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隨著徐州市農產品產量的不斷提高,農產品的銷售范圍和銷售量不斷擴大,也在促進徐州市農產品冷鏈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持續發展。但我國目前的冷鏈技術手段與國外依舊有差距,本文以管理信息系統研究背景、發展進程和國內外研究狀況為基礎,吸取國內外的先進經驗,結合徐州市實際情況研究農產品冷鏈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存在的一些問題,使用相關性分析對管理信息系統要素進行分析,最后提出一些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的對策。
關鍵詞:徐州市;冷鏈;管理信息系統;對策
徐州位于江蘇省的西北部,是一個農業大市,占江蘇省總面積的11%,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65%。農產品本身具有鮮活性、多樣性,而其生產又具有很強的季節性、區域性和分散性,在流通過程中損耗嚴重,容易出現遺失、霉變、腐爛等現象。冷鏈物流建設是農產品物流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保證農產品質量和安全的基礎。因此,研究農產品冷鏈物流管理信息系統,不僅可以有效解決徐州市目前農產品物流的效率問題,還對節能降耗、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義。
一、農產品冷鏈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簡述
農產品冷鏈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是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在農產品冷鏈物流領域的應用。廣義上講,農產品冷鏈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應包括農產品冷鏈物流過程的各個領域的信息系統,包括運輸、倉儲等,是由計算機和其他科技設備通過全球通信網絡連接的系統。狹義的農產品冷鏈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只是管理信息系統在農產品冷鏈物流的企業中的應用,即企業用來管理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系統。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將農產品冷鏈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定義為一個以收集、加工和提供農產品冷鏈物流信息服務為目的的系統,即能夠收集、輸入、處理數據、存儲、管理和控制農產品冷鏈物流信息,向用戶報告物流信息,輔助決策,使之達到預定的目標。
二、研究背景
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和發展使冷鏈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功能和服務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信息化是獲取競爭優勢的重要依據,各個國家都把信息化列為發展的戰略重點。信息化正充分滲透和融合到冷鏈物流的每一項活動中,成為現代冷鏈物流最重要的特征。對于農產品,如果用戶能夠在運輸過程中動態監測食品的溫度、濕度、光照、位置等信息,用戶在收貨時會更加放心地食用這些農產品。農產品冷鏈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必須引起重視,傳統的物流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人們需要獲得更加透明、更加詳細、更加及時和動態的物流信息。農產品冷鏈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發展也離不開宏觀政策的支持。各級政府部門制定相關政策,促進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的發展。
三、國內外研究狀況
1.國外研究動態
農產品冷鏈是20世紀國外初步建立起來的,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例如,發達國家的農產品損耗率應控制在6%以下。美國邁阿密赫爾曼保鮮物流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花卉運輸的物流公司,它的運營和管理都是基于互聯網的。通過管理信息系統技術,將拉丁美洲的花卉推向國際市場,利用國際花卉電子信息市場,密切聯系花卉供應商、進出口商、運輸商和消費者等相關利益群體,從而提高整個供應鏈的效率。我們在建立農產品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時,可以借鑒赫爾曼保鮮物流公司的一些做法。
2.國內研究動態
我國有關農產品冷鏈物流方面的理論和技術成果也相對缺乏,據統計我國果蔬等農產品在采摘、運輸、倉儲等物流環節上的損耗率為25%~30%。大部分關于農產品冷鏈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研究還比較薄弱,信息的有效及時傳輸還依靠于基礎信息網絡設備。在農產品物流企業中,一是缺乏相關的基礎設施,二是不具備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處理物流信息的能力。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離不開冷鏈物流技術的發展,必須進一步提高物流技術和冷鏈技術。
四、徐州市農產品冷鏈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存在的問題
1.管理信息系統比較落后,標準體系不完善
信息技術是現代物流發展的技術保障。但徐州市物流企業信息化水平不高,還處于初級階段,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混亂,標準不統一,數據不能很好共享。條碼技術、地理信息系統等應用有限,破損率上升。不合理因素導致物流過程效率低下,嚴重影響冷鏈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特別是服務范圍較小的企業,大多由店員自行分配,很少由第三方物流經營,限制了農產品第三方物流的發展空間,影響了冷鏈物流運作的標準化和專業化,相關的基礎設施、服務網絡和信息系統發展緩慢。
2.管理信息系統混亂
徐州市農產品冷鏈物流的各個環節缺乏銜接。冷鏈物流的最大優點是能夠對冷庫的整個流程進行加工、儲存、運輸和銷售,但在實踐中員工操作和管理不當會造成冷鏈物流的脫節。造成管理信息系統混亂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暢通,各環節及時性差,各企業信息水平不一致,信息共享平臺不統一。缺乏信息交流就難以在市場信息的指導下組織農產品的精準配送。信息缺乏準確性和及時性,具體的物流配送中會存在大量的無效配送,造成嚴重浪費和市場價格波動,市場上仍然存在農產品銷售者找不到買家、買家找不到賣家的情況。
五、農產品冷鏈物流管理信息系統
1.管理信息系統功能分析
農產品物流信息系統主要包括六個部分,分別是基礎管理子系統、訂單處理子系統、倉儲管理子系統、配送管理子系統、成本管理子系統和績效管理子系統。這六個子系統在管理信息平臺上協同運作,實現管理信息系統的各項功能和對農產品信息的有效處理、利用和共享。
基礎管理子系統主要進行的是日常信息數據維護。訂單處理子系統主要處理客戶下達的訂單,然后將處理好的信息反饋給客戶和供貨商,通知供貨商進行采購和配送。在此過程中,系統能夠提供訂單管理、訂單查詢、修改、訂單打印、訂單確認和訂單跟蹤等一系列服務。倉儲管理子系統主要的功能有出入庫管理、庫存管理以及調撥管理,對貨物進行揀貨、出貨、驗收、出庫登記,對庫存的補貨和退貨以及調整補充不同庫區貨物。配送管理子系統主要功能是實現調車配送、線路安排、狀態跟蹤、運輸成本和運費結算。利用GPS將信息導入系統中,對車輛的位置、方向、是否故障進行跟蹤管理,實現實時跟蹤。系統還將運輸成本導入財務系統中進行核算,記錄運輸過程中的相關物流費用,最后統一到財務系統進行結算。成本管理子系統是對物流運輸過程中人力、財力、貨物的消耗進行管理。主要是利用國際上通用的成本管理ABC法對物流成本進行核算和管理。績效管理子系統主要是用于衡量物流運作的效率,如裝卸、倉儲、流通加工、運輸配送等作業。不同企業還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設置績效標準。
推薦閱讀:鐵路物流方向的論文文獻好找嗎