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終身學習視域下的高校教師職業發展論析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教育技術時間:瀏覽:

  摘 要:知識更新速度的加快、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要求和教師自我成長的需要都凸顯了高校教師終身學習的必要性。高校重科研、輕教學,以及對教師的職業發展缺乏科學認識,導致部分教師潛能得不到充分發揮,事實上造成了人才資源的浪費。高校既要重視教師的科研能力培養,也要重視教學的教學能力的培養,兩者不可偏廢,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職業發展觀。

  關鍵詞:終身學習;教書育人;立德樹人;職業發展

教師職稱論文

  學習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必然要求,不管是個人還是群體,都要通過學習才能生存下來。人在學習中得到成長,在成長中獲得人生意義。從某種意義說,學習本身就是成長。我國古人對學習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認識,強調“學不可以已”。《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學習的最高境界是止于至善,這實際上就是提出了終身學習、終身成長的要求?,F在,社會發展越來越快,知識更新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對于承擔著人才培養重任的高校教師來說,更加要重視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以適應社會發展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一、終生學習的必要性

  高校教師是高學歷群體,都有自己的專業領域,在某種意義上說,都是專家。但知識的更新、社會的發展以及自我成長的需求,對這一群體也提出了學習的要求。

  (一)知識更新的必然要求

  在知識更新不斷加快的時代,必須通過學習才能掌握學科的前沿動態和最新發展。在一些高科技領域,新知識的發現就意味著舊知識的淘汰,不學習就可能恍如隔世,進入不了新的話語體系。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學術,任何學術問題歸根到底都是時代問題,每個時代都會面臨著新的問題,這些問題需要學者去關注和研究。過去,社會發展緩慢,一個話題能夠伴隨一個時代,如魏晉玄學、宋明理學,而現代社會的變化太快,問題太多,學術話題的轉換很快,這就需要高校教師時刻關注學術變化,緊跟時代發展,這樣才能用最先進的知識來傳授。教材只是教學的參考工具,它受到出版周期、翻譯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往往落后于知識發展的現實情況,需要教師根據學科和理論發展現狀及時地予以補充,以保證學生學習到的是最先進的科學知識。

  (二)立德樹人的根本需要

  習近平同志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指出,立德樹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在2018年6月21日召開的新時代全國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指出:“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促進專業知識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用知識體系教、價值體系育、創新體系做,傾心培養建設者和接班人。”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能否落到實處,關鍵在教師。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第一責任就是傳道。在今天,“傳道”就是傳馬克思主義之道、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抖Y記·大學》:“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以修身為本。”以傳道授業為根本職責的教師,更應該以修身為本。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既身為教師,當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擔當起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三)教師自我成長的內在要求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說,人的最高需求是自我實現。孔子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意思是,古代的人,學習都是為了充實自己,實現自我價值,而現在的人學習卻是為了謀求名和利。這是孔子針對他那個時代而發出的感慨,但這句話在今天看來,似乎更具有現實針對性?,F代人在物質大環境的裹挾下,對功利的追求更為直接,甚至功利在某些時候已成為衡量成功與否的標準。這些現象在大學中也有突出的表現,“學術資本主義”一詞就十分顯白地表明了一切,學者不再為了學術而學術,而是為了物質利益而學術,學術地位不再由學術來界定,而是由項目和經費來衡量。學者們在學術上迷失了自我,成為一個異己的存在,他們痛苦,但又樂此不疲。要改變這一現象,除了改革學術體制外,還要學者通過修身養性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培養學術定力,不被物質世界所左右。

  二、高校教師職業發展現狀

  教師的職業發展就其本質來說,是一個自我成長的過程,但這一成長過程往往會受到學校體制、機制等外在因素的影響。就目前高校的體制、機制而言,確實存在著不少阻礙、影響教師職業發展的因素。

  (一)對科研成果的過度強調,使高校成了學術明星的舞臺,而大多數教師則失去了應有的工作熱情

  在高校,教師的社會地位很大程度上是由職稱決定的,因此,高校教師普遍比較重視職稱晉級,而正是因為這一點,高校于是把職稱作為重要籌碼來引導教師往學校期望的方向發展,于是科研成果成了職稱評定的幾乎唯一標準。在高校,教師不從事一定科研工作,對學科前沿就不敏感,思想也會反應不靈敏,但當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發文章、報項目上去時,實際上也不能自由地思想了。因此,一刀切地搞科研,既不利于教師自身發展,也不利于學校整體事業的發展。并不是每個人都有從事高質量科研工作的能力,高校如果僅把評職稱的標準限定在科研這一狹窄的領域,必然導致部分教師的積極性受到抑制而出現工作懈怠現象。高校在稱職評審、工作績效等方面過于強調科研成果,還會導致學術腐敗現象的滋生蔓延。有的教師為了獲得學術地位、職稱晉級,采取數據造假、賄賂編輯,甚至請人代寫等手段,既破壞了學術生態,又影響了學術的嚴肅性。惟有真才實學,才能給學生以正面影響。如果沒有真才實學,靠造假獲得學術地位,必然會對學校的學術生態、教學生態產生消極影響。

  (二)對教學工作的不重視,使一些在教學上有優長的教師不能獲得職業價值感

  不重視教學工作是高校普遍存在的問題。在高校的諸多職能中,毫無疑問,人才培養應該放在第一位,特別是一些教學科研型或教學型高校,更是應該把人才培養放在重中之重,這是高校的立校之本,是高校存在的合法性依據。但現在不管是教學型高校,還是教學科研型高校,都把科研放到了重中之重的位置,而在實際上放松了對教學的管理要求,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并沒有真正得到落實。習近平同志指出,只有培養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夠成為世界一流大學。這句話道出了一流大學的本質。我們只看到一流大學有一流的科研成果,卻沒有看到,一流大學更加重視一流人才的培養。學校不重視人才培養,必然使教師的教學工作積極性受到抑制,現在真正把教書育人作為安身立命之本的教師可以說少之又少。因為教學工作不受重視,在教學上的投入也就難以獲得應有的價值感,其結果就是,教學工作以應付為主。教師在教學上不愿投入的一個負面影響就是,學生在學習上不愿投入。陳保生部長在全國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我國大學課堂的挑戰性和美國高校相比有差距,高校存在一些內容陳舊、輕松易過的“水課”。這些情況的出現與大學不重視教學密切相關。大學不重視教學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教師的職業發展,讓一些教學優秀的教師得不到應有的承認,久而久之,就難免產生職業懈怠心理。

  (三)對職業發展的錯誤認識,使不少高校教師的潛能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

  在普通高校,能夠在科研和教學上取得突出成就的只是少數人,大多數教師處于沒有活力的平常狀態,潛力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中小學教師可以通過學生成績、優生率、升學率等來獲得價值感,而對于大多數大學教師來說,似乎很難從工作中獲得價值感和成就感,這使得他們感到人生迷茫,意志消沉。這一方面與學校的激勵引導機制有關,另一方面也與他們的個人因素有關,缺乏吃苦精神和頑強意志,不愿意在科研和教學上下苦功。一些教師則通過社會兼職獲得心理平衡。教育部明文規定,高校教師可以從事社會兼職,其目的是為了讓高校人才優勢能夠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揮,而不是鼓勵教師從本職工作之外去獲得價值感。在學校不能獲得職業發展,而把精力放在學校以外的工作上,這對高校來說,是人才資源的流失。

  三、高校教師職業發展路徑

  一個組織是否有效率,主要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組織能否為社會提供需要的成果,二是組織成員的潛能能否得到充分發揮,而這兩個因素是密切相關的,當組織成員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時,組織就能為社會提供更多更高質量的成果。因此,如何激發組織成員的潛力,對于組織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對高校教師來說,科研能力和教學能力是兩種不可或缺的能力,不能強調其中的一個而否定另一個,但這并不表示兩者在一個人身上表現得同樣出色,有的人科研能力強一些,有的人教學能力強一些。現在有些高校采取分類引導的方式來拓展教師的職業發展之路,把教師分為三類,即科研型、教學科研型和教學型,這種分類的思路很明顯,就是讓能搞科研的搞科研,不能搞科研的安心做好教學工作。這樣的分類在理論上有一定的合理性,似乎給了各種不同能力的人以各自的職業發展空間,但實際上是固化了教師的職業發展能力,甚至可以說,是固化了教師在學校中的地位。這樣的分類可能會使一些教師的自尊心受到傷害。

  教學與科研是相輔相成的。科學研究能夠使教師保持學術敏感性,及時更新知識體系,從而能夠向學生傳授最新的科學知識。不從事科研的教師,可能對學術前沿缺乏關注,知識更新也會緩慢。從這個意義上說,科研能夠促進教學。但科研成果并不能自然地轉化為教學體系,還需要教師通過教學研究予以轉化。如果不開展教學研究,科研成果就可能是與教學無關的東西。教學相長,從事教學工作,也能對科研工作有所啟示,很多問題就是在師生討論中產生的。因此,科研與教學對于高校教師來說,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高校不能通過簡單的分類來解決問題,而應該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來提升教師的教學和科研能力,真正地促進教師的職業發展。

  第一,激勵教師從事科研工作,提升科研能力。要加強引導,通過培訓、以強帶弱、專家講座等方式,來引導教師從事科研工作。高校的科研導向,必然會對教師從事科研工作產生一定的激勵作用,但由于經驗不足,缺乏有效方法,很多教師難以取得高質量的研究成果,這使得他們對自己的科研能力產生懷疑,并進而對科研工作產生抵制心理。對這種情況,不能聽之任之,而應該進行積極的引導,幫助他們開展科研工作,取得科研成果,樹立科研信心。有些高校在加大對教師科研指導的力度后,取得了顯著的效果,無論是項目層次還是論文質量,都取得了重大突破。高校要提高認識,科研工作不僅是教師個人的事,更是學校的事,學校不注重引導、激勵,激發大多數教師的科研潛力,學校整體的科研水平是上不去的,只有激發大多數人的科研潛力,才能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圍,這無論是對教師的發展還是學生的培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蒲泄ぷ髂懿荒苋〉贸尚?,不僅與學校的激勵機制、引導方法有關,也與教師的個人因素有關。現在的大學教師,基本上都具有碩士或博士學位,應該說都有一定的科研基礎,但我們發現,這些具有科研基礎的教師卻不愿意從事科研工作。究其原因,就是畏難心理,缺乏意志力。毫不夸張地說,有些高校教師連專業書籍都不閱讀。這樣的狀態,是很難做好人才培養工作的。一方面,高校要加大科研壓力,幫助教師克服惰性,激發其科研潛力;另一方面,要做好思想工作,找出問題癥結,對癥施策。人的潛力需要激發,如果聽之任之,這既對學校、學生不負責任,對教師本人也是不負責任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凉山| 东乌珠穆沁旗| 广东省| 竹溪县| 潼南县| 临颍县| 塘沽区| 双鸭山市| 泗阳县| 江都市| 临清市| 牙克石市| 南宫市| 上思县| 敦化市| 博野县| 金阳县| 临沂市| 大方县| 巧家县| 辛集市| 梨树县| 南靖县| 富平县| 宜宾市| 乌什县| 尖扎县| 美姑县| 东乡县| 牡丹江市| 隆化县| 神农架林区| 康定县| 福建省| 南开区| 确山县| 黄骅市| 文安县| 新营市| 论坛| 怀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