必須先從干部隊伍自身著手,堅定理想信念,避免精神“缺鈣”。基層黨校自覺擔負起黨建、廉政等方面的培訓工作,通過開展黨課宣講、聯系困難黨員、發展黨員、抓黨建聯系點,對于農村黨員中理想信念動搖的人,及時介入,耐心引導教育。
第二,“黨建+”群眾路線。走村入戶是農村干部踐行群眾路線的有效載體。通過扎實開展走訪工作,讓干部成為群眾的身邊人,深入了解民情、體察民意。針對農村存在的環境整治、拆遷改造等難點問題,黨校進行針對性研究,建言獻策,以便黨委政府在工作中讓群眾感受到實效,使干部在實踐中接受鍛煉。
第三,“黨建+”各類組織。利用“黨建+”搭建各類平臺,引領工作有條不紊的開展。讓黨員在各自崗位把黨旗豎起來,引領農村社會全面發展,真正做到視鄉村為家園來建設、視群眾為親人來對待。
(三)強化黨員考績工作
1.注重考績內容設置和黨員作用發揮的結合
引導農村黨員不斷創新,激發農村黨員的創業興趣,激發農村黨員的服務意識,激發農村黨員的服務能力。公開亮明身份,搭建黨群溝通橋,通過民情處置平臺,真實掌握基層困難,收集建議意見,分類梳理并化解各類問題。
2.注重日常督查和工作推進的結合
村黨支部每個月將黨員參與工作情況進行公示,每個季度將黨員履責情況進行匯總,鄉鎮組織不定期對黨員承諾情況進行抽檢,累加計算成績效分值。以群眾滿意程度作為黨員盡職服務的綜合指標,同時結合黨內外監督,幫助黨員不斷修正行為準則,切實履行黨員職責。
3.注重綜合研判和科學使用的結合
對于后進村黨組織,專門下派工作指導幫扶人員,有針對性地幫助基層組織開展農村黨員績效考核,確保考核結果真實準確。把黨員考核結果與黨員評先結合起來,對考核優秀的農村黨員給以表彰,對考績結果不合格的農村黨員,指導其做好整改補救。
推薦閱讀:《天府數學》(月刊)創刊于1993年,由四川省數學會主辦,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