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素質就是一個人在社會生活中思想與行為的具體表現。在社會上,素質一般定義為:一個人文化水平的高低;身體的健康程度;以及家族遺傳于自己慣性思維能力和對事物的洞察能力,管理能力和智商、情商層次高低以及與職業技能所達級別的綜合體現。人與人溝通又分同層次溝通、跨層次溝通;單向交流、單對群交流;發展性交流、傾蓋之交、利益之交;泛泛而談,群起攻之;鴻儒之口、威逼利誘等更多 。
關鍵詞:教學素質,數學教學,數學職稱論文
人的素質包括重量素質、心理素質和文化素質。素質只是人的心理發展的生理條件,不能決定人的心理內容與發展水平,人的心理活動是在遺傳素質與環境教育相結合中發展起來的。而人的素質一旦形成就具有內在的相對穩定的特征,所以,人的素質是以人的先天稟賦為基質,在后天環境和教育影響下形成并發展起來的內在的、相對穩定的身心組織結構及其質量水平。
從素質教育的角度來說,那些被定義為“差生”的學生,往往只是在某些方面的學習能力較其他同年級學生要弱一些,并不等于他們一無是處。如果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能平等的看待他們,細心觀察,同時不斷反思自己的做法,我覺得“差生”也是可以轉化的。下面我就數學差生的形成原因及轉差方法談一點體會。
一、差生的形成原因
通過多年來的教學工作實踐,以及與差生的交流和溝通,發覺脫離學生實際情況、不恰當的教學方法是造成差生的主要原因。
傳統意義上的差生,我覺得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入學基礎差的遠因;二是教師教學方法欠妥造成優劣懸殊面擴大的近因。事實上,由于部分教師的自我意識僅僅停留在學生基礎差的一面,看不到這些差生身上也蘊藏著可供挖掘的潛力,因此對轉化差生缺乏足夠的信心。這表現在設計教學方法、作業量及其深淺度、課外興趣小組的指導形式等,均以適應優等生為水準,這就造成中下生成績下降、差生成績更差的局面。長此以往,勢必積重難返。再則由于數學知識的聯系性較強,隨著問題的日益積累,學習困難不斷加大,成績顯著下降,從而逐漸喪失學習信心。由此可見,差生的“差”完全歸咎于自身是不準確的,希望廣大教師也應該多從自己的身上找找原因。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得法。只注重知識的傳授,卻忽略了學習方法的指導和良好自學習慣的培養,從而導致一部分學生學習困難。
不按教學規律辦事。部分教師為了完成學校下達的教學指標,大量訂購復習資料,隨意加快教學進度,盲目提高難度和進行“題海戰術”,從而導致兩極分化。
缺乏對差生的關照。在平時的提問和講解中只注重優生,對差生在作業中出現的問題和缺陷沒有及時剖析和輔導,使差生受冷遇、傷自尊,時間一長對學習失去信心;忽視能力教學和發展學生的思維水平,而一貫采取“填鴨式”教學,挫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加劇了厭學心理的形成。
二、轉差的方法
因材施教作為一條重要的教學原則,已被人們所接受。它是指教學應適應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的主要依據是學生的心理、生理差異。學生的心理、生理差異,包括年齡差異,能力差異,也包括認知風格的差異等。因材施教主要就是要針對上述差異,采取切實可行的有效教學策略,保證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可見,要對差生因材施教,首先得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法及措施。
(一)激趣樂學。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闡明了興趣的決定作用。布魯納則認為“最好的學習動力是對所學材料有內在興趣”。這詮釋了興趣的動力作用。古圣先賢們的這些論述,充分說明學習的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活躍的成份,是學習動機的來源,是學習成功的秘訣。由此可見,沒有興趣絕對搞不好學習。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不斷地刺激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產生極大的興趣和探求知識的欲望,從而自覺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
(二)知識的傳授應注意梯度,溫故而知新。基礎差,遺忘快,對數學缺乏興趣且學習不得法是差生的共同特點。教學中應根據數學抽象性的特點合理控制教學進度;在授新課時應由簡到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續漸進;特別要教給學生知識運用的遷移規律,指導學生把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注重以舊引新,以新復舊,幫助學生在掌握新知識的同時,復習鞏固舊知識。
(三)加強直觀教學,注重學法指導。差生一般抽象思維能力較差,而直觀演示往往能使抽象的理論問題形象化,具體化,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
(四)尊重和信任差生,激發其自信心。差生一般都有因經歷了多次失敗而產生的畏難心理和自卑心理,有些甚至是自賤心理,他們的心理比其他人充滿了更多的矛盾。教師平時應多與差生進行交流溝通和談心,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多關心和幫助他們的學習生活,與他們做朋友,以誠相待,尊重信任他們,使他們最終能夠“親其師而信其道”;在課堂教學中應偏重于選擇能引起師生認同和情感共鳴,同時又能激活智力的教學策略,給他們創設一個被尊重信任和關心的祥和環境,刷新他們的精神面貌,點燃他們自尊自強的心理火花,激勵他們重新認識自我價值。再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要善于把握火候,既要“放得開”,又要“收得攏”。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學有所得,使教師順利完成教學目標。
(五)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激發學習動力。多數差生的學習動力不足,缺乏學習的自主性和主動性,缺乏刻苦鉆研的精神和克服困難的意志,更缺乏學習的自信心,有破罐子破摔的思想。
三、結語
因此,在教學中要結合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連的特點以及當今社會是知識創造財富的時代的現實情況,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和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