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一、研究學生,提高自身的素質,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師生關系上,決定了學生對你的態度。再調皮的學生對于德高望重、德才兼備的教師總是十分尊敬甚至崇拜。所以,要和諧師生關系,教師的自身素質必須不斷加以完善和提高。只有素質高,涵養好的教師才能散發出更高的人格魅力。作為一名教師,擁有豐富的知識和多方面的能力是一種美;面對學生,一張誠摯的笑臉,一句溫馨的叮嚀,這些也是一種美,并且是最永恒的美。在走進課堂時,不管有多大的煩憂,露出你真誠的笑臉,便可以拉進師生間的距離,常常一個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一次次真誠的交流,一則帶有人生哲理的小故事就會從心靈深處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主體性,使教與學互相交融,師與生互相尊重,達到至高的教學境界。
二、研究教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
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要從興趣培養入手,使學生“樂學”、“想學”;要以思維能力培養為主要方法,使學生掌握程序性知識,激發學生“樂學”、“想學”的內在動力;要以自學能力的培養為主要途徑,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真正學會學習。只要使學生“樂學”、“想學”、“會學”,就能提高教學的實效性,完成物理教學的目標。
1.創設情景,還課堂給學生,為克服課堂教學過程的單一化,需要教師打破單一的教學模式,適當的引入小組學習、個別指導。
2.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的保持在培養學生養成好的聽課習慣方面格外重要,課堂教學是日久天長的,保持興趣不是一節課的事,我們的目標是要學生天天想上物理課,盼著上物理課才可以,嫌物理課時少,總感覺物理課堂時間比別的學科短。
如實驗提趣。初中學生好奇心強,利用有趣的實驗能增強學生好奇心;鮮明、生動的物理實驗,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講解大氣壓強時,利用針筒下面掛板凳的實驗,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抓住他們好奇心理,然后逐步啟發分析:空氣有重量,這樣空氣就會像液體一樣對浸在其中的物體產生壓強。先用趣味實驗激發,然后闡述,這樣,學生在趣味中很自然地理解了大氣壓強,而且印象深刻。
還可以利用近代的物理知識的“新”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利用高溫超導、磁懸浮現象、納米技術等,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激他們樹立獻身科學的理想。
3.注重課后反思
教學是一門永遠沒有完美的藝術,教學活動是一組沒有底片的照片組成的。及時的反思能讓我們在失敗中前進,能錦上添花。反思的重點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是否科學,課題的引入是否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概念的形成與分析是否準確、透徹并利于學生理解,定律、公式的概括與推證是否簡明、嚴謹和具有啟發性,實驗操作是否清晰可信,例題的選取是否具有代表性、能否突出本課重點,學生練習題的份量、難度是否適當,小結是否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再結合學生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對原有的教學設計進行審視和修訂,揚長避短使之更科學、更完善,切實提高教學設計的質量。
三、轉變物理教學思想
教育思想的轉變,是用好教材,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前提。九年義務教育的任務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質,為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奠定基礎。”初中物理作為九年義務教育的一門課程,必須為實現這個人才培養目標服務。過去的許多年中,初中物理教學在改革方面雖取得了很大成績,但始終沒有擺脫應試教育的干擾,忽視思想教育和能力培養,教學要求被不切實際地拔高,講授往往是“滿堂灌”,作業訓練又是“題海戰術”,使本來有趣實用的初中物理,變成了對多數學生負擔過重的課程。傳統教育觀念和教學方式的“慣性”極大,致使有的教師“穿新鞋,走老路”,喜歡用應試教育的眼光審視現行教材,結果是既不適應,又不放心,害怕現行教材降低了難度,影響教學質量,影響升學率。可見,轉變觀念,是用好現行教材的前提。
四、掌握初中物理教學新要求和教材新特點
與原教材相比,現行教材有以下幾個明顯的特點:
1.生動活潑,簡明輕快,圖文并茂
現行教材用一些生動有趣的現象、故事、實驗引入課題,說明概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概念和規律的講述簡明輕快,不過分追求嚴格,淺顯易懂;大量漫畫式的插圖啟發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有的以圖代文,寓教于樂。
2.教學內容的編排順序調整合理
現行教材的編排是由常見的簡單易學的運動、聲、熱、光等物理現象到力學的基本概念和規律,然后學習抽象概括程度較高的電學和能的基本知識,符合由淺入深、先易后難的認知規律。現行教材的“章”小,包括知識點少,兩周左右換學一章新內容,初學者既有新鮮感,又容易把握各知識點的關系,形成結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增強學習信心。
3.教材難度明顯降低
現行教材對有些知識的處理,只要求“知其然”,不需非要“知其所以然”;計算題明顯減少,難度也有所降低;增加了聲現象和原子能知識,使教材更加貼近素質教育的需要,知識體系趨于完整。學生的學習負擔減輕了,知識面卻有所拓寬。
4.加強了物理實驗的教學作用
現行大綱要求“初中物理教學要以觀察、實驗為基礎,教材中的各類實驗和實驗性習題明顯增多,感性認識的積累有助于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助于學生養成尊重事實、勤于動手和按科學辦事的良好習慣。
五、研究學法,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主人
根據物理學習的過程,應對學生進行預習,聽課,復習及作業鞏固的指導:
1.預習指導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有無良好的預習習慣是學習能否順利進行的重要前提,形成良好的自學習慣,既是眼前學習的需要,也是將來工作的需要,故應予以重視。一般應在前一天將要學習數學內容預習,逐字逐句讀懂課文,對于定理、公式等重要內容,不僅要記住結論而且要特別注意其推過程。預習時要手腦并用,疑難問題要記下來,以便帶著問題聽課,提高聽課效率。
2.聽課的方法
有了充分的預習,聽課將是輕松而高效的。一要注意聽目的要求,聽知識的引入及形成過程,聽重點及老師對難點的剖析,聽解題分析思路,聽小結。二要在聽課的同時注意思維,要善于大膽地提出問題,由聽產生聯想、猜想、歸納,學會反思。三是記錄,記要點、疑點、解題思路和方法,記小結和課后思考題。
3.復習及作業指導
指導學生一是要把復習放在做作業之前:閱讀教科書,結合筆記的重難點、解題思想,回憶課堂講授的內容,加強理解,鞏固記憶,然后獨立完成作業。在作業書寫格式方面,教師的示范作用極為重要,要引導學生規范地書寫,使條理清楚,字跡清晰,并畫出規范的圖形。
六、結束語
總之,在提高課堂實效性方面還有很多研究的空間,只要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大力挖掘,還會有更多的經驗總結出來,對學生的能力培養比單純的傳授知識更重要,較強的能力受益終身,一起為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研究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